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不识君(206)
喻勉回身,看向吴懿:“吴将军,怎么了?”
“打了胜仗,太尉为何还心事重重的?”吴懿扬起唇角,打趣:“莫不是思念哪家儿郎了吧?”
知道喻勉与左明非事情的将领都笑了起来。
喻勉扯了下唇角,“……”
吴懿调侃道:“太尉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可以理解。”
喻勉果断换了话题:“吴将军不觉得奇怪?今日这胜利来的太容易了些。”
吴懿思索片刻道:“是有些,不过…天佑我大周,说明我大周不该亡,梁将军若还在世,定会欣慰。”
喻勉:“但愿如此。”
喻勉一行人刚回到军营后,忽然几声惊雷巨响,一瞬间,仿佛地动山摇起来,吴懿正在下马,差点摔倒在地,喻勉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吴懿赶忙站稳,惊道:“天爷啊,地震了?”
“不,不是。”喻勉似有所觉地往都城方向看去,他眉心狠狠一跳,差点忘了呼吸,“是上京城,上京城…走水了…不对!”
喻勉目光一紧,炮破声不绝入耳,在这样的震势下,上京城的高大建筑纷纷倒塌,城内的哭喊呼救声似乎传了过来,喻勉心中觉得奇怪,按道理说,上京城内应是没有多少人了,那这接连不断的哭喊声是来自何处?
爆破声停止之后,上京城俨然成了一座废墟,前去查探的士兵回来通传,城中到处都是北岳士兵的尸体,他们是从东城门进入的上京城,原来,他们声东击西,在北面托住喻勉,只是为了从东面进入上京。
发现北岳人的意图之后,崔闻谦和季随舟拼死阻拦,最终,崔闻谦战死,季随舟不知所踪。
进城之后,北岳军队肆意屠杀城中剩下的世家大族,正当他们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攻占了上京之时,却不知上京之中早就埋好了足以毁灭他们的火/药,最终,上京城成为了这七万北岳人的坟墓。
由此,墨逍放北岳人入关的真实意图展现在众人眼前——墨逍深知大周军队在与东夷人一战后兵力大损,可是北岳铁骑虎视眈眈,在此之下,墨逍诱敌深入,以投敌之假象,放北岳军队入关,当他们深入大周内部,表面上是侵占了大周的领土,但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孤立无援?
最终,在保证大周兵力损失最小的前提下,北岳七万士兵永远地留在了上京城。
墨逍。
喻勉在心底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看着上京城在自己眼前变成一座废墟,喻勉简直心神震荡,与此同时,一些念头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王帐之中,延光帝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朕不相信!朕不相信!你们快去找随舟!快去啊!!”
喻勉深呼吸一口气,吩咐道:“都退下。”
其他将领也是满面哀痛,听到喻勉这句话,他们先是一怔。
喻勉面无表情道:“退下,我有要事同陛下相商。”
其他人纷纷退下。
延光帝满脸焦急地望着喻勉:“喻卿可是有随舟的消息了?”
“臣倒是情愿王爷已经死了。”喻勉听不出语气地说。
延光帝无奈地落下两行清泪:“为了大周,随舟与墨逍先生以身作局,喻卿为何还不信他?”
“臣请问陛下,这真的是王爷与墨逍做的局吗?!”喻勉骤然怒道。
延光帝盯了喻勉片刻,他擦去两行清泪,微叹:“喻卿,什么意思呢?”
喻勉目光如炬地看向延光帝:“与墨逍合作的人,是陛下。”
“这个局,得了十成十好处的人,也是陛下。”
“陛下不肯回皇宫,是因为知道有去无回。”
“陛下非要王爷去守城,是想把上京失陷一罪落实到王爷身上,因为北岳人进城之后,会杀了陛下最厌恶的一群人——世家,这样一来,世家覆灭与王爷脱不开干系,日后,即便王爷有反心,那也将得不到世家的支持。”
“想必崔闻谦也是陛下和墨逍的人,他一直在试图告诉我墨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王爷。”喻勉脑海中闪过关于崔闻谦的细枝末节——无疑都和墨逍有关。
“陛下看似对王爷掏心掏肺,实则和先帝一样。”喻勉嗓音低沉:“是你们亲手把季随舟推入了万丈深渊。”
延光帝忽地一笑,他和声道:“喻卿这样的人,也会替旁人不公?”
喻勉语气淡漠道:“臣自知不是什么好人,可也断然不会跟人合伙去欺负一个孩子。”
“有什么所谓?”延光帝不以为意道:“和大周比起来,随舟的利益是最微不足道的。”
喻勉想起来延光帝曾对左明非说过的话:“父皇在时,谁都知道随舟是他最宠爱的皇子,可也是父皇,多次陷随舟于不义之地,只因为随舟的利益在帝王的眼中最为微不足道,所以即便父皇宠他护他,却不在乎他的想法,最终导致他众叛亲离,落下一身骂名。”
这话里面隐含的帝王,恐怕也包括了延光帝自己。
延光帝缓缓起身,他尽管脸色脸色苍白,却一扫虚弱之态,他仍旧语气平和:“朕之所为,皆是为了大周,爱卿,还想质问朕些什么吗?”
君主如此,喻勉该是欣慰的,毕竟延光帝没有他看起来那般无用,但喻勉的心情却沉重得很。
喻勉喉咙发紧:“臣不敢。”
“嗯,朕晓得,爱卿最有自知之明,说起来,朕日后还要多多依仗爱卿。”延光帝又咳了两声,而后道:“爱卿既然那么关心随舟,那朕就派你亲自去将随舟接回来。”
喻勉抬眸看向延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