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为欢(148)+番外
至于林惊忆,世上无人知寒夫子如何待人的,檀允珩和陆简昭先让人作为晚辈替寒夫子守灵,后削了书童一职,除了例行怨恨檀允珩的几年牢狱,又贬其为良民,往后不得入都。
二人想,寒夫子没收林惊忆为子,绝非不愿有个孩子,若寒夫子不喜孩童,在檀允珩幼时,也不会一见面就抱她,他之因素,是怕林惊忆日后生了找生身父母之心,养在膝下,发愿其是个自由的,往后事由林惊忆自行定夺,选谁做亲人。
午后檀允珩和陆简昭单独又提审南应声,人也交代全部,白徽之所以能在苏府断头台上听得流语,还多亏了南应声派人前去。
南应声此人何止该杀,简直其罪罄竹难书,明知百姓之心理,稍加引诱,南祈失了位德高望重的夫子,和一群失了夫子的学生。
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直到戌时还未听有歇,檀允珩前脚刚坐进马车里,解系在身前的大氅衣带,陆简昭合伞掀帘后脚进来,吩咐车夫道:
“去信阁。”
陆简昭心中鼓声,若他的珩儿足够了解那位黑衣人,然黑衣人在信阁做差事,那么珩儿同信阁关系非同小觑。
一个午后,三个时辰,珩儿从未跟他提及信阁,看来是不打算跟他说。
他就主动去。
摸个清楚。
第075章 亲亲
西风寒凉的九月天, 水烟朦胧,都城街上难有人影。
南祈的寒季来的比他国早,却诸如此般, 到来年开春前,一直维持着这个温度, 不再有低温。
檀允珩自幼留下的畏寒之症,衣着比常人厚些。
马车里的帷裳换了厚重的绒绣, 遮了阴冷, 也挡了捎风,里头四角分别固定着一盏羊角琉璃灯, 防其晃动。
檀允珩是脱了翘头绣花鞋在主榻上坐着的,她身后隔着车壁抵着一个绒面软枕, 身上盖着一层薄毯,下衙时她换了常服,陆简昭吩咐完车夫改道, 转过头来, 她那不慎露在榻外沿处的一抹绣着绒花的红色裙边被她呲溜一提, 就钻进了薄毯里。
陆简昭坐在侧榻, 手中剥着一个甜橘,轻笑出声, “逢今日晏喜,有男子登高,多采绒之盛焉。”婚后他最爱之事,就是看檀允珩下意识的小动作。
别提有多让他心生欢喜了。
檀允珩顺理成章接过陆简昭剥好皮的橘子, 放在马车里中间的小几下置着个火盆, 将小几上摆着的瓜果烘热了些,跟她手的温度差不多, 一口吃下,伸手又接时,抬眼直直盯着他脸颊看,清润的五官分明,眉眼如雨后苍翠山林,温温一笑惹人心,“陆简昭,你真好看,像雨水里沁长的一朵花。”无人能比拟。
她当然知道陆简昭话意,她将裙摆提溜进薄毯里,是潜意识里的,被这人视线锁到,今儿虽有雨,今儿也有晴朗之喜,一男子顺着踩凳而上,多会将绒花揽收眼底之盛焉。
她裙摆上绣着的是粉绒花,既然如此,她亦会乘胜追击,去发自肺腑地夸他。在檀允珩心里,她所要做之事,已经将陆简昭此人彻底拉到她身边,不再能出去,她能给的只有陆简昭所在乎的她而已,她的喜怒哀乐,她的举动。
甚至她也享受其中。
马车出了神民大街,拐了一条街,往城中的信阁去,马车里二人心照不宣地没提‘信阁’。
檀允珩不说,是她心里清楚,以陆简昭对她的倾慕之心,定会心声好奇,下衙后拉着她一同前往信阁。
陆简昭也没再次提,他也清楚,她打的什么鬼主意,他认自己正儿八经往她设下的圈套里钻,又如何,只要跟她一道去信阁,他甘之如饴。
**
城中的铺面地段都是金镶的,也是修葺最好之地,朦朦细雨渺烟,将城中铺面拢在青烟里,远近有声。
沿街檐下各种铺面外都有一张打造的石桌,逢若逢晴,石桌上摆着的将会使各家铺面特色,花绸锦锻,食饼油香,满街热拢。今儿细细小雨,击石清脆,石桌上水滴轻溅,空无一物,倒是敞开的铺面门槛里寸地,还是专程摆着一张供迎来客人尝看长桌,摆着各式各样的店铺翘楚。
郡主府的马车驶过,各家铺面有小二和客人纷纷探头相看,只看那辆马车停在一家牌匾上写着‘信阁’二字的铺面前。
有女客打量那家‘信阁’,不解:“郡主有事也需找信阁吗?”
信阁做事,在都城不是秘密,就是一家帮城中众人做事之地。
有一并相看的百姓回,“或是遇着什么事了吧。”
是摊上事了。
陆简昭拉着檀允珩刚进信阁,信阁掌柜还有一脸懵的客人纷纷给二人施礼,客人眼中先不解敬畏,后客气离去,但信阁里的人看到檀允珩瞬间,是迎主子的眼神,客气礼貌之态不过不愿让旁人知晓。
陆简昭一眼分辨。
檀允珩是信阁的主子。
二人被铺内掌柜亲自迎到三楼最里间雅阁,阁内无香炉燃香,清新瓜果散香,一应陈设从博古架到坐榻几乎跟公主府里檀允珩所住的玉满堂无所差,就是小了点,陆简昭几眼看遍。
黄梨木博古架上,摆着的竹笺数不胜数,卷卷依竹笺头拿一根细绳吊着的木牌上金字都写着不同人的名字,其中就有‘应满’二字。
陆简昭几步过去,找了应满的竹笺来看,檀允珩手被拉着一道过去,她身子正正好倚在博古架和一旁琴桌中间空隙里,头倚在博古架上,看着陆简昭一脸认真看着她亲写的字迹,还有人将竹笺卷起,放回原地的神色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