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神探志(494)

作者: 兴霸天 阅读记录

不得不说,此言一针见血,辽人如果真要发兵南下,不会在一个大使的儿子上做文章,宋一日拿不回燕云之地,就一日没有山川之险,那铁骑汇聚,长驱直入便是,找这些借口作甚?

所以群臣继续齐声:“太后圣明!”

“即便如此,老身也不会允许!”

刘娥的声音愈发凌厉:“辽人狼性,不知餍足,若得小利,必贪大利!此次若真应下,在他们眼中,不是我国朝宽和仁厚,而是可争利的软弱,有朝一日,反要兴兵!相较于天下安定,老身过个寿又算什么,那辽国正使真要闹,便让他闹,看他能怎样撒泼,丢辽人自个的脸面!”

听到此言,哪怕对于女主当国有所担忧,群臣也不得不生出佩服之情,再度齐声道:“太后圣明!”

到了这时,刘娥才缓缓站起身,上前一步,目光透过珠帘,刺在曹利用身上:“国朝之安定,绝不止于一纸合约,曹卿日后不必再提澶渊故事,反让群臣生出依赖之心,记住了么?”

曹利用身躯剧颤,面容发白,咬了咬牙,但最终还是躬身下去,闷声道:“老臣遵旨!”

其他宰执垂着头,并不侧目,但也不禁心头一懔。

曹利用完了。

太后何止是不让辽人得逞,更是趁此机会,用一个寿辰可能承担的风险,毁去了这位功勋旧臣的根基!

功勋旧臣不能提功勋,那曹利用的地位就不再难以撼动,恰恰相反,这些年骄矜狂妄,大肆提拔亲友门生的行径,很快会带来反噬。

眼见刘娥重新坐了回去,即刻恢复到平日里端庄威严的姿态,赵祯已然意识到,自己之前以为长大了,可以让太后还政的行为有多么天真。

他要和大娘娘学的,还有很多!

他也确实要和大娘娘多多学习,如何做一位真正的官家!

第两百八十四章 《宫廷御宴中毒事件》

“萧正使慢些喝,胃还疼不?”

“有狄伴使的关心,好多了,好多了!”

自从秘密暴露,敲定合作后,萧远博感受到了如春风般的温暖。

之前灌酒,现在养身,主打的同样是一个陪伴。

狄进现在要确保的,一是双方之前的约定得到贯彻,这点倒还好,萧远博比他急得多,二是这位辽人使臣在国朝平安。

萧远博也看出来了,这几日四方馆使曹牷被使唤得团团转,别说护卫,在饮食方面都极为慎重,每次用膳前都要试毒:“狄伴使担心那群人加害老夫?”

狄进回答得很直白:“行百里者半九十,此番风波即将平息,但往往是这种懈怠的时刻,最容易出事,我不希望功亏一篑!”

“老夫未入机宜司,四方馆中又无吵闹,那群人肯定也发现了……”

萧远博同样慎重地道:“明日就是贵国太后的寿宴了,值此关头,确要有备无患!”

目标肯配合,狄进自是欣然的,等待对方喝下汤药后,又取出一本册子:“这是我这些时日总结的契丹语要点,请萧公斧正。”

萧远博诧异地接过。

双方此刻就在用契丹语交谈,而狄进的口语方面已经越来越熟练,如今开始学习书面的大字和小字,并且将要点记录下来。

不仅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等到辽人使节团离开了,没了口语交流的氛围,狄进还准备温习这些笔记,真正掌握这门语种,做到如李允则那样,好几年没跟辽人打交道,之前一张口,契丹话依旧标准。

这都是需要苦功的。

萧远博仔细看着,发现记录得极为认真,竟找不到一个错处,不禁大为感慨:“狄伴使好学上进,前程万里,恐怕不出十年,就要为贵国的社稷重臣了!”

“承萧正使吉言!”

狄进微笑:“来日若出使辽国,还要去贵府拜访,想必萧公一定是欢迎的!”

萧远博欢迎个屁,但也知道以对方年纪,等自己老死了,家族的后辈估计还要和对方打交道,如果宋辽真的能按照约定和平,两国往来不绝,有这么一位前程似锦的宋朝高官人脉,那确实不得不欢迎,抚须微笑道:“自是静候狄伴使大驾!”

在学习外语的友好氛围中,太后刘娥的寿辰,到了。

宋朝天子诞节,按例是宰相率文武百僚,列班于紫宸殿下,拜舞称贺,然后宰相捧觞入殿,敬贺天子万寿。

礼毕,天子赐百官茶汤,随后移驾入禁中,皇后再率众命妇,于福宁殿内外恭候,待皇帝入殿,命妇拜而称贺,乐声起,开御筵。

相比起前唐,这个拜寿的过程无疑要简化了许多,所耗费的钱财也少,在节俭方面,北宋的赵氏皇族,除了宋徽宗外,其他都算是不错的。

如今执政太后刘娥的寿辰,实际上也是差不多的流程,在外得官家、宰相领群臣敬贺,在内得官家、皇后领众命妇敬贺,而辽国使臣需要参与的,也就是紫宸殿的仪式。

狄进身为馆伴使,一路领着辽人使节团入宫,抵达殿外,再稳步入内。

已经各自列队的满朝官员,都不禁为这位年轻的绯袍官员而侧目。

这也是平常时期,馆伴使是个热门差遣的原因。

政治影响力是怎么来的?

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抛头露面,展现自己的存在感!

而直集贤院后,狄进的序列已经由京官转为朝臣,但平日里的早朝,如无特招,他是不会出现在那百人不到的大殿里的,去了也完全没有资格发言。

现在身为馆伴使,却是万众瞩目。

站在紫宸殿里最靠后的宋庠,都不禁暗暗感叹。

上一篇: 金枝 下一篇: 女神的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