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神探志(928)

作者: 兴霸天 阅读记录

“不好……”

夏竦隐隐察觉到这位的目的,但人设不能丢,只能面露悲戚,将当年的话再重复一遍:“父仇不共戴天,老夫如今都恨不得亲自上阵,斩北虏首级,以慰先父在天之灵,岂会朝拜那北虏之主?”

“正是如此!”

狄进抚掌赞叹:“父仇不共戴天,现在不正是大好时机么?辽东叛乱,辽主不甘于内乱,夏公可上书,屯兵河北,亲至雄州,威逼辽人!”

还未等夏竦变色拒绝,狄进紧接着道:“我料定辽国不敢三面开战!”

“辽东大延琳起义,声势浩大,一时间难以剿灭,原本是自顾不暇,却又号称十万大军入兴灵,难道就不怕顾此失彼?”

“这听起来霸道,实则以辽贼的嚣狂,若是他们底气十足,早就冲着银夏来的,不可能直接去兴灵,默许银夏之地被我军所占!”

“他们早就泄了底,现在所为,是以恐吓为主,希望惊退我军,保住西夏的政治中心兴灵,现在我军反过来威逼燕云,害怕的就是他们了!”

“毕竟与燕云一比,党项李氏的灭亡,河西的失去,也变得可以接受了!”

夏竦仔细听着,突然道:“那如今镇守燕云的,又是何人?”

“此人叫萧惠,中宫的亲眷,国舅帐下详稳出身,辽太子对其十分信赖,辽主也命其镇守过东京,只是压不住渤海人,又被调去西边平叛,骄狂地对待麾下各族首领,对待叛军却是颇为胆怯,以致于错失战机,灰头土脸,被调至燕京,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来才为南京统军使……”

狄进早有准备,仔细介绍了一遍萧惠的骄人战绩,又接着道:“在雁门关外统兵威逼的也是他,此人早年蛮横自大,屡屡有破坏盟约,再度南下之言,实则外强中干,上次损兵折将,就熄了气焰,再也不吭声了~”

夏竦皱眉:“这样的人,为何会被辽帝委以重任?”

狄进道:“辽东由萧孝穆平叛,辽西由萧匹敌领兵,都是契丹贵族里一等一的用兵能臣,萧惠镇守燕京,不是才干出众,恰恰是辽国认为燕云平安,万万不会想到我朝也不是任人拿捏,辽国数度挑衅,也得反击!”

“让老夫想想……想想!”

夏竦捻着胡须,目光闪烁,陷入迟疑。

这件事太大了,大到他都感到心惊肉跳。

偏偏听了对方的分析,他又觉得大有可为,心动不已!

而狄进的声音还飘飘悠悠地传入耳中,带着说不出的诱惑:“西拓边陲,北定契丹,这是何等伟业,学生资历浅薄,不然如何也要争取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实在可惜啊……”

夏竦面皮抽了抽。

他已经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此番灭夏,原本能获得最大功勋,但他瞻前顾后,结果先是在整体策略上被狄进的《定边十策》压住,其后边地的经略安抚使地位,又被范雍压过一头。

弄到现在,虽然来夏州奔波,与野利氏会面周旋,功劳是肯定有的,在一众边地经略里面,却不突出。

待得回归中枢,再入两府没有问题,可是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位宰相,真的不好说……

如果能以一己之力,北上雄州,屯兵边境,威吓辽国,逼其退兵……

那就完全不同了!

室内安静下来。

许久的沉默后,夏竦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老夫回京,亲向太后、官家呈报此事!”

狄进随之起身:“若辽十万大军真敢入兴灵,奉李成遇为主?”

夏竦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若辽十万大军真敢入兴灵,奉李成遇为主,便是主动背弃澶渊之盟,我大宋陈兵河北,自当北伐燕云,重夺故土,到时且看,谁更怕谁!”

第四百八十章 包拯和公孙策的助攻

“驾!驾!”

眼见后方的烟尘不断逼近,押送的车队停下脚步,除了李德明的马车被遮挡得严严实实,不透进半点寒风外,李成嵬的脑袋都从车厢里探了出来。

“进去!”

大荣复毫不客气地呵斥了一声,与禁军统领商议后,来到夏守赟面前,行礼道:“夏太尉,不知后方是何人到来?”

此次押送李德明和李成嵬回京的官员,是庆州知州兼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夏守赟,这位武人出身的高官被敬称为太尉,此时斜了斜眼睛,不阴不阳地道:“是夏相公追上来了,去迎一迎吧!”

“夏竦?”

大荣复心头一奇,顿时郑重起来。

得益与雷濬的情报分享,他可是清楚得很,对方表面上一副赏识后辈的模样,实则与自己的靠山貌合神离,指不定背地里就想捅刀子呢!

这老家伙不是好官!

事实上,夏竦年纪并不大,今年才四十七岁,待得近了,众人更发现,对方竟是骑着马来的。

京师内,文官上下衙门都是骑马,病弱的才坐马车,这倒也罢了,可从河西往京师而来,一路骑马可是相当颠簸的,什么事情如此仓促?

“呼呼!”

到了近前,夏竦翻身下马,落地时微微一个踉跄,险些没有站稳,调整了呼吸后,才迈着方正的步子,走了过来。

众人迎上,夏竦先与瞬间堆起笑容的夏守赟攀谈一番,再听了禁卫指挥使禀明押送情况,最后来到大荣复面前:“你是机宜司的大提点?”

大荣复行礼:“是!下官拜见夏相公!”

“渤海遗民大延琳,在辽东起义,声势浩大,令辽庭惊惧,大提点在我宋廷任职,也是屡立功劳……好!好啊!”

上一篇: 金枝 下一篇: 女神的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