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宿主死后:暴君哭红了眼(145)
韩景承的目光在箫翊的马车方向稍作停留,随后拉着满怀期待的韩翎一,也登上了自己的马车。
魏国三皇子则在马车旁对箫翊客气了几句,随即匆匆上车。
沈冰凝悄悄打量着箫翊,见他神色尚佳,遇见韩翎一时并未表现出不悦。
近两日,她从清儿口中探听了许多过往,方知箫翊与韩翎一实为同母异父的兄妹。
“给我倒杯茶来。”
箫翊淡淡吩咐。
沈冰凝恍然回神,连忙倒了一杯热茶递给他。
箫翊接过茶盏,轻抿一口,“爱妃可准备妥当?”
“自然准备好了。”
沈冰凝心中暗自嘀咕,哪敢有丝毫懈怠。
马车缓缓驶向宫门,随后换乘肩舆,直抵寿宴的举办地——承欢殿。
在那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楚王与楚国的徐太后已端坐在象征权力巅峰的宝座之上,四周静谧无声,唯有微风偶尔拂过珠帘,发出细碎的声响。
一声庄重而响亮的通报之后,沈冰凝随着燕国的箫翊缓缓步入这庄严之地,他们的步伐稳健,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人心的鼓点上。
高耸的宝座之上,楚王身披一袭紫金龙袍,那龙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映衬着他与韩国摄政王相仿的年纪,却更添了几分威严与沉稳。
他的两侧,两位女子分坐,年长者乃寿星徐太后,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赋予了她一种超然的尊贵;而另一位,仪态万千,温婉如水,定是那楚国王后,她的存在,如同春日里最温柔的风,让人感到宁静与和谐。
箫翊,作为燕国之王,他的到来无需任何繁复的礼节,他径直走向大殿中央,目光穿透层层华丽的装饰,直接落在高座上的人影上。
“闻楚国太后寿辰,孤特来祝寿。”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几分居高临下的意味,仿佛在提醒众人,他的亲临已是对楚国极大的恩赐。
卫全喜,箫翊的贴身侍卫,恭敬地呈上一叠珍贵的佛经,作为对太后的贺礼。
徐太后眼眸微闪,迅速示意侍女接下这份厚礼,面上的喜悦与得意难以掩饰,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满足与自豪:“燕王亲临为哀家祝寿,哀家真是倍感荣幸,请燕王入座。”
她的心思,如同清澈溪流中的石子,一目了然。
沈冰凝心中暗自思量,这位徐太后恐怕是久居高位,失去了后宫斗争的磨砺,思维似乎变得迟钝。
箫翊此行,绝非出于对徐太后的重视或是对楚国的忌惮,更多的,只是燕王宫中的生活让他感到厌倦,渴望外出寻找一丝新鲜与自由。
随后,韩国摄政王韩景承带领着韩翎一上前,他们的出现如同春风拂面,韩景承朗声道:“本王携翎云郡主为太后祝寿,愿太后福泽深似海,寿长似山。”
第131章 别无选择
韩翎一微微欠身,举止优雅,言辞谦逊:“太后过奖,韩翎不敢当。”
徐太后的笑容如春花绽放,满是欣赏:“哪里的话,翎云郡主实至名归。”
魏国三皇子的登场,却未能引起徐太后同样的热情,她的笑容略显勉强,回应也只是礼节性的客套。
沈冰凝站在箫翊身旁,不动声色地捕捉着徐太后微妙的情绪波动,心中暗自评价,这位太后确是宫中高手,擅长揣摩人心,但面对实力较弱的魏国,她的态度难免有所保留。
魏国三皇子魏玉宸在沈冰凝的友好微笑中显得有些局促,两人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共鸣,同为异乡客,沈冰凝对他的处境感同身受。
她轻声推荐桌上的梨花糕,魏玉宸略显惊讶,随即品尝,那纯真而又略带羞涩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心生怜爱。
沈冰凝的好感油然而生,又推荐起果酒,魏玉宸欣然接受,却因喝得太急而轻咳,这一幕引得沈冰凝关切地欲伸手安慰,却在触及时感受到箫翊的目光,那眼神中既有笑意,又带着一丝警告。
“爱妃真是好兴致,看样子今日的比试,你已胸有成竹了。”
箫翊的话语中带着调侃,提醒沈冰凝勿忘场合。
沈冰凝机智应对,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自己曾被救助的经历,以此解释对魏玉宸的关照。
箫翊看似漫不经心地玩弄着手中的空酒杯,实则在考验沈冰凝的反应,而她则迅速领悟,为其斟满美酒。
箫翊的每一个要求,看似无理取闹,实则是对沈冰凝的一种考验,而她,总能以自己的方式巧妙应对。
殿中,沈冰凝与箫翊成为了焦点,一个是燕国的传奇帝王,一个是新晋的宠妃,他们的互动,如同一场无声的戏剧,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周围官员的议论,箫翊的特立独行,以及沈冰凝的机智应对,共同编织了一幅复杂而精彩的宫廷画卷。
在这场权力与智慧的较量中,沈冰凝不仅展现了她的聪慧与机敏,更在不经意间,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微妙与复杂。
而箫翊,这位看似冷酷无情的燕王,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沈冰凝的特别情感,使得这场宫廷聚会,增添了几分温情与期待。
在殿堂的正中央,四位身着华丽宫服的宫廷侍从庄重地站立,每人的手中都捧着一只镶嵌金边的托盘,其上覆盖着精致细腻的织锦,显得神秘而庄重。
阳光从高悬的琉璃瓦缝隙中洒落,与托盘上的金边相互辉映,闪烁着淡淡的光辉。
徐太后的语音温婉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她说:“在这四只托盘之中,隐藏着即将决定四国士子命运的考题,规则简洁明了:诸位士子将在比试之后,由在场的所有人共同评判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