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353)
“记录供词!”
狄进对着跟来的书吏点了点头,然后看向这位六爷:“娄彦先你熟悉么?”
喻平有些茫然。
狄进道:“就是你们七位丐首中,最小的那个七弟。”
喻平这才明白,缓缓点头:“见过……不熟……他很凶恶……”
狄进道:“娄彦先不熟,何万、鲁方、照静……哪个你熟悉?”
听到一个个丐首从对方的嘴里轻而易举地报出来,喻平眼神里透出惊愕,然后低声道:“我……我都不熟!”
书吏记下,觉得是天方夜谭,两名衙役也认为此人肯定是扯谎,哪有这样的丐首,唯独荣哥儿觉得,此人那拘谨畏惧的模样不像是装出来的。
狄进不置可否,再度发问:“所以你加入禁军后,还叫喻平?它甚至是你的真名吧?”
喻平面色变了。
狄进接着道:“娄彦先如果能脱去污衣,光明正大地行走在京师,肯定不会再用原本的姓氏,以免娄家受牵连……你是喻家人,却不改姓氏,乞儿帮的‘大爷’这么做,就是明摆着拿你的家人威胁你!”
喻平流露出惊惧之色,似乎想要说什么,但嘴里咯咯几声,却是结巴了:“不……不……”
狄进接着道:“被乞儿帮拐带的孩子,后来却成了丐首,家人自是会被连累,尤其是你喻家可不比娄家!”
“娄家本是延津当地大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保他们,你们喻家只是匠人,这等事若是被波折上了,便是灭顶之灾!”
“但我狄进保证,你只要愿意说实话,我可以承诺,绝不让受害之家,再受到第二次伤害……”
喻平身躯一震,瞪大眼睛:“你……你就是狄三元?”
左右衙役笑道:“除了狄三元,谁还能抓你们丐首如探囊取物?”
喻平瞪大眼睛,直接跪倒在地:“我信狄三元!我信狄三元!我什么都愿意说!惩罚我便是,不要波及我的家人!”
书吏提笔,心中赞叹,这位出马,简直是无往而不利。
只不过眼前这位也太好交代了,真是最不像丐首的丐首……
这样的人抓了,会有作用吗?
第两百零七章 此事必有蹊跷
“我……我就知道这么多!”
书吏的考虑并没有错,喻平交代的速度确实极快,但内容也很少。
他自述的经历很简单,十一岁时被掳到了无忧洞里面,本来是活不下去的,恰好那个时候“大爷”在选拔丐首,除了在年纪大的里面选择,年轻的也要,由于他家传的匠人手艺被选上,培养后送入禁军。
本以为这位身怀绝艺的少年,又有神秘势力的背后支持,怎么都能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结果国朝武人的大环境,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大爷”痛定思痛,立刻用钱财开路,花费重金,将喻平破格提拔到皇城司里,抓捕敌国暗谍便是由这个部门负责的,自然希望安插眼线。
结果皇城司也不是所想的那般,抓捕谍细的任务没看到,倒是常常给权贵当差,禁军私用,喻平甚至还被派遣过修缮房屋的活,倒是得心应手,回归了老本行。
最后“大爷”眼见实在得不到核心情报,干脆让他入了都作院,这里倒是清闲了,光明正大的消失都没人理会。
兜兜转转一大圈,喻平不仅没给乞儿帮赚到利益,反倒赔了不少钱财,“大爷”最后也放弃,不再理会这条咸鱼,就让他在都作院待着。
反正只要能确定这边的都作院还是不作为,对于辽国那边就是好事,证明承平日久的宋,军队的战斗力正在严重下降。
狄进对于这份判断是认可的,但说实话,辽国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辽军堕落的速度,或许比起宋要慢些,但精锐部曲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内部的渤海遗民、阻卜部落、女真部落都不算顺服,对高丽还发兵,对甘州回鹘也用兵,再加上半游牧半农耕制度,稳定性本来就不如农耕文明,抗灾能力全靠燕云十四州的粮食回血……
正因为内部有种种缺陷,辽才不毁约,不然以契丹高层的贪婪,早就率兵南下了,还用指望每年那点岁币?
“如果这么说的,金刚会对于宋军的渗透应该不深,否则没必要从乞儿帮丐首这边入手……”
狄进想了想,收回不确定的猜测,开口问道:“你娶妻了吗?”
喻平摇头:“没有。”
狄进道:“也没有子嗣?”
喻平摇头:“没有。”
狄进问:“你近而立之年了,为什么不娶妻生子?”
喻平低声道:“我活得胆战心惊,不想妻儿如我这般,更不想她们因我而获罪……”
对比一下那位刑案孔目鲁方,家中可是一妻三妾,瞧着如果生不出更多的儿子,还要再纳妾,当然鲁方现在定罪,家人也很惨,包括被狄湘灵放回去的大儿子,全部定罪,或许有无辜,但谁让他们享用了鲁方从乞儿帮中赚取的钱财?这种牵连不可避免。
而喻平显然是考虑到自己被抓后的情形,干脆孑然一身。
狄进又看了看他的衣着:“你有没有从何万那里领钱?”
喻平这次的摇头更加坚决:“我不用乞儿帮的钱,那些钱都是卖孩子得来的……我不用!”
书吏和衙役听着听着,脸色倒是变得舒缓。
如果接下来查明的情况,确实如此人所言,他既没有为乞儿帮作恶,又没有享用过乞儿帮给予的脏钱,那罪行倒是可以降到最低,完全免责不现实,毕竟占了丐首的名头,但如果缴纳钱财,是可以赎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