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767)
“找到了!找到了!在城南徐家学舍里,有一位徐老先生,完美符合之前排查的一切条件!”
当搜寻的吏员狂喜着冲进来时,白玉堂和燕三娘第一时间冲过去,狄进和展昭则举步上前:“带上崔琦,边走边说!”
“此人哪一年出现在京师的?”
“天圣元年!”
“多大年纪?”
“邻里人都说,这位徐老先生看上去颇有几分鹤发童颜,但实则仔细打量,就知他年岁已高,是养生有道,不过他妻儿早逝,据说悲伤过度,因此患上恶疾,有时能听到家中传来压抑不住的呻吟……”
“患了何病?谁替他抓药?”
“帮他抓药的是学子的父母,瞧着就是上了岁数后的温补药物,徐老先生待人随和,不知是谁先提出来的,后来就常常为他拿药,一来二去成了规矩,旁人束脩都是铜钱,在他那里上课的学子用的则是药材……”
“身边有几位弟子?为何不抓药?”
“原本有三位,都是江南口音,是徐老先生族中的孩子,起初就是他们抓药的,但天圣二年就走丢了一位,据说是被乞儿帮的贼子掳进无忧洞了,徐老先生痛哭一场,就不让另外两位弟子随意走动了,从那之后,便是其他学子的家长轮流为其抓药,结果天圣四年又少了一位,这次徐老先生大恸,眼睛都哭瞎了一只,腿脚也不好了……”
“他至今还在教书?”
“依旧在教书,他教过的学子固然没有中进士的,但有好几位考过了京畿的解试,再加上束脩又便宜,故而周遭的邻里都盼着将自己的孩子送入麾下……”
随着细节的不断完善,城南徐家学舍到了。
伴随着书声琅琅和一股淡淡的药味,一行人走到学堂前,就见一间还算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边是拐杖,面前则是七八个摇头晃脑的学子。
而听到外面的动静,这位慈眉善目,教书育人的老先生,拿起了旁边的拐杖,蹒跚着走了出来。
到了面前,徐老先生并没有先行招呼,而是用那浑浊的视线,打量着每一位来者,最终落在白玉堂身上:“时隔六年,你们终究还是找来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谁""狄进,一位侦探而已!"
“这个人,会是‘长春’么?”
说实话,看着这位慈眉善目,教书育人的老先生,柱起拐杖蹒跚走出时,展昭、白玉堂和燕三娘的神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那个狂热于炼丹,性情极度冷血自私,以天灾人祸炼制“人种子”,暗中不知造了多少杀孽,最后连与之合谋的崔致庸都死无全尸的“长春”,会是这么一位人畜无害的教书先生?
但万万没想到,对方主动承认了。
狄进则不动声色,摆了摆手。
燕三娘醒悟过来,抄起这老者的袖子,往上翻起。
干瘦的胳膊皮肤裸露出来,随之暴露的,还有一块块渗人的斑点。
这显然不是丹毒淤积后身上起的疹子,而是反复暴起,反复消退后,留下的疤痕。
如此,才是“长春”身份的最佳证明。
至于面前这位老者,为何会干脆承认,狄进转念一想就明白了。
首先“长春”深居简出,肯定是没有见过自己的,因此并不知道他是谁,紧接着又看出了白玉堂身上的气质,判断出对方是“组织”的人。
面对朝廷,“长春”恐怕还会抱有侥幸心理,装傻充愣,但“组织”的人既然找到了这里,再狡辩也是无用,因为对方哪怕不能完全确定,也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可疑之辈的……
既如此,狄进并不自报身份,直接进入谈话:“‘长春’,最后一位‘人种子’呢?”
“长春”刚刚已经看出,这群来者,以狄进为首,浑浊的视线再度打量过来,慢吞吞地道:“恕老朽眼拙,不知阁下的称号是?”
“现在的你,没有资格知道!”
狄进当然不会回答,为了制止对方询问其他人的称号,直接摆了摆手:“这里有我,你们去守备吧!”
“是!”
燕三娘反应最快,立刻应声,身形一闪,消失无踪。
展昭同样点了点头,飘然后撤。
白玉堂见了,虽然很想听下去,但也知道干系重大,朝着另一边闪去。
待得三人离开,狄进才道:“‘长春’,我需要提醒你一点,前来寻你的,不止我们一行!”
“不奇怪……不奇怪……”“长春”点了点头,慢吞吞地问道:“阁下是哪一派的人?”
狄进根本不答,语气依旧平稳,继续道:“你现在不带着‘人种子’跟我们离开,待得被另一伙人寻找,可知是什么下场?”
“咦?”
“长春”有些诧异,只觉得对方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比起寻常颐指气使的官面人物,都要更具威风和底气,想了想倒也不敢造次,开口唤道:“三儿!三儿!”
此时屋内的学子发现先生出去了,早就坐不住了,好奇地趴在门边朝外看,听了这声呼唤,有胆子大的已经跑了出来:“先生!先生!俺去唤师哥!”
“长春”点了点下巴。
那学子一溜烟跑向后面,不多时带着一个少年郎出来,瞧着十三四岁,相貌身材普通,衣着也是寻常,神色没有想象中的木然,脸上似乎还带着淡淡的笑意,到了面前,朝着“长春”恭敬行礼:“先生!”
“这就是你们要找的了!”“长春”先对着狄进解释一句,然后对着少年道:“去把老夫的药箱带上,我们要离开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