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神探志(492)

作者: 兴霸天 阅读记录

萧远博眯了眯眼睛:“听狄伴使之意,是有法子助老夫?”

狄进颔首:“为了两国太平,愿尽绵薄之力!”

萧远博有些不信,但身子又下意识地坐正了些:“老夫洗耳恭听!”

事已至此,狄进也打开亮话:“机宜司中的那具尸体,是萧正使的爱子,而令郎在入机宜司时,并不知道自己会死在里面……”

萧远博眼神动了动,闪过一丝悲伤。

他其实知道自家儿子第一次见面,就对为辽帝准备的那名佳人极为心动,但那女子确有倾国之貌,生出爱慕之心也是正常,只是万万没想到以往宠爱过甚,让这幼子完全不知天高地厚,真的敢下手,闯了天大的祸!

萧远博急中生智,想到补救之法,萧奉先临行前,还以为只要此计成功,大辽找到借口南下兴兵,就能免除罪过,甚至存在着某些胆大包天的非分之想,比如陛下龙颜大悦,真将萧淑仪赐给自己,却不知那一别就是永别。

自己的儿子,如何能不心疼,但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让一人累及全族的,必须下狠手,萧远博绝不后悔!

然而就在这时,狄进却纠正道:“萧正使当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牺牲!”

萧远博怔住:“那依你之意,我儿是如何死的?”

狄进道:“是‘金刚会’欺上瞒下,故意害死了令郎,害死了一位契丹贵族!”

萧远博不解:“目的呢?”

狄进道:“‘金刚会’认为,倘若萧奉先只是受尽了机宜司的拷打,遍体鳞伤地出现在朝堂上,并不能真正刺激到辽国朝堂,无法让宋辽再起战火,而一旦宋辽无法重新开战,他们就没法发挥谍探的作用,立功回国,唯有让萧奉先死在了机宜司中,才能让事态一发不可收拾,大使代表一国的颜面,辽主必须做出激烈的回应!”

萧远博还是不解:“‘金刚会’岂敢如此?”

狄进解释:“我国朝军中,也有这等五代遗风,不遵号令,以下克上,‘金刚会’受到影响,开始用下民的意志,来裹挟贵族的抉择!”

萧远博目光闪烁起来。

这一招可太狠了!

如果说“金刚会”有叛变之意,投靠宋人之心,辽国朝堂必定恼怒,但谍探背叛不是第一次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可这等以下犯上的行径,恐怕会彻底点燃辽国贵族的愤怒!

他们本就因为辽帝解放奴隶的汉化之策多有不满,也确实因为之前对宋战争的收获越来越少而变得厌战,现在再发现一群卑贱的谍探,居然敢作贵族的主,那还不将怒火一股脑的爆发出来?

到那个时候,“金刚会”势必沦为辽国贵族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是叛徒,胜似叛徒!

定了定神,萧远博缓缓地道:“可如此一来,机宜司内的尸体,贵国准备怎么处置?”

狄进不假思索地道:“只要辽国没有借势发难的意思,死者身份的解释权,就在我们这里!尤其是萧正使,你说那是谁,那就是谁!”

萧远博明白了:“只要我主不愿意开战,愿意平息风波,那么死在机宜司的,就不是我的儿子,而是‘金刚会’假冒的死士!”

原来以为抓捕的,是真的“金刚会”成员,结果是假的,还是大使之子,让朝廷骑虎难下。

现在只要辽国高层不愿被下层谍探摆弄,明知是大使之子,也能变为真的“金刚会”成员。

真真假假,大国关系,假假真真,贵族利益,全在谈判之间!

将各种关窍仔细思索了一遍,萧远博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法比起自己原本的补救更好,站起身来,依汉人的礼节,作揖行礼:“愿两国共享太平!”

狄进微笑,起身还礼:“愿两国共享太平!”

第两百八十三章 功勋旧臣不允许提功勋

“辽人使节此番安于四方馆内,狄卿有大功!”

垂拱殿中,太后刘娥和官家赵祯端坐,众位宰执这次也同样在圆凳上坐了下来。

辽人使节团入京后,本以为会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结果出乎意外的顺服,昨日正使萧远博入宫觐见,更是态度恭谨,礼数周全,完全没有为难的意思。

两府重臣当然不会天真地认为,一向咄咄逼人的辽人猛然转性,明显与此番破格提拔的馆伴使狄进有很大的关系。

宰执里面,并非人人都喜欢这位新晋的三元魁首,但在对辽面前,还是能保持一致的,所以众臣子的脸色都很好看。

除了曹利用。

他也想扮出欣然的模样,却实在是装不出来。

一方面是之前力推机宜司的劳而无功,与狄进任馆伴使后平息风波的立竿见影,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一方面还有被取代的恐惧。

以前对辽外交,曹利用可是宋臣中的头把交椅,每每出现应付不了的局面,才会请出他来,而只要将当年与萧太后、韩德让谈判的经历拿出来,辽人臣子也免不了收敛几分,气焰不就被压住了?

结果现在……

理智告诉曹利用,事已至此,最佳的策略是装死,他终究是功勋旧臣,又久居枢密使之位,偶尔犯了错还是能维持的,但他又真的不甘心,老了老了,被一个毛头小子比下去,成了垫脚石。

再加上太后和官家左一句狄卿,右一句狄卿,曹利用彻底忍不住了,起身道:“太后寿辰未过,辽人如今俯首,尚有包藏祸心之嫌,老臣以为,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此言一出,殿内一静。

众人很是扫兴,又不得不承认,曹利用说的倒也不完全错,或多或少,确实还有些风险。

上一篇: 金枝 下一篇: 女神的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