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神探志(490)

作者: 兴霸天 阅读记录

狄进道:“我在想,萧奉先如果真和辽主的妃嫔有染,‘金刚会’又得知了这一情况,为何还要让这个人进机宜司受审呢?关键是如何确保他受刑时,不会把这件丑闻揭露出来?”

李允则同样一点就透,面色凝重起来:“你怀疑机宜司有内奸?”

狄进道:“我原本还真没有怀疑过,但如果‘金刚会’一心忠于辽主,那当然不会愿意有损辽主圣名的丑事被外人得知,却又放心地让萧奉先进了机宜司大牢,那就说明受审时,有人能让那最坏的情况不会发生,这就露了破绽!”

“此言有理!”

李允则认同,又问道:“你准备即刻抓捕?”

狄进摇了摇头:“不!不能打草惊蛇,我们这个时候抓捕‘金刚会’的成员,反倒会让萧远博安下心来,必须有所取舍!”

李允则大赞:“好!就该如此取舍!”

再探讨了一些细节,狄进毫不拖泥带水,起身告辞,直到他离开,宅老才入内收拾碗筷,就见李允则已然踱步来到窗边,欣赏着京师晚霞的美景,满是欣然地道:“我大宋有此等英才,来日宰执朝堂,老夫走得也安心了!”

……

辽国使节团入京第七日。

萧远博从房内漫步而出,已然恢复了平日里深不可测的气度威严,哪怕伴随着脚步声,那个可恶的馆伴使再度来到面前,也镇定自若。

“萧正使早!气色挺好!”

狄进寒暄之后,左右看看,奇道:“今日怎么不见浦打兄?”

萧远博心想叫得还挺亲热,不就是看这个护卫没什么心机,有意套话么,淡淡地道:“他外出了,犬子久久不归,老夫终究担心,还是派可靠之人仔细搜寻为好!”

狄进眉头一扬:“那浦打兄何时才能回来?”

萧远博道:“老夫自是希望他早早回来。”

狄进道:“哦,我还以为萧浦打北上回辽,一时间回不来了呢!”

双方的语气都很平和,就好像寻常的闲谈,但恰恰是如此氛围,这一句话更如石破天惊,让萧远博猛地一震,死死地盯了过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只是提一个醒罢了!”

狄进挺拔的身躯微微前倾,凑到耳旁:“萧正使,你也不想那件事被更多人知道吧?”

第两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释权,在我们这里!

“老夫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萧远博断然拂袖,丢下一句底气十足的话语,转身大踏步离去,再向宋廷抗议,很快馆伴使就换了个垂垂老朽的学究来,对自己百依百顺……

这一连串画面在脑海中,走马灯似的过了一遍,却终究还是回归现实,面对狄进似笑非笑的面庞,萧远博僵在原地,一时间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宋人官员的威胁,他是万万不愿接受的,但就这么一走了之,又实在不敢。

那可是夷全族的下场!

狄进也没有催促,就这么平静地看着对方。

不过恰好就在这时,另一人路过。

狄进目光一动,马上开口唤道:“萧副使,昨日我们聊的那件事,也来跟萧正使说一说吧!”

来者正是辽国副使,闻言笑吟吟地走了过来:“吴绫可备好了?要湖州的,别以次充好!”

萧远博一怔:“吴绫?”

副使邀功道:“淑仪娘娘喜湖州吴绫,恰好南朝官员也愿赠,下官便让他们多备些!”

萧远博面色顿时发青,声音里已经有了些许颤抖:“淑仪娘娘……你们说到了淑仪娘娘……还说什么了?”

副使没有得到应有的称赞,反倒发现大使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心头一惊,声音也颤抖起来:“只是娘娘的喜好……下官绝不敢失了我大辽国体……”

萧远博凝视他片刻,面色勉强恢复正常,摆了摆手:“下去吧!”

副使如蒙大赦,赶忙退下,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跟宋人讨要礼物了,不然里外不是人,何苦来哉?

狄进目睹着这一幕,嘴角微扬,似笑非笑。

实际上,在昨日跟副使交流之前,狄进压根不知道萧淑仪这个人,也不知这位辽帝宠爱的妃嫔与萧远博的关系,并且还由于回家省亲,创造出了某种可能性。

但今日听在萧远博耳中,狄进就是专门冲着萧淑仪去的,此时的威胁,自然也是有的放矢。

辽国副使无意间做了一回证人,辽国大使同样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抉择,伸手一邀:“狄伴使!请!”

“请!”

这次没了贴身护卫的萧浦打,两人直接到了四方馆西南角的一座池中凉亭,周遭一览无遗,站得最近的侍从也在十数米开外,才正式开启对话。

萧远博既知无法回避,也弃了侥幸,直接发问:“狄伴使想要如何?”

“这个秘密,我吃你一辈子!”

狄进一句话就让对方变了脸,然后才正色道:“请萧正使放心,这等贪婪而必定两败俱伤的想法,我国朝官员是不会有的,在下始终还是那一句话,不利于两国太平的话,不要讲!”

萧远博不得不承认,自己心情上下起伏,主动权已经完全被这个宋人官员所掌控,语气首次软了下来:“本使当然也希望两国太平,不兴兵戈啊!”

狄进不揭穿对方的虚伪,微笑道:“如此甚好,这就代表着你我双方,达成了基本的一致!”

萧远博知道这必然是有代价的,也不迂回,直接想听一听对方的条件:“狄伴使想要什么?”

狄进道:“萧正使先别急,我们在这里期望两国太平,其实无用,这个秘密还有一群知情者,一群很不安定的知情者!”

上一篇: 金枝 下一篇: 女神的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