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领航员沉没(25)

作者: 昼夜分野 阅读记录

本来郁郁葱葱的林间,焦黑的残骸铺排了一大片,光秃秃的突兀极了。火蔷薇旁边好多植物都被烧得一干二净。

她拨开灰烬,脸色黯淡:“对不起,是我的错。”

他们回到木屋,丛姜总算安慰她:“它的种子还在土里,过一段时间会长起来。”

“谢谢。”这回她也是真心诚意地道谢。

晚饭过后,绫顿在灯下整理记录。

用灯丝草和清油做的灯虽然味道好闻一些,但灯光比煤油灯暗。

她凑近再凑近,还是觉得暗,于是重新点燃煤油灯。

丛姜路过的时候睨了一眼。

他随手涂鸦的那些植物画旁边都分别记载了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丛姜面上保持冷静,但实际上冷汗涟涟。

他学习过奇异录的绘画技法,和原手稿别无二致,现在她的整理排版、甚至旁边的字迹都和原手稿一模一样。

他夺过她的记录册,脸色平淡地动笔:“你准备叫它什么?”

“你是说整理成册吗?”她颇感兴趣地挑眉,被他惹得中二取名之魂熊熊燃烧:“如果可以的话,大概会叫它《奇异录》。”

丛姜握着册子的手指攥紧。

果然他之前的猜测是对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自己也会参与其中……这样就形成了时间回环,出现了“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种复杂的课题。

他拿过笔,随手重重画下一道,将原来的植物画涂掉了。

只要手稿上某页被涂抹了,他现在参与编纂的就不是他修读的那份手稿。哪怕是另一本也好……

“丛姜。”她看了一眼那页报废的记录,抬眸看他。

那双群青色的眼睛冷然凝视着他,手上动作自然地撕掉了那一页。

撕去纸张的残留线条和下一页蓑衣槿的速写映入丛姜的眼帘。

一瞬间,他的头脑一片空白。

下一张居然是蓑衣槿。

这个画面和记忆中原手稿的那一页重合了,就连被撕去纸张留下的齿痕都如出一辙。

“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会毁掉它的。”她声音平淡。

丛姜嘴唇在微微颤抖,他用尽气力才开口道:“不必,我会重画。”

所以他真的穿越回到了过去,甚至参与了《奇异录》的编纂。

所以眼前这个女人确实是一直找不到资料的L。

所以到头来他自己临摹了自己的绘画技法。

形成了时间回环。

……他到底是该后悔熬夜研究自己写的文献,还是该后悔把自己出卖给恶魔做画师。

第17章 海豚船

差生文具多,能源问题还没解决的绫顿已经有了简易版手摇纺车。

一个月前的她大概无法想象,一个月的自己为什么要舍弃工艺精致的现代服装,转而自己费劲地从零开始纺纱织布。

但这一切因为丛姜的到来都变得合理了。

丛姜需要衣服,他又懂得如何制作。不逮着这只肥羊薅一薅简直浪费他那惊人的才识。

对于暂时还闲着的绫顿来说,她也乐在其中,像在这荒岛上玩了现实版的过家家游戏一样。

听丛姜说,棉花相当于矛棉的平替,不过现在两种植物都还在3号种植基地成长中,等彻底长成后就可以尝试纺纱织布了。

绫顿用木桩和油布支搭起一个遮雨棚,把简易手摇纺车放置在其中。

小木屋里已经放不下这么多机器了,只能让它们露宿。

而纵容她乱七八糟的文具越来越多的罪魁祸首——

“缦,你做木工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她既欣慰又烦恼。

缦执行力很强,她无意间冒出一句“你知道手摇纺车吗”,他吃完饭就开始做纺车。

搞得她像一个哭天抢地要玩具的小孩,又或者缦是有求必应的神灯使者。

缦正要高高兴兴地炫耀自己的熟能生巧,像是忽然意识到还在和她打冷战一样,生硬地撇过视线。

她朝他走近了一步,他往后退了一步,她又走近,他再退。

“别往后退了,棚子要碰倒了。”她伸出手臂拉住他。

他像触电一样浑身轻微地颤动了一下,回头看就在身后的简陋雨棚,转移话题:“……真的会下雨吗?”

“说不准哦。”她松开扶着他手臂的手。

处理好纺车的事,她就赶去1号菜圃察看粮食的长势了。

已经收割了2号菜圃中的番茄和甜菜根,豌豆还在长,她得看看主食储备园1号的情况。

缦站在原地,眼神停留在她刚才触碰过的手臂上,半晌,才回过神来。

“我会改掉的。”他轻声说。

1号菜圃。

绫顿发现小麦成熟了,这才尴尬地想起来自己还没有石磨。麦仁不去麸皮不磨成面粉,不仅会难以咀嚼得像驴食,还会因为难以煮熟而耗费许多燃料。

然而这几天她在干什么?完善淡水系统、造自行车、做手摇纺车、换清油灯、编织草鞋。她为自己的败家叹了一口气。

所幸还有处理方式比较简单的粮食也成熟了。拔掉茎叶,在根系附近附近小心刨开土找了一会儿,她找到了一小桶大小不一的土豆。

掸了掸身上的灰土,她抱着木桶进屋:“今天改善伙食。”

屋里很安静,丛姜尽职尽责地在整理记录册。

和缦不同,这个家伙天天致力于给她找事做,很少有这种安静下来的时间。

这两天,她和缦就像两只被使唤来使唤去的狗子,而猫大爷丛姜悠闲地指点江山。

“那是乌头属,别太愚蠢了。”拿错植物的时候,还要被骂穿脑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