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攻略宿主死后:暴君哭红了眼(197)

作者:折雾里 阅读记录

箫翊却在这时将密信合上,打趣道:“爱妃不是说不看吗?”

沈冰凝的好奇心彻底被激起,也不再提及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关于天行针法的事情,臣妾也是参与者之一,看看也没什么不可以。”

于是,箫翊将密信递给了她,沈冰凝迅速浏览起来。

密信上记载着雷家遭遇盗匪袭击,财产尽失,书房更是莫名起火,连同天行针法一同化为灰烬的消息。

她皱眉思索:“财物被盗,却不取走天行针法,反而将其焚毁,这绝非普通盗贼的行径。”

问题的焦点在于,雷家戒备森严,寻常盗匪难以接近,更不必说他们进出德州城如入无人之境,而城门守卫对此竟全无察觉,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箫翊用内力将密信化为粉末,随风消散,仿佛对于谁是幕后黑手全然不感兴趣,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书卷世界中。

沈冰凝盯着桌上那渐渐消散的粉末,心中隐隐感到箫翊其实已对所谓的“盗匪”身份有所察觉。

“那雷夫人的情况如何?”

她忍不住问道。

箫翊轻轻一瞥,随即唤了一声:“暗风。”

车外的暗风立刻回应:“雷夫人受到惊吓,但身体无恙。”

“那就好。”

沈冰凝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虽然密信中未提及雷夫人的安危,但她与雷夫人虽只有一面之缘,仍真诚地希望她能平安无恙。

然而,那些神秘的盗匪究竟是谁?

本以为天行针法不过是一项珍贵的针灸技艺,为何它的消失却似乎牵扯出了更深的秘密?

这一切都让沈冰凝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箫翊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不为人知的意图,他所求的天行针法,难道真的仅是为了治愈那不可言喻的隐疾吗?

马车的车轮戛然而止,车厢内一片寂静,紧接着,一阵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的嗓音划破了空气:“前方何人胆敢拦阻燕王座驾,还不速速退避?”

暗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戒备,仿佛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车内,沈冰凝的心猛然一紧,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刺客”二字,一股寒意悄然爬上脊背。

“草民玉桡,有十万火急之事,恳求面见燕王殿下。”

那人的声音平静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坚决。

听到对方表明来意而非图谋不轨,沈冰凝心中稍安,悄无声息地掀开了窗帘的一角,试图窥视外面的情形。

映入眼帘的是一名身着普通褐色布衣的男子,头上戴着一顶简单的竹编斗笠,脸部的轮廓在斗笠的阴影下显得模糊不清,让人难以分辨其真实面貌。

对于来者的身份和目的,箫翊似乎并无过多好奇,他的语气依然淡漠如初:“本王此刻身在京都。”

玉桡闻言,拱手施礼,语带感激:“多谢燕王恩准,草民感激不尽。”

沈冰凝放下窗帘,目光转向箫翊,满腹疑惑地询问:“这位玉桡究竟是何方神圣?”

箫翊的手指轻轻翻过书页,脸上没有太多表情:“我并不认识他,但据我所知,他找的似乎是上次你在河边救下的那个人。”

原来,对方不仅知道被救者的存在,还特意找上门来,这让沈冰凝不由得想起了箫翊当时对于救人之事的冷淡态度,“可我记得你当时明明说那是见死不救之事。”

第178章 潜在威胁

箫翊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我没有亲手将他推进河里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况且,不管是你出手,还是我亲自施救,结果都是一样的,不是吗?”

在沈冰凝的记忆里,箫翊当时的确没有表现出丝毫援手的意愿。

而今,箫翊对此事的态度却有了微妙的变化,这不得不让他怀疑,是否那被救之人有了某种价值,才让箫翊产生了想要插手的兴趣。

燕王府内,含庆殿,一片慌乱。

郑美人尖叫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她惊惧地挥舞着双手,将桌面上的梳妆物品尽数扫落,手指颤抖着想要触摸那已发生剧变的脸庞,却又畏惧地缩回。

“立刻,马上召所有太医前来见我!”

她的声音带着绝望和愤怒。

一旁的香兰身体无法抑制地颤抖着,清晨唤醒郑美人的那一刻,她也被那张突如其来的异样面孔吓得不轻,“美人请稍安勿躁,太医们马上就到。”

话语刚落,一名气喘吁吁的小宫女从门外奔入,“美人,太医已经在殿外等候了。”

郑美人怒火中烧,随手抄起一支精致的玉簪,狠狠地朝小宫女的头顶扔去,“愣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快让他们进来!”

那簪子锋利无比,瞬间在小宫女额头上划出了一道血痕,鲜血缓缓溢出,小宫女疼得眉头紧皱,却不敢出声叫痛,连忙捂着伤口匆匆出去引领太医进殿。

几位年长的太医还未来得及行礼,便被郑美人一把揪住了衣领,“你们快来看看,我的脸这是怎么了!”

太医们细细观察着那些诡异的红疹,其中一位小心翼翼地询问:“美人最近两日的饮食有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

香兰连忙代答:“美人的饮食习惯一切如常,并无任何变化。”

太医又为郑美人细细把脉,眉头紧锁,“这红疹的成因复杂,需要我们一一排查。但为了缓解症状,我可以先开一些药物。在这期间,美人需要饮食清淡,直到红疹完全消失。”

“那我这张脸上的红疹何时才能痊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