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神探志(728)

作者: 兴霸天 阅读记录

“好!我还会回来的!”

吕公孺则清楚,昨夜那场凶杀案,被夏府压下去了,只是相关风波却不可能消散,恰恰相反,到了直接行凶杀人的地步,说明当年的那场凶案余波,已经波及到了京师。

所以一离开夏府别院,他第一时间就准备去狄家。

刚刚出了巷子,迎面就见铁牛驾车迎上:“小公子,公子昨夜见你没有出来,担心你遭遇危险,命俺在外候着呢!”

吕公孺心头一暖,从自家的马车中下来,钻入师父的马车里:“我们回家中,等师父放衙!”

到了家中,他熟门熟路地往书房走,还没听到狄国宾早读的声音,就见一位俊逸不凡的江湖客从堂中走出,上前行礼:“展哥哥!”

之前双方见过面,展昭知道这位是狄进的弟子,乖巧懂事,称呼上各论各的,微微一笑:“吕少郎早!”

吕公孺知道这位是包拯举荐的,而包拯是师父最信任的好友之一,如此关系让他不用特意藏着案情:“展哥哥,那个护卫首领齐大有消息了么?”

“没有!”

展昭知道这位也了解案情,并不诧异,轻叹一口气:“大相国寺已经问遍了京师大小寺院……”

吕公孺安慰道:“展哥哥莫急,大相国寺内收拢了佛门的各派分支,由他们寻找,肯定能寻到人的!”

展昭道:“我自是信得过大相国寺,只是有些担心,齐大已经离京,那时天下之大,就难以追寻了!”

顿了顿,展昭又道:“而且昔日有人目睹齐大,以僧人之貌在京师现身,但过去这么久,万一此人再度还俗,隐于京师内,茫茫人海,也难以寻找啊!”

吕公孺点点头,表示认同,又聊了几句,继续往书房走去。

但刚往前走了几步,他身躯一震,脑海中仿佛劈过一道闪电。

“我明白了!死者头顶上的古怪痕迹是什么了……”

“那是戒疤!”

“夏府别院的死者,是一位还俗的僧人!”

第四百零七章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夏府别院的门客遇害,死者头顶有戒疤,疑似还俗的僧人?”

狄进回到家中,听了吕公孺的全程讲述,目露沉吟:“你觉得死者是齐大?”

吕公孺难以确定:“与江南巨富案有关的还俗僧人,不会有太多,但若说这人就是齐大,是不是有些太巧合了?而且如果此人是齐大,那与他一起监视褚老的另外两人,又会是谁呢?”

狄进问道:“褚老受三人监视,是你和夏安泽到了后院,才发生的么?”

毕竟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吕公孺记忆清晰,笃定地道:“我们到了后院,那些门客都有些敬畏,没有胡乱走动,包括这三名监视者的位置!”

狄进道:“也即是说,你还未到那里,这四个人实际上就处于一种监视与被监视的微妙关系,当你们出面,仅仅是提到了崔致庸的名字,尚未有任何深入的问题,双方就有了激烈的反应,而后当晚就发生了凶案!”

“本就剑拔弩张,自是受不得任何刺激……”吕公孺明白了:“可他们为什么不早对褚老下手呢?”

狄进道:“因为褚老位于夏府,宰执府上的门客,岂是轻动的?现在夏公去了陕西,不仅威慑小了许多,出了事情还会被府内的管事主动压下,再加上江南之地又起风波,或许他们也知道追查旧案之人正在不断接近,才会铤而走险,加以灭口……”

“师父英明!”

吕公孺连连点头,又提出疑问:“可褚老却安然无恙,死的反倒是那三位门客里的一人,是这位深藏不露,有自保之法?还是有别人在暗中保护他?”

“老江湖一般都有几手自保的法子,但那般痛快利落地反杀了监视者,倒像是后者了!”

狄进道:“褚老对你说,这起案件不止涉及到一位地方富商和几个江湖大盗,说明此人不光是江湖消息灵通,更像是当年的知情者之一,之所以隐瞒真相,应该是觉得凶手势大,寻常人难以奈何,同样也担心祸及家人……”

吕公孺琢磨着道:“所以暗中保护褚老的,是不希望当年的真相被埋没之人?”

狄进微微点头:“有这种可能!而且死者一击毙命,要么就是被亲近之人所杀,没有防备,那另外两个监视的门客就有重大嫌疑,但动机上解释不清;要么就是暗中保护褚老之人武功高强,双方差距巨大,死者根本难以防备,而三名监视者死了一人,另外两人见势不妙,直接逃走了……”

吕公孺眼睛猛地瞪大:“行凶者……不会是‘陷空’吧?武功高强,又与当年的大案有关,如果是这位出手,怪不得褚老会念叨着‘他来了’,‘他’就是‘陷空’,一定是这样!”

“不一定!”

狄进摇了摇头:“查这等陈年旧案,最忌一味揣度,万一有人心怀叵测,就会把我们带偏,你明白么?”

吕公孺兴奋劲退去,受教道:“徒儿明白了!”

“去休息吧!”

狄进道:“此番多亏伱出面,案情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至少我们有了一条确切的线索,后面如果要再探夏府,还得由你出面!”

“徒儿一定不负厚望!”

吕公孺有些不舍,又满是期待地退下。

狄进思考片刻后,对着铁牛和荣哥儿道:“你们俩人分别去大相国寺和京师几大牙行,打听一下还俗僧人中,有没有近几个月成为夏府门客的,不一定要局限于五台山身份,别的寺院出家的也可以!”

上一篇: 金枝 下一篇: 女神的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