大宋神探志(177)
狄进道:“我要打造的不好告知旁人,进去说吧!铁牛,伱在外看着!”
悟觉闷闷地应了一声:“好!”
“莫不是打造什么兵刃咧……”
闲汉立刻知道不妙,往后缩了缩,再看人时就没影了,袁大稍稍皱了皱眉,倒是不怎么畏惧:“大官人请!”
待得两人走进铁匠铺内,狄进看着这个铁匠,语气中特意多了几分亲近:“阁下或许不知,我有一友人与你相识,他很关切令堂身体如何?记得三年前她还病着……”
袁大闻言嘴角扯了扯,勉强压住嘲弄:“大官人许是记错了人,俺从小就没了娘,何来三年前还病着?”
狄进皱起眉头:“不对啊,我的那位友人说过,令堂三年前患病,是因孙子遭小儿庸医所误,才气急攻心……”
“呵!俺的儿子早已年长成亲,如何遭小儿庸医……”
袁大冷笑一声,刚刚准备送客,但动作又陡然一定:“三年前……小儿庸医……不知大官人的友人是?”
狄进道:“袁刚,字弘靖,你可认得?”
袁大面色立变,露出戒备之色,手甚至摸向打铁的器具。
狄进却没有等他动手后再澄清,而是取出了刑名笔录,翻开第一页,露出字迹:“此物你可认得?”
袁大仔细盯着字迹,辨别了好一会儿,才放松下来,缓缓地道:“是恩公的字!是恩公的字!”
狄进道:“你与袁推官是何关系?”
袁大沉声道:“袁推官与俺是本家,更是俺的恩公!若无他的搭救,俺当年就被污蔑入狱,流放千里了!”
狄进点了点头:“好!那么袁推官当年可有托付你什么?”
“有!”
袁大深吸一口气,从打铁的炉子背后,打开一个小小的暗格,从里面取出一个油布包裹之物,眼眶一红:“恩公当年说,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人来取此物,但俺是准备一直侯在这十里铺的,直到他重新回来取回此物,或者如大官人这般,带着笔录前来寻俺……俺其实希望是恩公回来!”
袁弘靖回来取,自然是代表他还活着,而如果旁人来拿,那这位尽忠职守的推官,必然是凶多吉少……
狄进能理解对方的期盼,他何尝不希望这种尽忠职守的好官能不遭噩运,但此时说什么都没用,唯有郑重地双手接过,缓缓地打开油布包裹。
里面是一沓笔录!
袁弘靖失踪前经手的最后一案,天圣元年京师灭门案的笔录!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京师无首灭门案》(第三更)
“六哥儿,你是怎么知道刑名笔录的最后一案,是这前任推官的提示?”
“姐,你看这条。”
“外城十里铺铁匠袁大,状告庸医严诚,误诊小儿病状,致使家中幼子病发,老母急怒病倒……这又怎么了?”
“两点蹊跷:其一,灭门案户主孙洪还俗之前,法号澄严,且是小儿科医生,这里的庸医也是诊断小儿,名严诚;其二,老母急怒病倒,这是百姓会在状纸里写的控诉,强调庸医的可恨,但袁弘靖作为推官,对于刑名的记录却不会包含这些内容,这个特别的描述,与之前案件精简的文风大不一样!”
“原来如此!”
狄湘灵明白了,颇为赞叹:“看来这个推官不简单么,居然能留下这么复杂的提示!”
“复杂并不是好事,此人在刑名笔录里留下这样的暗号所指,将笔录放在吕安道处,恐怕也不太希望这位好友涉入,又不甘心案件的真相就此沉沦下去,永远不见天日,这心思确实太复杂了!”
狄进大致地分析了一下后,将笔录放在书桌上。
说是一沓,其实也就是八张纸,有鉴于古人书写的习惯,内容不可能很多。
而袁弘靖的这几张纸更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笔录,有些字迹清晰明了,有些颇为凌乱,显然是匆匆记录。
这恰恰成为了目前最有突破的线索:“姐,你看一看吧!”
狄湘灵早就难忍好奇,直接拿起看了起来:“前面两张是尸检么?斩首处断口平整,三十五具尸体分处各房,血迹浸润地面痕迹相似,疑似一人所杀?这倒是和你的血溅形态分析不谋而合!”
狄进点点头:“不错。”
血溅形态分析本来就是古代仪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比较管用的一套验尸方法,而古人绝不愚笨,许多先见之明甚至连后世都为之惊叹,袁弘靖这位老刑名用类似的方式推断,完全正常。
狄湘灵同样仔细看了一遍尸检,脑海中浮现出以后如果要暗杀某人,用什么样的方式能避免仵作尸检看出破绽后,再往后面看。
这第三张记录的尤其细致,是一张宅院的简略舆图,将孙洪的屋舍和尸体分布标示出来。
进门转过影壁,便可以看到作为正堂,招待客人的五间屋子,周围是作为佣人房的七间屋子,孙家宅老和十一名仆婢的尸体,就分别位于这里的房间;
第二进则是正厅三间,左右各带耳房两间,走廊过处,又有东西厢房各三间,这里基本是平日里一家人读书起居之所,家主孙洪的尸体、妻朱氏、妾白氏、妾吴氏、妾齐氏和年长的大郎、二郎、三郎,大娘子、二娘子、三娘子尸体,出现在这片屋舍里;
第三进则是孩童所住的地方,十六间房间对列整齐,但里面只死了十二个人,四子、五子、四娘子、五娘子、六娘子和剩下的七名仆婢,死在内宅的房中,还有四间空了出来。
如此展示,清晰明了。
一进十二具尸体,二进十一具尸体,三进十二具尸体,全家上下共三十五口,惨遭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