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人不识君(233)

作者: 施宁 阅读记录

季随舟敏锐地抓住了左明非话里的漏洞,他眸光微动:“先生此番话…无非是不想我继续留在上京。”

左明非含笑点头:“没错,一来殿下是被劫狱逃出来的,这里对你来说不安全,二来…”他正色道:“朝中不乏有想利用殿下反对陛下的人,殿下继续留在这里,不利于朝政安稳。”

季随舟沉默片刻,然后道:“…我会离开。”

“不仅要离开,殿下还要隐姓埋名,从此之后,用另一个身份活下来。”左明非有些不近人情地说。

季随舟眼神麻木,心不在焉地应了声:“嗯。”

左明非心中有些许恻隐,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安排好人照顾季随舟之后,他便离开了。

前线战事不断失利,在此种情境之下,弈王暴毙亦或是失踪这种事便显得微不足道起来。

不少人上书请喻勉出征,这些奏折皆被延光帝驳回,最终,延光帝任命了两个官员为卫将军,相当于是副将,一个是新臣卫丘,另一个是老将吴懿,两人即刻领兵支援前线。

退朝之后,不少大臣愤愤不平。

“哼,卫丘不过是个毛头小子!陛下竟提拔他为卫将军!这简直是把我大周的国运当作儿戏!”

“吴懿老将军劳苦功高,竟然只是个副将,与卫丘平级,这这这…唉!”

“喻大人为何毫无动静?此事他最能说上话。”

“呵,怕得罪陛下官位不保呗。”

“依我之见,他这太尉算是当到头了。”

“嘘,小声些,他是什么人你不知道?”

官道上,吴懿同喻勉并肩走着,喻勉心中不满,冷嗤道:“胡闹。”他指的是皇帝任命两员副将之事,按照吴懿的功绩,担任主将绰绰有余。

“将军放心,不出半月,我必还你一个主将之位。”喻勉沉声。

吴懿年过半百,在一些事上早就看清了,他微叹道:“浮名虚利,不争也罢,我倒不担心自己,只是行之你如今的境遇着实令人担忧。”

喻勉听不出意味地发出一声笑:“将军也瞧出来了?”

吴懿严肃道:“近来陛下有意提拔的几个官员皆是新臣。”

喻勉漫不经心地观察着身边的官员,回应:“有意提拔,那就是还未提拔。”

吴懿嗤笑着摇了下头:“没错,因为世家反对。”

喻勉颔首:“虽说世家在此次国难之中受到重创,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彻底扳倒他们还为时过早。”

吴懿挑眉道:“恐怕我们都要给新人让路了。”

“吴兄,你我皆是顽石,让路?那便瞧着吧,究竟是谁给谁让路。”喻勉的声音毫无皮肤,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吴懿摇头笑了下,半是调侃半是认真道:“只愿我凯旋之时,贤弟还稳坐太尉之位。”

两人将出宫门之时,看到一队人马疾驰而来,为首的少年披麻戴孝神情冷肃。

待人马停下,少年翻身下马,直朝宫门而来,路过吴懿时,他停下脚步,拱手行礼:“小侄见过吴世叔。”

“阿言,”吴懿神思沉重,他安慰似的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节哀。”说完,他介绍:“阿言,这位是喻太尉。”

“行之,这是昭远公次子温言。”

少年俯身行礼:“晚辈见过太尉大人。”

喻勉微微颔首:“温小公子,节哀。”

待温言进宫,吴懿才叹气:“此次迁都,昭远公世子温晔代替昭远公留在上京处理琐事,结果他在城破时葬身于上京,听闻噩耗,远在启阳的昭远公夫妇一病不起,不久之后,昭远公夫人便病故了。”

“温家次子温言,就是方才那孩子,兄长惨死,父亲病重,老母亡故,可谓是受打击不小,可悲,可悲啊。”

喻勉回忆着温言的神色,忽然笑了声,他来了些兴致,“温家既是世家,又是开国功臣,小世子此时进京,恐怕上京又要不安生了。”

吴懿微愣:“如何说?”

喻勉意味深长道:“年轻气盛,容易被人利用。”

近日来,上京城中弥漫着看不清的硝烟,各方错综复杂的势力蠢蠢欲动,相较于不久之前地动山摇般的爆破,此次的暗流更加汹涌澎湃。

东宫之内,季颂寰端坐在书案后面,看似神情专注地书写着,左明非立在窗口,不时地看一眼季颂寰。

当季颂寰再次看过来时,正好对上左明非打趣的目光,“……”季颂寰轻咳一声,急忙低头。

左明非走过去,“殿下可有什么疑惑?”他和声问。

季颂寰迟疑片刻,还是开口:“近日有传我小皇叔暴毙牢中的,还有人传他失踪的,我想知道…这与先生有没有关系。”

左明非自然而然道:“没有。”

“那他现在在哪里?可还安好?”季颂寰内心的焦灼一发不可收拾。

左明非用平静的目光看向季颂寰,淡声道:“殿下,有些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季颂寰攥紧掌心,“先生,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左明非欣慰道:“殿下能反省自己,这很好。”

季颂寰看向左明非,眼神很受伤:“…所以我真的很没用吗?”

左明非觉得好笑:“殿下之前不还踌躇满志的吗?”

季颂寰闷声道:“之前与您不熟,所谓输人不输阵,我只是在虚张声势罢了,如今您是我的老师,我心中有疑惑,自当向您询问。”

左明非耐心道:“先帝驾崩已久,朝中形势不明,可让大臣们迂回的对象仍然是殿下的几个叔叔,殿下可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