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人不识君(286)

作者: 施宁 阅读记录

阿宥笑了笑:“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我接受的‘好’都是真的,师父,我不可能再回山林了,我要和你们一样。”

喻勉怔然看了阿宥片刻,随后拿起石桌上的酒杯,递给阿宥,缓缓道:“庆祝你,长大成人。”

阿宥愉悦地接过来,对喻勉说:“你放心,我保护小废物,还保护师母。”

喻勉心道,小白痴还是先保护好自己吧,他对阿宥说:“真能耐。”

阿宥挠挠头,狐疑地看向喻勉:“…你是在夸我吗?”

喻勉轻笑一声,颔首道:“也没那么白痴。”

阿宥不胜酒力,没多久就醉了。

喻勉拎起他打算将人扔回卧房,阿宥不舒服地动了动脖子,他努力睁开眼睛,抱怨:“你就不能背我吗?”

喻勉不近人情道:“你会吐我身上。”

阿宥认命地垂下脑袋:“那你还是拎着吧。”

喻勉似乎笑了一声,他最终还是将阿宥背回了卧房,其实阿宥留在重京也好,起码有左三照应。

只是左三…

喻勉微叹出声,走之前他还能哄好左三吗?就算要哄他也得先见着人,左三现在根本不见他。

三日后,使团应时而出,左明非称病不出,他直挺挺地坐在凉亭里,听着那响起的鼓声。

阿宥从凉亭上倒挂着,伸出脑袋:“我师父要走了。”

左明非应了声。

阿宥不乐意道:“你为何不见他,他都来了十几次。”

“让他知道我在生气。”左明非如实道。

阿宥更加不乐意了:“那我师父走的多不安心。”

“……”这话不太吉利,左明非微叹出声,他兀自想,让喻勉知道他仍在生气,兴许…喻勉就会急着回来哄他。

阿宥转了转眼睛,然后从凉亭上下来,递给左明非一封信:“好吧,反正我也不明白,这是师父留给你的。”

信封上只有四个字——吾妻亲启。

左明非原本不想理会,可是双手不听话,他故作冷淡地展开书信,入目便是喻勉磅礴硬朗的笔迹——

“卿卿吾妻,见字如晤。”

“当汝见此,吾已去矣。”

“君虽不见,然吾知君不舍。”

你虽然不见我,但我知道你舍不得我。

“余知汝尚怒,但使余言。”

我知道你仍然在生气,但请让我说下去罢。

“陛下纯良,实乃大周之福,其需忠臣良将佐之,并非吾所能为也,故非君不可。”

“吾前所黜官员,君可复用,其愤怨于吾,必臣服于君,如此朝廷上下一心,指日可待也。”

“此番奔赴北岳并非虚动,余慎虑之,需得亲至,余知汝所忧,然请信之,余有克敌之计。”

“憬琛吾妻,余少时顽劣,家中长者奈何不可,将余放去边疆,幸遇恩师授以武艺,又得良友志趣相投。”

“还至京师,初见君颜,如见春阳暖月,然其年少,但觉汝佳,心动自不知。”

那次回到京城,与你的初次见面,我好像看到了世上最美好的景色,然而当时年纪小,只是觉得你很美好,心动而不自知。

“念往昔之光阴,短则令好。余闲而思之,若岁月静好,亲友尚在,世事定然不同于今日,吾能胜于今矣。”

想起从前,光阴短暂却美好。我闲下来的时候会想,如果悲剧从未发生,故去的亲友都在世上,一切都会比今天要好,我们也会有更好的开始与结局。

“忽而梦醒,惊觉师友故去多年,兀自感怀惆怅,幸而有君伴余左右,余不胜心喜。”

美梦惊醒之时,我会突然想起老师和思之死去很多年了,躁动不安时常围绕在我的心头,如今幸亏有你在我身边,我总是忍不住庆幸窃喜。

“本欲孑然一身,幸而遇君,余知君之情切,恰如余情系于君。余虽恶京师,然君为余独之所念,故以君在,余当爱屋及乌,千山万水,虽远必至。”

我本做好了孤独终老的打算,幸好遇到了你,我知道你对我情真意切,就像我对你一往情深。我虽然厌恶京城与朝廷,但你是我在这里唯一的念想,所以只要你在那里,我也只好爱屋及乌啦,即便隔着千山万水,我也会不远万里地回到你的身边。

“憬琛吾妻,书未尽情,余候面叙,情真体己之言,留待来日必附于君耳,余窃窃说与君听。”

“喻行之亲笔。”

信的最后,喻勉仍旧不忘调戏左三——

还有许多甜言蜜语没有说出口,那就等到我归来之时,在你的耳边悄悄说给你听罢。

“喻勉…”

左明非骤然起身,夺门而去,阿宥吓了一跳,愣愣地看着左明非离开,“师娘!你去哪儿?这个时间我师父已经离开了啊——”

左明非策马来到城门口,送行之人已经打算打道回府了,就连季颂寰也从城墙上下来了,他看到左明非颇为惊讶:“先生…为何这时候才来?喻大人已经离开了。”

左明非眼中一片焦急,当着朝臣与陛下的面,他不能为了儿女情长追出城去。

冷静,冷静。

左明非调整呼吸,尽力克制住波动的情绪,下马行礼:“臣参见陛下。”

季颂寰扶起左明非,“先生不必多礼。”

“臣今日翻阅卷宗,发现城池年久失修,正想着亲自查勘一番,没想到陛下也在这里。”左明非面不改色地说。

季颂寰了然,他心中暗叹,既然先生舍不得喻大人,那方才为何不来相送?现在只能去城墙上看使团离开的身影,何苦。

他眼神复杂地看着左明非,给出台阶,“有劳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