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为欢(177)+番外
“青大人,其罪够你下地狱了。”一直在檀允珩身后看着另一侧南蔓生的陆简昭,忽而从珩儿身后转身过来,一脸苏静,一举一动都那般的君子有相,偏冷冽寂然,让人望闻生怯,他往前一道跟珩儿齐平,“青大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青大人立即拱手作揖,“大司昭这般君子如玉,说笑了,微臣自诩小人,自愧不敢当君子其表。”御史台惯用的言辞凿凿,此刻便派上用场。
南祈律令,青大人皆知,因无前例,便无依据,父母之失,造就孩子失一命之罪过,究竟如何判下,还不是两位司昭大人说了算的,是圣上和朝臣一致说了算,他也是朝臣,却不敢不否认,两位司昭大人在朝中,百姓和我军心中的声望。
还是别乘一时之快,留得青山在,再是有福人。
正因无律令,才有生律令,至于给不给朝臣决策,只有青大人说了算。
陆简昭轻诱,“倘若青大人给妾氏一纸放妾书,还其自由身,青四小姐便不是青府女,青大人和其一家清清白白。”
青大人顾不上思忖,写了放妾书,想来两位司昭大人也知,一条律令慎选到被采纳,难免被朝臣驳回,毕竟朝中丰亲王同党众多。
放妾书一写,哪怕是天王老子来青府也是冤枉的,甚至青大人在最后写下,早有心念如此,与妾氏和死去妾氏女再无瓜葛。
放妾书巳时末递给檀允珩和陆简昭二人,二人离开地牢,旋即给令元帝写了折子,圣上一声令下,此案究竟如何,当有民选。
既然青府妾氏胡棉卿,乃良民,自百姓中来,也自当有百姓做择,方谈公正。
不过朝臣之口,省得有旁门左道心思的官员恶意阻止。
午时一刻,司昭府府衙在丰亲王所居之处找到刀鞘,经仵作破案,胡棉卿之女胡馨桃,就是被短刀所害,南蔓生和青府一家被押上断头台。
司昭府的告示早在巳时初贴在街巷,正月里,百姓无所事事,看到告示上写:今有胡家之女被害于灵芽茶楼,百姓身死,百姓万哀,司昭府之意,由百姓众筹害人所罪,仔细写着南蔓生和青府罪证。
在檀允珩和陆简昭马车所到断头台时,此处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气不打一处来。
早早吃饭早早来,甚至依圣上下令,所有官员午时一刻也须赶来,看看百姓的案子,百姓如何给出抉择。
第092章 五官
百官纷纷站至百姓身后, 断头台上跪着几人,丰亲王府的公子南蔓生及那位听从主子杀砍下数十名丰亲王府上下人的屠夫,还有青大人及家眷五人, 其余两府下人依旧关押在司昭府地牢。
百姓在断头台下声讨,常幸手握长剑, 目光锋利,笔直站于几人身后, 身侧陆乾声音沉静, 先复说着重复着青大人一家对青四小姐所作所为。
百姓静静思索,身后文武百官, 为人父者,有人恕难苟同青大人所爱女之姿, 居然厚此薄彼,子女还不是家中男子所行之事,就连百姓人尽焉知其理, 一个当父亲的都不知好生待子女, 这样的人即便官居高位, 也人臭鼠咬。
与人群中有一百姓起声嚷嚷:“青大人先娶门当户对之女为妻, 育二子一女,又看上门楣皆低的女子为妾, 有一女,巧之新朝子女如一,青大人免不得做样子给外人看,弄得妾氏女心有郁而以死脱身, 甚至青大人不惜利用亲女让丰亲王府公子泄愤, 说是让二人成婚,敢问青大人, 能与亲王府结亲,如此好事,怎不让你爱女前去,青大人不是也知南大公子何等人吗?简直是豺狼虎豹转世,早点投胎去吧。”
“青大人府上子女缺管教,仗着嫡出身份,不虑妹妹心思,青夫人亦是如此,但罪魁祸首,青大人死刑,民女支持青大人死刑。”
“草民支持青大人死刑。”
……
檀允珩和陆简昭十指相扣,站于百姓身后,百官之中,二人身侧一边是徐鸿越,一边是张清檐。
“这样的人白白占着朝中位子,活着也无用,早死早给今岁即将参加春闱待高中的学子腾地儿。”张清檐淡淡一言,不带丝毫语气,却给众大臣听了个震惊。
要说满朝文武谁最有手段,刑部尚书张清檐与司昭府檀允珩双星齐下,张大人小小年纪官居三品,六部上下无人不服,死刑犯在她手中,那是无一活路,阎王要你三更死,她敢留你到五更,就为折磨你。
小司昭大人是跟张大人同年科考中举,品阶步步高升,任司昭后,更以己之力改观自己在百姓心中地位,上一秒跟你客气,下一秒送你下牢狱,是以无论朝中官员如何看二人碍眼,都找不出二人徇私或办案失误之处,只能暗暗咬牙,逮着话茬跟人别两句。
这不落在徐鸿越身后的一个四品官也不知受谁指使,明着跟张清檐较劲,视线瞅了眼屡见不爽的张大人,嘴角还得噙笑和善,“张大人此言落歧,先皇在世荒淫无度,这才导致青大人教女无方,在家中受委屈过后寻死觅活的,不惜牺牲自己博取大人您的同情。”
户部尚书沈观叙就负手站在张清檐另侧,他转头过来,发现说话这人居然还是户部官员,姓刘,在王侍郎手下任职,圣上正愁抓不着丰亲王一党的官员呢,死到临头还招摇撞市,生怕旁人不知道似的。
沈观叙睨了眼说话官员,声冷冷,“既然刘大人能言善辩,不如站到百姓身前为之辩解两句。”他倒要看看刘大人会不会被活活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