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神探志(710)

作者: 兴霸天 阅读记录

夏竦问道:“开封府衙作何反应?”

门客道:“判官刘景融带差役,协助机宜司调查,双方没有起冲突!”

夏竦并不意外,自从上次共同围剿无忧洞,机宜司让开封府衙大出风头,双方的关系就一直很好,远不似以前与皇城司那般明争暗斗,而这也确保了机宜司行动的顺利:“救了什么人出来?”

门客显然打探清楚了:“一个进京赶考的世子,叫做杨文才,似是太原杨氏,杨公延昭之子!”

夏竦腰背猛地一挺:“杨六郎之子?那是我将门之后啊!”

大战将起,这位的身份已经完全切换为将门之后,哪怕他的父亲跟杨延昭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去,但也有一份荣辱与共的责任感:“杨秀才如何了?”

门客低声道:“情况很不好,看似是受尽折磨,人已经癫了,口中不断大喊他是杨门子弟!”

夏竦眼珠转了转,放下晶莹剔透的茶盏,站起身来:“贼子可恨,居然敢在天子脚下行凶?不行,此事既然被老夫知晓了,绝不能袖手旁观!”

门客有些不明就已,却见这位相公转入书房,很快写了三封信件:“分别交予刘汉森、魏广军和芦淼,安排可靠的人手传递,动作快些!”

门客领命:“是!”

夏竦所做的安排,是为了机宜司的权力。

随着二十年太平时光过去,与辽国在暗地里的对抗越来越频繁,与西夏更是即将转为明争,机宜司已经成了极其重要的部门。

战前侦知,机宜行事,这个执掌情报的部门,毫不夸张地说,是中下层官员想要立功,又不希望真的莅临前线,拿命相搏的最佳选择。

刘知谦、大荣复和雷濬,能干满一届就很了不得了,多少人等着他们的位置呢,都想要进去分一杯羹!

相比起别人只是想想,并不见得会付之于行动,夏竦更加干脆果断。

刚刚传信的三人,就是颇有才干,如今的职位也适合的门生故吏,传信告知,做好准备,他自己则借着狄进未能按时赴约的由头,直接出发,看看有没有光明正大干涉的机会。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既然在使辽上出尽了风头,机宜司的权柄,也该让出来一些,各方才会心平气和!狄仕林,你日后会理解老夫这番良苦用心的!”

眼见马车已经在后门处准备完毕,夏竦怀着对小辈的关怀,迈着不急不缓的步伐,徐徐登车,还不忘嘱咐车夫:“去案发之地,夜间灯火虽明,驾车也要慢些,千万别碰伤了京师百姓!”

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进:论如何拿捏一位宰执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

如果在地方州县,由于宵禁制度,街道上已是冷冷清清,再也看不到行人。

但这里是汴京。

宵禁的放开,夜市的火热,使得这座城市近乎不眠,通宵达旦,醉生梦死!

夏竦掀开帘布,看着街头的欢声笑语,想到自家提前储备的青白盐,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使节团带回来的那位卫慕山喜,以外臣的身份向朝廷正式上奏,请求关闭榷场,断绝与党项李氏的贸易往来,严惩这等以下犯上,不沐仁德的恶举。

太后应允,且赞许了卫慕一族的深明大义,强调宋廷只诛李氏,对于亲近宋朝,愿意在河西安居的党项人一如既往的态度。

毫无疑问,“和党项,诛李氏”的策略不是说说而已,正在一步步进行,夏竦对此也是赞同的,顺带关心一下贸易断绝后,国内市场即将飙升的盐价。

毕竟相比起海盐,西夏的山盐无论是在口感上还是价格上,都太有优势了,一旦那边不卖,商人立刻会涨价,到时候翻上十倍乃至二十倍都有可能,囤积的那些可就堪比金银了!

夏竦的后背靠在松软的垫子上,舒适地闭起了眼睛,车夫受他的叮嘱,果然一路平稳,过了州桥。

再往前去一些,就是开封府衙了,而未到府衙前的一条巷子里,有几个孔武有力的汉子把守着,不让百姓接近。

车夫观察片刻,缓缓停车,对着车厢内道:“相公,到了!”

然而夏竦的声音只是从里面传出:“继续往里面去!”

“是!”

车夫心里有了数,扬起马鞭,抽了下去:“驾!”

“停下!”

眼见马车朝着巷子直挺挺地行驶过来,看守的几名汉子齐齐高喝:“机宜司办案!无关者避让!”

车夫得了主人的命令,理都不理,依旧稳稳地朝着巷内而去,眼见冲突即将发生,另一侧同样有一辆刚刚抵达的马车中,走下了一个半大少年,打量了一下,目光闪烁,陡然喊道:“可是夏伯伯?”

“咦?”

听得那清脆稚嫩的声音,夏竦这才掀开帘布,借着灯火一看,眉头扬起:“老夫还说是哪家小郎君这般乖巧,原来是公孺啊!”

半大少年正是吕公孺,上前恭敬地行礼:“没想到真是夏伯伯亲至,小侄有失远迎,失礼了!”

夏竦笑眯眯地看着他,正如一位慈祥的长辈:“坦夫兄教子有方,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不比我家中那几个不成器的,只是这么晚了,你来此做什么啊?”

吕公孺脆生生地道:“师父回京了,小侄来寻师父!”

“唔,老夫险些忘了,你还是仕林的学生!”

夏竦眼睛微微眯了眯,笑容不变:“那倒是正好!一起来吧!”

说到这里,这位参知政事才施施然地走下马车。

即便是一身便服,但一国宰执不怒自威的气势,仍旧让机宜司的汉子连连后退,大气也不敢出。

上一篇: 金枝 下一篇: 女神的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