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神探志(445)

作者: 兴霸天 阅读记录

沈氏赶忙否认:“不,夫郎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奴家!”

“可你们夫妻之间的事情,外人并不知晓!”

吕公孺道:“你们准备当作灵童的孩子不见了,而掳走孩子的许冲遇害,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有关联?”

沈氏反应过来,脸色彻底变了:“你是说……夫郎被杀,是因为那个孩子?”

洪迈也知道不妙,即刻开口:“且慢!你此言难道就不是无端揣测?”

“我并未下定论,请洪提刑先别急!”吕公孺不紧不慢地道:“如今只是分析杀人动机的可能性,还需要证据佐证,不可先入为主!”

洪迈气得嘴都歪了。

这小孩怎的如此气人?

吕家真没一个好东西!

吕公孺不再理会他,继续询问:“那孩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沈氏的眼眶已是红了,身形摇摇欲坠,惨然道:“那个孩子确实不似寻常人家的孩童,我本来准备参了迷药的蜜饯果子,就是防止他哭闹,却很少用到,他一路上不哭不闹,也不害怕,难道说这孩子早就知道,会有人来救他?”

吕公孺想了想,又问道:“你平日里夜间容易苏醒么?”

“会醒!会醒!”

沈氏喃喃低语:“可奴家那一夜并未醒来一次,难道是被凶手迷晕了,却又没有身中迷药的感觉啊……”

吕公孺转向一直聆听的吕家幕僚:“诸位呢?夜间可曾听到动静?”

“我们确实没有听到任何惨叫声,至于马车晃动声,在所难免……”幕僚们依次回答,有习武之人则琢磨着道:“莫非凶手轻功极高,避过我等,到了马车旁,让沈氏保持昏睡,再给许冲服下毒药,让对方无法发出惨叫,直至痛苦而亡,为的就是报孩子被掳的仇?”

吕公孺微微颔首:“依目前的人证物证,存在着这种可能。”

洪迈又忍不住:“倘若当真如此,这等凶手,又去哪里寻?提刑司没有抓住,根本不是本官的责任!”

这话其实并没有错。

由于古代的局限性,即便是狄进、包拯和公孙策,也不是所有案子都能破,有些案子即便破了,凶手也难以抓住。

比如许冲毒杀案,如果真是一位顶尖的武林好手,救了孩子,杀了许冲,然后直接离去,天下之大,又去哪里寻找?

所以洪迈觉得冤枉。

但吕公孺的头脑始终清晰:“不,洪提刑,你的错误不在于没有抓住凶手,而是根本没有去抓,只是草草结案了事!这是你的责任,知法犯法,法无可恕!”

“住口……住口!!”

洪迈近乎是目眦欲裂,几步冲到吕公孺面前,指着他的鼻子:“你小小年纪,可知道上下尊卑?你家大人就是这么教你的……”

“该住口的是你!京东路提点刑狱公事洪迈!”

一个清瘦的身影走出,范仲淹站到吕公孺面前,怒视过去:“吕小郎君推翻了你草率断案的结果,问清了你语焉不详的证言,最终给出了明确的追凶思路,你却不知悔改,恼羞成怒,最终只知以大欺小,何等不堪!圣人有言,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太祖设各路提点刑狱司,为的就是让刑罚严明,百姓方得安心,你如今的所作所为,又怎能对得起提刑官职,对得起身上的五品官袍!”

有了一人领头,早就看不过去的其他围观者也纷纷仗义执言:“是啊!你是如何好意思的!”“还想打孩子么?”“我们绝对不容许!”

在无数双鄙夷的注视中,洪迈只觉得天旋地转,一口气喘不上来,突然晃了晃,往后倒去,提刑司的下属赶忙架住他,将他朝外扶去,待得挤出了县衙,反倒如蒙大赦地舒了一口气。

被一个孩子吊打的气氛,实在太压抑了……

“噢——!!”

县衙内外,则传来轰然的叫好声,吕公孺也兴奋地捏了捏小拳头,然后不忘将手中的书卷展示出来:“多谢诸位义助,此乃先生所着的《洗冤集录》,望大家指点不足,完善这部刑案之作,让天底下的冤假错案越来越少!”

以范仲淹为首,众人真心实意地朝着县衙内拱手一礼:“《洗冤集录》,造福世间,狄三元大义!”

第两百六十一章 那个男人要回来了!

“先生,我表现得怎么样?”

“非常好!”

面对小徒弟的邀功,狄进欣慰一笑,确实对吕公孺的表现颇为满意。

吕公孺得了夸奖,愈发开心,却是能沉得住气:“先生,这案子拖了半年,凶手还能抓到么?”

狄进道:“线索是有的,只是案情的时间拖延越久,破案越需要运气,而这类案件大多数都会成为悬案,案卷存放在刑房中,直至彻底无人问津。”

吕公孺哦了一声,眉宇间倒是没什么遗憾。

狄进看得出来,吕公孺对于抓捕凶手其实并不怎么热衷,显然认为许冲掳掠孩童,结果被杀,属于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每一位断案者都有自己的是非观,由此产生偏向,这是不可能避免的,愣是要为了律法的公正,彻底摒弃人性,就连这个世界的包拯都做不到,何况别人。

狄进心里同样有一杆秤,对于掳掠孩童的贼子,更不会抱无谓的同情心理,只不过相比起吕公孺的推断,他认为这起案子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那孩子是不是出现过?”

吕公孺回忆着道:“我当时远远见到,是有一个孩子从马车中探出头来,与我对视了一眼,就被沈氏抱回去了……”

狄进继续问道:“年龄呢?”

上一篇: 金枝 下一篇: 女神的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