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459)
公孙二娘那边也很快有了答案,半月之前,还真有一单悬赏,悬赏在京师的辽人谍探线索,愿付重金,赏钱面谈。
但凡敢有这等口气的,就是做好了被大宰一笔的准备,而悬赏也很快消失,说明私下里完成交易。
朱儿觉得立下了大功,奖励了自己一顿额外的美食。
狄进也觉得她立下了功劳,即刻吩咐迁哥儿:“你去机宜司,给大荣复送饭时,告知他一句话,今日务必办到!”
相比起集贤院工作的狄进,都是下午三点准时下班,机宜司就努力多了,经常忙到天黑才回家,而这回大荣复却早早回来,一走入正堂就道:“公子,我按照你的吩咐,特意找了个由头,跟另一位提点大吵了一架!”
狄进道:“很多人都听到了?”
“周围人都听到了,我气冲冲地拂袖而出,一路上也有多人见到了!”
大荣复给予肯定的答复,又有些不解:“那个契丹人快要撑不住了,他交代时,我说不定能找到破绽,可现在这般一吵,他们倒是顺理成章地不让我进审讯室……公子,为何要这么做呢?”
“我有一个推测!”
狄进淡淡地道:“这几日你不要去机宜司了,借此避一避,如果推测应验,接下来就是我们占据主动了!”
……
大荣复当晚就失眠了。
在兖州他也是能将王雄玩弄于股掌之间,更传教让无数信徒纳头就拜的人物,但到了京师,却发现这里的争斗更加惊心动魄,想要获得一分权力的背后,就可能遭至宰执重臣的敌视。
狄公子的事迹他也具体了解,当时破了京师灭门案,便得罪了参知政事吕夷简,所幸后来吕家自己出了事,吕夷简被贬官外放,才有了后面兖州的分与合。
而今现在机宜司之争,又与枢密使曹利用对上。
这并不奇怪,当官固然能掌握巨大的权力,但在官场上想要干实事,往往就会得罪人,偏偏官员背后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是黯然离场,退出权力的角逐。
相比起来,还是江湖上的快意恩仇更加直接,可大荣复已经意识到,自己想要复国,恰恰得走这条遍布荆棘的道路,因此更加患得患失,同时反复思考,为何要避开审讯。
直到数日后。
当被各方关注的机宜司,不可避免的传出一条消息时,他终于恍然大悟:
那个胸口纹有狼头刺身,疑似契丹谍细的犯人,在最后的审问阶段……
死了!
第两百六十八章 官场神技——不粘锅!
大荣复再度迈入机宜司的大门时,里面的气氛已然一变。
之前趾高气昂,抬着鼻孔看人的架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个个行色匆匆,低着头走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吏员反倒停下脚步,躬身行礼,低声称呼:「大提点!」
大荣复回应着,将每个跟自己打招呼的吏员记下,一路脚步轻快地走入堂中,迎面就看到一道身影匆匆而出,双方打了个照面。
那人停下脚步,同样是提点机宜司的职位,名叫孙永安,相貌不俗,气质富贵,眉头上挑,看人似有睨视之感,此时就斜着眼看过来:「是你?又来机宜司了?」
大荣复通过之前的接触中,很明显感受到对方的针对打压,后来又了解到,这位孙永安正是曹利用的门生,双方是必然的敌对立场,因此之前吵架也是故意跟对方吵的,此时更是毫不客气地回答:「我为机宜司提点,如今司内出了事,自是要顾全大局,不得不来!」
孙永安脸色微变:「出事?出了什么事?你不要乱说!」
大荣复反唇相讥:「出了什么事,我有没有乱说,阁下心里清楚!急什么!」
「你区区一个亡了国的渤海人,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大放厥词!」
这一句话都到孙永安的嗓子口了,又被他硬生生咽了回去,曹利用自恃功勋,待人傲慢,身边的亲信免不了沾染几分习性,如果是之前,孙永安保证以最激烈的语气加以斥责,但现在莫名的底气有些不足:「不知所谓!」
然而他主动结束了对话,走了出去,很快却听见脚步声,大荣复居然跟在身后,顿时怒不可遏地转身:「你不要欺人太甚!」
大荣复故作愕然:「我去牢房,询问案情,也是欺你么?」
孙永安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恨恨一拂袖,大踏步地朝前走去。
到了牢房前,就见这里更是守卫森严,人员进进出出,还有几个身上明显有些异味的,应是验尸的仵作。
大荣复并不认识田缺,不然就会发现,这位开封府衙的仵作也被调过来了,只是由于年纪很轻,在仵作里面靠边站,他显然也不热衷,只是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等待着。
相比起这个摸鱼的,其他人都显得很紧张,尤其是提举机宜司刘知谦,面容紧绷,手中还提着笔,不断在案卷上记录着什么。
大荣复未上前,刘知谦就敏锐地抬起头来,见到他后顿时警惕起来:「原来是大提点!几日不见,可还好?」
大荣复叹息道:「说来惭愧,当时受孙提点恶语相向,又见机宜司上下都不欢迎,本官愤而离去,不想离了几日,就发生了这等事,唉!」
在场之人都皱起眉头,这话说的,怎么好像是机宜司故意排挤,不让你立功似的?
当然排挤确实是事实,可你算哪根葱,你在了,就能阻止犯人死亡,问出关键证词?
刘知谦心里也不免有此等想法,继续问道:「大提点此来,是想要知晓,犯人如何在审问中身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