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神探志(266)

作者: 兴霸天 阅读记录

刘筠连连点头,再从头到尾,把考卷审了一遍,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位既富贵,又亲民,既胸怀天下民生,有着纯正端庄的沉稳,为人又谦逊踏实,不骄不躁,不矜不伐的才子形象。

比起之前那一味卖弄的,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刘筠抚须,终于忍不住道:“便是老夫来答此卷,也不过如此了!”

左右的考官们听了,不禁为之动容。

文人夸赞,难免有夸张,此言自是不必完全当真,但身为知贡举,这个评价当真是高到不能再高了。

何况刘筠还是在士林里的领袖人物,此言传出,这篇答卷的考生,如果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士子,那将直接名动京师!

而刘筠爱不释手地摸了摸答卷,只可惜这不是殿试,并不能亲眼看到这位考生的字,只有誊抄的版本,然后将它递给了另外三位同知贡举。

省试不需要定前三名,头名的就是省元,又称省魁,而省元的答卷需要给众位考官传阅,让众人点评后,再行定夺。

当然话虽如此,但就连同知贡举,都不会否定知贡举的决定,其实就是走个过场。

果不其然,这份答卷本就是一位同知贡举举荐的,他自是认可的,另外三位见了,也是连连颔首,不吝赞美之言。

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大赞,有些考官觉得也就那么回事,经义十分扎实,策论有些能耐,诗赋稍显浮夸,不过确实与别的西昆体不一样,水平倒也不俗。

只是综合来说,完全没有惊艳到那种才华横溢的地步,不太明白这位主考官为何如此激动。

但人家就是激动了,他们又做不了主,也就不开口讨嫌了。

眼见考官予以一致认可,刘筠沉下心来,将接下来的答卷纷纷看完,其中也有一些水平上佳的,但终究都不如方才那份,颇有些迫不及待地拿起答卷,予以拍板:“今科尚书省礼部试头名,便定于此卷了!”

众人自然没有反对,然后将剩下合格的试卷,聚到一起,根据判卷评价,开始排名。

这个排名除了前面的十位,可能会被要求展出试卷外,后面并不需要太过计较。

因为省试最关键的就是省元,后面并无什么影响,而殿试就不同了,殿试关系到是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还是同学究出身,排在最后的甚至会试衔,对于日后的官路影响还是极大的。

所以把诗赋文章好的排在前面,以示公平,后面的就依次顺位便是。

最后众考官算了算数目,通过省试的各州举子,居然才三百四十二人。

朝廷的人数是有要求的,“进士奏名,勿过五百人,诸科勿过千人”。

但说实话,这三百多人实在少了些,四千多名举子,连十进一的比例都没有。

可刘筠并不准备滥竽充数,尤其是那种狂生,不给他一个教训,好好磨砺一番,来日怎生大器,淡然道:“为国取士,如此足矣!”

“是!”

众考官领命,然后终于到了每届阅卷后的保留项目,揭开名录。

实际上在阅卷过程中,考官也会对熟悉的文风加以推测,国朝赌博风气严重,有的还会私下里开个小小的赌约,以此怡情,尤其是头名省元到底是何人。

此时大家视线交错,齐齐凑上去,看着刘筠将头名案卷的糊名部位缓缓揭开,公示出来。

当那个名字出现在视线里,众人有的懊恼,但大多都抚须微笑,露出就知如此的表情:“果然是他!”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试还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装逼了!(第三更)

“公子,这些都是各家大户的名帖,礼物门房快放不下了,媒婆也连连上门……”

林小乙将一沓厚厚的帖子小心翼翼地放在面前。

他知道公子不太喜欢这类,但此番递来名帖的都是真正的权贵大户,他不敢怠慢。

狄进也没有生气,只是伸手拨弄了一下这堆名帖,似笑非笑:“现在投帖,弄得跟榜下捉婿似的,令人思之发笑啊!”

榜下捉婿在宋朝弄得轰轰烈烈,实则是很多士族所不屑的,原因之一就是太势力眼。

看到放榜,等到士子有了功名后,再嫁女儿,这把女儿和自家当成什么?

也就是那些逐利的商贾会乐此不彼,却不知这样招来的女婿,终究是撑不住门庭的。

真正的士大夫,都要早早地发现后辈的才华,缔结联姻关系,比如历史上的晏殊看重富弼的才华,立刻就将女儿嫁给富弼,那个时候富弼也才二十出头,别说中进士,连科举都还没考过一次。

狄进本来也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但好巧不巧的,他来到京师后,先后调查两起案子。

第一起,死者是太后的侄子,如今太后外戚刘氏还在闭门思过,甚至那一脉日后基本也完蛋了,连恩赏的官员都由旁支担任;

第二起,死者倒是区区平民,可查着查着,真的查出事情来了,如今公主府的驸马越看越像是真疯了,还有一位不可言说的,也很不好受,不知道怎样了……

所以这位年轻士子,有才是真有才,危险是真危险,才没多少媒人登门。

直到这几日,情况又变了。

狄进很清楚,估计是省试那边的内部排名泄露出去了,毕竟明天就是放榜日,瞒不过有心人。

考官锁厅的目的,是确保题目和批卷的公正,但古代想要完全保密是不现实的,权贵们总有法子,弄到省试那些名列前茅的士子名单。

所以狄进嘲弄,这群人看他的前程基本定了,又开始抛来橄榄枝,前倨而后恭,弄得跟商贾似的下作,还不如一直端着。

上一篇: 金枝 下一篇: 女神的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