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神探志(404)

作者: 兴霸天 阅读记录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查证后,幕僚沈仲甫率先拿着案卷入内禀告:“狄同判,王怀古的父亲王益之、兄长王怀吉,分别于两年前、一年前接过衙前役,其父王益之在看守府库期间,出了祸事。”

狄进问:“什么事?”

沈仲甫道:“不幸走水,库存被烧得干干净净,王益之也丧命于其中。”

狄进脸色沉了沉:“府库里面当时存放的是什么?”

沈仲甫声音压低:“军器。”

狄进目光凝重起来:“军器库?兖州并非边防重州,隶属州衙的军器库应该不多吧?”

沈仲甫回答:“城内只有两座,被焚毁的这座是州衙的,弓手壮丁所配的弓弩刀兵都存放在里面。”

狄进道:“何故失火?何人担责?”

沈仲甫道:“天干物燥,火烛倾倒,担责的便是王益之,不过他既已身死,也没有具体责罚,但王家显然是被盯上了,其父不幸身亡,家中失了男丁,一年不到,衙前役又轮到他们家……”

狄进道:“查一查,两年前失火后,王家有没有狱讼之举?”

沈仲甫其实想到了这一点,但州衙军器库失火,就算其中有蹊跷之处,王家又能状告何人,难道要向州衙状告州衙官员?

狄进淡淡地道:“不止是州衙,路一级提刑司,有没有收到类似讼案,你们能查到么?”

想到京东路提点刑狱公事与吕家的关系,沈仲甫心头一凛,但想到吕相公的关照,倒也没有推诿,立刻回答道:“能!”

狄进又问道:“那座军器库在哪里?重建了么?”

沈仲甫这倒是没问,赶紧出去确定地点后,再回到堂内:“狄同判,请随我来。”

两人一前一后,穿行于雕梁画栋,高台厚榭之间,直奔州衙的西北角而去。

当一排颇为简陋的瓦房印入眼帘,也基本接近州衙的边缘了,沈仲甫介绍道:“那边是‘长生房’,州衙受理命案后,用来停放尸身,供仵作验尸的地方,另一边就是‘军器库’所在了。”

狄进看了看,倒是有些诧异:“能在州衙设立存放尸身的地方,而不是在外寻一处义庄随意停放尸身,不错!”

沈仲甫记下,待会要询问一番,这长生房是州衙哪位官员设立的。

两人继续往前走,到达军器库外,就见这里也是瓦房,南北走向,呈长条状并列,整整五间库房。

眼见狄进走了过来,四个戴着毡帽、穿着花锦袍、腰间还挎着腰刀的库兵齐齐迎上,恭敬行礼:“见过狄同判!”

狄进眉头微扬:“你们认得我?”

当先开口的一人满脸堆笑:“俺们知道有两位官人上任,年长的郡守是相公,年轻的同判是状元郎,早就盼着沾一沾文曲星的贵气了!”

狄进道:“不愧是府衙当差的,我们能进库房看一看么?”

“这……”

库兵露出为难之色:“禀官人,自从军器库受了灾后,何知录说了,开库门一定要有文书报备,若是随便开了门,俺们就得获罪!”

沈仲甫脸色一沉,正要呵斥,狄进抬手制止:“何知录是持重之言,入军器库这样的地方,是必须要有限制的,即便是州衙主官,也不可随意进出……”

库兵赶忙堆笑:“是!是!官人是文曲星下凡,不会为难俺们的,不会为难的!”

狄进看了看这个伶牙俐齿的库兵:“你刚刚说,自从军器库受了灾,是怎么回事?”

库兵收敛笑容,叹了口气:“那是两年前的事了,可太惨了,火烧的老高啊,隔一条街都能看到哩!”

狄进问:“为何烧得这么惨烈?”

库兵眼珠转了转:“听说当时没有水灭火,只能看着库房烧,现在就好了,官人请看!”

顺着他的指引,狄进的目光转向库房的两侧屋檐下,那里放着一个个五尺高的大水缸。

库兵颠颠地上前,主动打开盖子,露出里面装满的水:“这些水缸正是何知录吩咐我等准备的,再遇到火情,有这些水缸在,保证能将火浇灭!”

狄进还真的走上前去,打量着这装的七八分满的水缸,这么大的缸一旦有孩子掉进去,那是真的能淹死人的,显然是司马光砸缸同款:“准备得很充分,这八口缸水都装满了么?”

“都是满的……都是满的……”库兵将盖子一个个打开,果然都是盛满了水。

狄进靠近,观察了一下水面,轻轻嗅了嗅:“很干净的水,毫无异味,你们几日换一次?”

库兵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会有这么个问题,眼珠滴溜溜转着,回答道:“俺们换得勤快!两三日就换一次呢!”

狄进看了看后面三个神色较为拘谨,默不作声的库兵:“守军器库的就你们四人?”

库兵道:“是。”

狄进颔首:“那你们确实勤快,这八口大缸,两三日就要将水统统换一遍,只有伱们四个人挑水,得费不少的力气吧?不过我若是你们,这缸中的水只是为了防备火势的,倒是不必要换得这般勤快,十天半月换一次都无妨,只是那样一来,这水就不会这样清澈,味道也不会好闻了……”

伶牙俐齿的库兵隐隐觉得哪里好像露馅了,脸色难看起来,心惊肉跳地道:“是……是……”

狄进不再多言,带着沈仲甫离开。

等回到了内院区域,沈仲甫也已经反应过来了,低声道:“差役往往得过且过,不会如此尽责,更不会勤快到两三天换八大缸水,刚刚那些作为,是专门用来应付官人检查的?”

上一篇: 金枝 下一篇: 女神的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