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神探志(724)

作者: 兴霸天 阅读记录

孙三娘抱了抱拳,由衷地道:“多谢六郎为我等江湖人考虑,除了玲珑外,消息最为灵通的京师人,就得是各府上的门客了!”

“门客?是了……”

狄进恍然。

别看普通江湖人满嘴贪官污吏,最好打抱不平,实际上真正成了气候的江湖人士,背后多少有些官府的人脉,正如忠义社曾经是吕家扶持的,为这些大族干些善后的脏事。

同样的道理,高官权贵府上的门客,也多是有些本事,又愿意受驱策的江湖人,才能得到供养,颐养天年,不再过刀口舔血的日子。

狄进问道:“京师哪家大户,蓄养的江湖客最多?”

孙三娘想了想:“这倒是难说多少,不过想来身份越高,越重排场的,府上门客数目自是多些!”

狄进喃喃道:“看来是同一家!”

他去过夏府拜会,在寸土寸金的京师里面,都是无可置疑的豪宅,而那不是夏竦唯一的住处,听说城外还有一座占地更广的别院,专门调教美姬,想来府上的门客也蓄养在那里。

倒是不错,珍奇古玩和江湖门客的线索归于一条路线,更方便追寻线索。

只是夏竦如今已经去西北镇守了,没了登门拜访的理由。

所幸这难不倒他,狄进想了想,告别孙三娘,回了家。

此时展昭和公孙策都不在了,展昭还是去跟了护院首领齐大那条线,公孙策则去寻找同样被“陷空”偷盗过的受害者。

狄进一路来到书房前,听得旁边的屋子里,传来书声琅琅。

此时正有三个人在,狄国宾、吕公孺和杨文才。

杨文才依旧对外界没有反应,只是整个人不再絮絮叨叨,每天吃喝拉撒一切正常,显然是进入消极装疯状态,待得他的伤势养好,狄进也就接入家中安顿。

狄国宾则是读书种子,已经寄应开封府,是国子监的一员学生,同样光荣地成为了张宗顺的同窗,今年秋天就要参加人生中第一场科举,此时复习起来极为用功。

至于吕公孺,学起来最轻松,注意力也最分散。

他这年纪对应到后世才是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哪里会特别自觉地学习,此刻听到脚步声,脖子就伸长了往外探,见到狄进的身影,先是一喜,然后又正襟危坐,规规矩矩地端正读书。

狄进失笑,招了招手:“公孺!来!”

吕公孺这才小跑出来,到了面前,规规矩矩地行礼:“师父!”

狄进道:“上次的试卷,你答的不错,学习本就不靠枯耗时日,劳逸结合更为重要,想去玩就玩吧,在我这里不必做样子!”

吕公孺大喜:“师父最好了!我见到公孙叔叔之前兴冲冲地走了,是不是有案子了?”

“你倒是反应快!”

狄进没有瞒他,将案情大致说了一遍,顺势问道:“你上次与夏相公见礼,是不是逢年过节走动时,去过夏府?”

吕公孺点头:“是的!爹爹带我去过夏府拜访!”

历史上再过几年,吕夷简和夏竦的关系会闹得很僵,彼此敌对,但现在还很和睦,狄进问道:“夏相公的子女,你可认得?哪位嫡子最好沟通?”

吕公孺低声道:“师父,夏伯伯的嫡子,处境可不太好呢……夏伯伯之前跟他的夫人闹过,很宠爱庶出子……”

狄进眉头微动,倒是突然想到了,夏竦的家庭情况确实和普通高官权贵不太一样。

夏竦的妻子杨氏,同样是精于文章的才女,本可为贤内助,但夏竦宠爱美姬,渐渐冷落了正妻,杨氏一气之下把夏竦的隐私告诉她的弟弟,弟弟出面控告,两家因此结怨,夏竦的母亲和杨氏的母亲如泼妇般对骂,一路闹到开封府衙,成了笑话,夏竦就是那时被御史台弹劾,外放出去为知州的。

若不是夏竦确实有才华,将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就被这后院失火的事情弄得前途尽毁了,而即便经历了这件事,夏竦只要还想要士林名声,就还是不能与妻子和离,故而家中的正妻依旧是杨氏。

不过从他特意弄了一座别院,蓄养美妾艳婢可见,夫妻俩人的关系也是有名无实了,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金屋藏娇,庶出的子女生了不少。

这下子倒是真的有些麻烦了。

他与夏府嫡子往来倒是没什么,毕竟宰执之子,但庶出子,地位就太不对等了。

眼见狄进的眉头微微一皱,吕公孺眼珠滴溜溜转了转,自告奋勇地拱了拱手:“师父,线索的事情可否交给弟子呢?备考之余,探探案子,劳逸结合嘛!”

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侦探就是要能触发命案

吕夷简有四子,吕公绰、吕公弼、吕公着、吕公孺,皆聪颖好学,历史上四人先后权知开封府,传为一段佳话。

夏竦子孙数目更多,内外诸孙百人,但有记录的儿子,就是嫡长子夏安期,官至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亦是高官之列,但整体评价很差,出身高贵,却没有才学,还想入侍经筵,为天子讲学,为世人讥讽,偏偏此人蓄养歌姬乐伎,却不在其父之下。

高下之别,一眼可知。

此番吕公孺瞄准的目标,还不是已经入仕的夏安期,而是一个在拜访夏府时,曾经跟在夏竦身边的庶出子,夏安泽。

“国子监?”

“不!不会去国子监进学,那里庶出的身份会被排挤嘲笑!”

“小甜水巷?”

“不!年纪还不到,他敢去,那些地方也不敢收!”

吕公孺谨慎分析了一番,有了计较,对着车夫道:“去城南夏府别院!”

上一篇: 金枝 下一篇: 女神的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