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376)
吕程也是来汇报这件事的,双手奉上一本厚厚的册子:“好了!请相公过目!”
吕夷简接过翻看,发现上面记录的,正是“极乐净土”的组建者何万,和受他引诱进入“极乐净土”享乐的十九位京师贵人,具体的进入时间和次数。
这些人戴上傩面,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兽性,让他们作恶时更无所顾忌,至于放浪形骸之后,会不经意间暴露身份,甚至主动透露身份,那也顾不上了。
所以不少人都知道除了自己外,至少还有谁谁谁。
但认得不全。
最详细的身份,只有何万那里有。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宅老管事碰头时,只有八家到场的原因,还有好几家心怀侥幸,希望根本没人知道自己。
直到武人勋贵先用杀人的方式,将事态推向极端化,吕府再联合其他三户子弟被害的人家,把人数彻底扩大化。
文武暗中疯狂对峙,之前缩头的也统统出现,被吕程统一到了张家园子的包间里,第一件事就是将案情的过程从对方的口中套出,将情况完整地记录下来。
吕夷简仔仔细细地将二十个人看了一遍,做到了心头有数,突然又萌生出一个念头:“老夫这是劳心劳力,先府衙一步,把案子给查完了?”
第两百二十章 从死第一个人开始,就不能停下来了
吕夷简查清楚案情的详细,当然不是为了伸张正义,而是要接管这份巨大的资源。
这本名册上的贵人,即便是身份最低的,张家园子的东家之子,也是寻常人需要仰望的对象,并且自身拥有着庞大的人脉关系,可以在京师里面做到许多事情。
至于身份最高的,那正是他们吕氏,仕宦之家,代代进士高官不缺,更有上辅君王,下安黎庶的宰相,理论上在京师里可以摆平一切事情。
所以何万才要费尽心思地拉这群人下水,沾上洗不清的脏事,到时候哪怕个人无亲情,为了尚在高位的官员和整个家族的声名,也得为他办事。
当然,这种要挟必然不可能持续多久,一旦张了第一次口,何万就离灭亡不远了,所以他之前只负责满足那群人越来越扭曲的享受欲,生意上自有心照不宣的照顾,从未强求过什么。
而现在何万识趣地死了,吕夷简通过有意的收集和拼接,基本还原了名单及其详细的涉案过程,其实也捏住了另外十八户贵人的把柄。
相比起何万身份低下,仅仅是一个商贾,吕夷简作为宰执,当然不可能用要挟那么低劣的手段。
他早已有了全盘的计划,却不明说,先看看吕公弼,再开口道:“去!将十九哥儿唤来!”
不多时,手中捧着一卷书册,在走路时还是稳稳当当看着的吕公着,走入书房,到了面前,才恋恋不舍地撤下书卷,对着父兄依次行礼:“父亲!兄长!”
吕夷简看着这个儿子,目露温色,却又很快收敛,将名册递了过去:“看一看。”
吕公着接过,面无表情地看完,陷入沉思。
吕夷简耐心地等他思索完毕,然后对着两个儿子道:“要平息这场风波,护我吕家声誉,你们以为,接下来该怎么办?”
吕公弼率先开口:“孩儿以为,只要这名册上的各家臣子,愿意跟随父亲大人,统一言辞,向太后请罪,此事就有挽回的余地!”
顿了顿,吕公弼接着说明具体实施的步骤:“此番涉案者,多有朝堂重臣的亲眷,为顾忌自身威望、族中清誉,投鼠忌器,不敢声张,然依如今的局势,各家再争斗下去,皆是大败亏输之局!”
“如今那几家武人勋贵,也已慌乱,却是骑虎难下,此时父亲大人出面,也唯有父亲深得太后倚重,可主动出面上禀,行大义灭亲之举!”
“若是一家两家,太后还会责罚,然十九家大户,太后为了朝局稳定,必不能大肆牵连,下旨责罚的也只是具体涉案的不孝子孙,各家也能勉强维持声誉,度过这场大难,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于父亲大人而言,还要争取先让官家给出冲动的考量,再让太后给予明智的决策,又一次在群臣面前强调太后执政的必要!”
“如此一来,太后定不会计较父亲被族亲拖累,反倒念及此番能平稳局势,皆大人之功也!”
吕夷简听完,轻轻抚须,没有点评,只是问道:“你还有什么补充?”
吕公弼再考虑了一遍:“没有了。”
吕夷简看向另外一个儿子。
吕公着开口:“哥哥所言是好的,只可惜实现不了。”
兄弟俩关系一直很亲近,吕公着当年认字都是吕公弼手把手教的,闻言也不恼:“此事当然难办,但如今局势越来越差,各家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又有父亲大人出面,岂会实现不了?”
“因为名单上的贵人,有的死了,有的还好好活着!”
吕公着道:“那些死者的家人又岂能接受这等不公?更何况杀人者,就在其中!”
吕公弼先是一怔,然后脸色变了:“那如何是好……”
吕夷简抚须的手一顿,眼中明显露出考校之色:“依你之意,该当如何?”
吕公着道:“先解内怨,后平外议!”
“先解内怨,逼迫动手的武人勋贵,处决掉自家子弟,给十二户文臣之家以交代,同时让剩余文臣之家的子弟,自尽谢罪……既是大义灭亲,又怎容许留活口?”
“后平外议,正如兄长所言,当以退为进,求得太后宽恕,然民怨也需顾及,张家园子留着,那个东家之子,到最后当众问斩,既平京师民愤,又能凸显出我等大族的高风亮节,不似这等商贾死不认罪的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