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900)
而浊轮河道,只是其中一条不起眼的路线。
岳封伏于一处山坡上,眺望着远处那汇聚过来的黑点,神情凝重。
“如何了?”
阴冷的声音传入耳中,“锦夜”来到身后,“杜康”矮壮的身影默默跟在,一如往常。
“大哥!”
岳封赶忙禀告:“机宜司来得好多人,瞧着数目,怕是各处的都调集过来了!”
“锦夜”负手而立,如秃鹫般的眼睛来回扫视,语气里寒意更甚:“李元昊的行踪暴露了,机宜司是有备而来!”
岳封变色:“这可如何是好?”
“锦夜”冷冷地道:“慌什么!李元昊带回来的人手必然充足,让他们厮杀便是……何况我们接到的命令,只是保证李元昊回归西夏,他的那些手下死活,与我等何干?”
自从上次三松岭刺杀未遂,“禄和”的行踪就变得隐秘起来,“锦夜”不得不将精力转向新的命令,在辽夏边境,接应那位世子回归。
这个任务原本不难,“锦夜”甚至不愿亲自执行,让两个小弟完成便是,还是岳封好说歹说,才请动了他。
岳封这次没有添乱,师兄欧阳春早在他面前提到过,李元昊是一枚极好的棋子,可以搅动辽夏的风云,既然在这个目标上,双方是一致的,当然不会拖后腿。
现在相比起“锦夜”的冷酷无情,岳封反倒莫名生出一股担忧,机宜司的背后是那个人,对方不会不知道李元昊的利害关系,这次的接应任务,恐怕没有表面上那么好完成。
“来了!”
时间缓慢流逝,足足小半日后,远方终于隐约出现了一条黑线,然后飞速放大。
待得杂乱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随之而来的还有夹杂着惨叫的厮杀声。
远处的机宜司人手早早摆开阵势,严正以待,上方的“锦夜”三人极目远眺,也将尘土飞扬的两队人马尽收眼底。
一支足有七八百人,看似杂乱,各族装扮都有,却又全副武装,胯下骏马汇成浩荡洪流,有股汹涌澎湃,不可阻挡之势。
“这就是李元昊在辽东收服的手下?”
“锦夜”的脸色都郑重起来。
不知是因为辽地民风彪悍,武德昌盛,能在那里生存下来的江湖人都更加凶悍,还是李元昊调教有功,这一支队伍显然非同小可,甚至能跟正规军队碰上一碰,难怪能趁着大延琳作乱,一路跋涉,来到此处。
反观另一方,人数就少了许多,只有三百人左右,军备也不整齐,但个个精壮强横,动作整齐,若论气势竟不逊于那江湖群豪,并且还撵在身后,一路追杀。
“长风镖局!”
“锦夜”眼中寒光闪烁,京师的交锋里,他从“世尊”那边借来的手下之所以全员覆没,被镖局盯上也是一个原因。
相比起反应迟缓的官兵,江湖人最熟悉江湖人的手段,偏偏那个狄进是庙堂与江湖两手抓,自己身居朝堂高位不说,家人还创办了镖局,在短短时间内就成为了京师第一大会社,并且通过押镖开办分铺,影响力逐渐遍及各地州县。
现在连辽国境内,都能聚集这般人手,不得不承认,这个长风镖局已经成为了劲敌。
有鉴于此,“锦夜”的目光巡视,很快落到两道缠斗的身影上,各自于马匹上腾挪起落,刀锏相击,大开大合,斗得旗鼓相当。
“李元昊的骑术更精,若是论兵器,恐怕是不及这位……咦?”
“锦夜”看着那道赤红劲装的女子身影,目光一动,还未开口,那边的机宜司已然扑出,弓弩齐放:“射!”
嗖嗖嗖!
当一轮箭雨招呼过去,李元昊部势不可挡的冲劲顿时一滞,冲得最前的几个江湖客更是扑倒下去,发出惨呼。
“好!”
长风镖局上下大喜。
“就这?”
前有埋伏,后有追兵,李元昊收服的手下,脸色都不禁变了,唯独这位见状,一刀荡开铁锏,反倒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这一笑引得四方侧目,待得大家的目光汇聚过去,就见这位西夏世子圆圆的脸上满是张狂:“我笑那欧阳春无谋,狄进少智,区区这点人手,安能阻我?随我冲杀,回我银夏,荣华富贵,与诸位兄弟共享!”
第四百七十章 "都君"掌握的绝学现世
“世子神威!世子神威!”
骄狂的笑声回荡四方,随之呼应的,是辽东江湖子们的士气大振。
就连山坡后的“锦夜”都不得不承认,这个西夏人是有能耐的,在前后堵截的关头,一番话语直接逆转局势。
而李元昊不单单是言语上的鼓舞士气,双腿一夹马腹,本已经飞奔得气喘吁吁的胯下战马,竟然呼啸而出,瞬间甩脱后方追兵,主动朝着机宜司摆下的弓弩阵势迎去。
“神威!!神威!!”
这一幕更让手下兴奋得狂吼起来。
李元昊能近乎孤身一人入辽东,短短一年时间,拉起偌大的队伍,最重要的无疑是西夏继承人的身份。
相比起宋朝,辽国的贵族和平民阶层更加泾渭分明,上升的渠道仅靠可怜的几个赐姓名额,在辽地的江湖人学得好武艺,本就有卖于帝王家的需求,既然契丹贵族不认可,那投靠党项贵人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双方由此一拍即合。
同时不可否认,李元昊也是靠着身上的疤痕与敌人的尸体,成功赢得了这群江湖子的效忠,此时的他依旧是身先士卒,策马冲锋。
“放箭!”
“嗖嗖嗖嗖——”
说时迟那时快,胯下本就到达极限的战马一声哀鸣,无力地跪倒下去,李元昊却腾身跃起,似大鹏展翅,腰身一提一曲,俯空而起的同时,手中的长刀一转,盘旋着呼啸而出,竟是顶着前方的箭雨,硬生生犁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