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909)
“父王慢些!”
父子俩一前一后,朝着城头下走去,回到城中府邸。
李德明的手掌在火前烤了半天,依旧冰凉,正自思索接下来的局势,亲卫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走入,捧着一个狭长的盒子到了面前:“大王,宋人遣使送来了这个,明言与世子有关!”
亲卫的声音带着迟疑,显然是不想禀告,却又不敢不禀告。
李德明身躯为之一震,打量着这个盒子,先是松了一口气,从规格来看,这不像是盛放头颅的,可相比起文书画卷,又不免大了些,缓缓伸出手。
在接触盒子的一瞬间,他深吸一口气,吩咐道:“成嵬留下,你们都出去!”
身边的亲卫包括侍从婢女退出,李成嵬留下,就听父王道:“伱去打开盒子!”
“是!”
他莫名其妙地打开,朝里面一看,脸色陡然凝固,在怔仲了数个呼吸后,张大嘴巴。
“不要叫,里面是何物,告诉我!”
李德明凌厉的声音,将李成嵬的尖叫硬生生压回嗓子里,就见这位幼子脸上血色尽褪,打着摆子,断断续续地道:“父王……这……这是……大哥的……大哥的手臂啊!”
李德明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厉声道:“你怎知是元昊的?”
“大哥的手……与旁人不同……我……我偷看过他练功……还有这射箭的扳指……是西域来的……父王……这是大哥……没错……”
李成嵬说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唔的一声捂住嘴,干呕起来。
“元昊……吾儿……他是那般的强壮……怎么会?怎么会!”
“不!元昊没事,如果宋人真的拿住了他,不会只砍一条胳膊,肯定会割下首级,前来耀武扬威……”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噗!!”
他没有发现,李德明的身子后退,缓缓地坐倒在椅子上,脸颊肌肉颤抖,嘴中喃喃低语,这回再度狂咳起来,却是遏制不住,一口血箭陡然飙射出去。
当血腥气味扑面而至,李成嵬才骇然发现,这位一直撑着天的威严父亲,以前所未有的虚弱姿态软倒在椅子上,都要朝地面滑去:“父王!!”
“不要叫……”
李德明继续喝止,但声音低沉得连他都吓了一跳,气游若丝地道:“扶住我……不要声张……千万不要声张……”
然而强忍着胸口的剧痛,做出了最后吩咐的西夏之主,并没有被儿子扶起,在天旋地转的倒下之际,他耳中只听得慌乱的脚步声朝外奔去,然后是凄厉而恐惧的惊呼传遍四方:
“来人啊!快来人啊!父王倒下啦!!父王倒下啦!!”
第四百七十三章 西夏继承人,卧龙凤雏之争
“禀相公,有快马来信!”
“李德明看到李元昊断臂……气急攻心,当即病倒,如今不省人事?”
狄进还未抵达弥陀洞,机宜司的人手就将大荣复的书信传来,他看了后,眉头顿时扬起。
第一反应,就是有诈。
李德明病倒,并非什么意外,毕竟他正常死亡就在明年,如今又经历了种种挫折打击,连最看重的继承人都回不来了,情绪激荡之下身体支撑不住,再正常不过。
但这种人物就算倒下,消息也该秘而不宣,正如一国君主倘若驾崩得突然,那都是秘不发丧,等到继承人登基,再进行国丧,如果时间长了,发臭了也没办法。
真以为生前九五之尊,死后还能将权柄带到地下啊,生老病死最是公平,至高无上的天子也逃脱不了。
同样的道理,李德明应该清楚,他现在是党项李氏政权的主心骨,在李元昊无法回夏的关头,更不能出事,出事了也得瞒住,岂会当众倒下?
“夏州城内乱了,李德明病倒的消息传得到处都是,守城将士血洗数百名传言者,强行镇压下来!”
这个疑惑,等到了弥陀洞,大荣复的第二封快马急信传来,就得到了解答。
狄进知道,不可能是诈了。
就算李德明要使计,也是私下里偷偷将消息传给谍细,制造出他昏倒的假象,万万不能闹得人尽皆知。
这也是佯作败退,诱敌深入的战术,在战场上往往成功率极高的原因,因为这种战术并不好实现,高层可以设计战术,下层的士卒却不清楚,到时候将领约束不了部下,士兵真的溃了,佯败就成了兵败如山倒。
现在的夏州城就是如此,既然李德明倒下的风波传得人尽皆知,那就不会是计策。
“李德明的身体状况还不好下最后定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此人倒下后,其子李成嵬能力不足,已经让局势失控了!”
“走!去石州!”
狄进在弥陀洞待了半个时辰不到,连当地的巡防都来不及视察,就马不停蹄,赶往石州。
那里是对夏州进攻的大本营,而当狄进来到石州城中,得到通传的几位大将纷纷迎出。
“狄相公!!”
为首之人满面红光,声如洪钟,威风凛凛,年岁虽然大了,却依旧如一头雄狮,正是曾经在无忧洞中跌倒,爬起后反倒痛定思痛,在三川口大败李德明的刘平。
能有翻身之日,也是当时狄进力排众议,举荐他统军,故而这位老将军得知这位前来,率先迎出,满怀感恩之情。
而在刘平左侧的将领名叫任福,同样身材魁梧,满面虬髯,眉飞目扬之间,亦有睥睨之态,显然是多番胜利,才养成了这般气度。
位于刘平右侧的将领,则是熟人葛怀敏,狄进出使辽国时,在河北雄州停留,当时任知州的正是葛怀敏,如今亦调入了西北边军,任一方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