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640)
待得筵席结束,到了各自的房间,狄进刚刚饮了一杯茶,就见潘孝安走了进来:“仕林!”
狄进给他倒了一杯茶:“仲礼!稍安勿躁!”
“确实急不得……”
潘孝安之前还有些气愤,此时倒也平静下来:“此人不知是装的,还是真就这般性情,无论哪般,都根本不适合用来接待使臣,辽庭却故意派他来,还是要为夏蛮子撑腰啊!”
狄进点了点头:“确是这个道理……”
潘孝安皱眉:“但这个人沉默寡言,倒是不好应对,贸然冲突,反倒显得我们失了气度!”
狄进道:“我的法子,是一个字,等!”
潘孝安赶忙道:“等什么?”
狄进笑了笑:“等我的一位辽国故交,前来拜访!”
潘孝安想了想,马上意识到是谁,在辽国的除了那一位没有别人了,却又心头一奇,对方在汴梁是一个态度,回了辽国应该就是另一个态度了,真的会来么?
事实证明,那位不仅来了,而且很快。
使节团入四方馆仅两天,就有人通传:“北院枢密副使萧远博来访!”
狄进放下书卷,起身相迎,到了主院门口,就见那位硬朗老者,笑容略带一丝苦涩,眼角颇有些不甘不愿地走了过来。
那句戏言犹在耳畔,这个秘密,我吃你一辈子!
现在不用一辈子,一年不到,我们又见面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宋朝"太后党"挽救辽国太后党
“好茶!啧,老夫就好这一口啊,此前也带了不少茶回中京喝,却再也没有汴梁那般滋味了!”
萧远博细细品了一杯茶,露出回味无穷之色。
“延元兄既然喜欢,那便常来,我煮茗以待!”
狄进微笑着,双方都是以表字称呼,俨然是一对忘年交,从表面上是绝对看不出有半分不开心的。
但实际上,萧远博根本不想卷入这滩浑水,却由于狄进掌握着那个致命的秘密,不得不来。
毕竟那件事并未过去多久,他的义女依旧是辽帝宠爱的萧淑仪,他的儿子萧奉先之死固然被成功掩盖了过去,但还有翻案的危险。
而且他也深刻领教过狄进的手段,知道这位不仅才能出众,更是一位办事老练,深谙大局的人,最关键的是不会赶尽杀绝,双方有合作的基础。
如果真是那种一味前来要挟的,说不得就要动用些别的手段了,这里毕竟是辽国中京,契丹贵族的地盘!
现在则是和和睦睦,品茶完毕后,萧远博也低声道:“仕林,老夫身为北院枢密副使,此来四方馆,也是有些话要说的!”
萧匹敌当白脸,他萧远博就唱红脸,软硬皆施,如此才能名正言顺地接触。
狄进立刻道:“请讲!”
正常情况下双方得唇枪舌剑,弯弯绕绕,萧远博则是跳了过程,直接透底:“‘金刚会’的事,陛下不乐意听到,不利于团结的话,千万不要说,可否?”
狄进心想你学得倒挺顺,点了点头:“可。”
萧远博接着道:“西夏是辽国的属臣,这点绝无动摇的可能,贵国使节团不要在此事上触怒陛下,可否?”
狄进又点了点头:“可。”
萧远博最后道:“卫慕氏之死,给西夏一个说法,即便否决了宋使杀害卫慕氏的控诉,也不要穷追此案,西夏此前的事情,就让它过去!”
“不可!”
这回狄进断然摇头:“公道自在人心,这点不仅是我朝,相信贵国亦是如此,恕我难以答应!”
谈判谈判,萧远博本来也没准备对方爽快地照单全收,但对于这话却觉得有些诧异。
公道自在人心?契丹贵族统治的辽国,哪里来的公道,从来没这说法啊……
他可不会觉得这位天真,隐隐猜到估计发生了什么,却也不愿刨根问底,反倒是将话递过去:“仕林有何求,不妨直言!”
辽庭这边的要求提完了,该宋廷这边提了。
一来一往,方为外交。
狄进却话题一转:“我来四方馆时,曾见过一架华丽的车舆经过,听馆伴使介绍,是贵国齐天皇后,赐予萧淑仪的?莫不是送到了贵府?”
听到萧淑仪,萧远博的神色顿时沉下,紧紧地盯着他。
狄进语气平和,接着道:“贵朝皇后素有美名,我朝也是久闻,太后更与之素通书信,多有往来,此番亦是百闻不如一见了!”
萧远博神色稍稍缓和,明白对方的重点不在自己的义女萧淑仪上,而是在皇后萧菩萨哥身上,低声道:“仕林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狄进道:“之前的接伴使萧统军,在分别时曾提醒了我一句,馆伴使是皇后的人,最好离远点,这句话透出一个意思,贵国皇后身边,是否有朝政风波?”
“那位萧大帅可是个浑人,仕林竟也能与之结下交情,当真不易!”
萧远博有些诧异,顿了顿,又叹了口气:“老夫也不瞒你,我朝后宫之争,比起贵国要激烈许多,元妃与皇后已是势同水火,就在年初,元妃还使人举报,皇后私通乐师……”
狄进眉头扬起:“竟有这等事?”
萧远博语气颇有些愤恨:“陛下圣明,自是不会听信这等谣言,更一眼看出,背后乃元妃指使,这等污蔑也不是第一回了,此番却尤为过分!”
狄进知道这位听到后宫私通时,恐怕是提心吊胆的,当然觉得过分,但也问道:“那辽主对于这位元妃,就没有处罚?”
萧远博苦笑:“元妃终究是太子生母,家族又极为兴盛,将来太子登基,还要靠族中辅政,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