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及此言,陶氏喜不自胜,陆珊目瞪口呆。要知道,就是在陆珊生活的年代,也有人由于基因问题没法有孩子的,空明大师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连没把握的事也敢打包票。
随后,空明大师把顾澈和陶氏请了出去,他有话单独要对陆珊说。
“请问大师有何指教?”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陆珊一向是很客气的。
“多年未见,施主的命数似乎有所改变。”空明大师微微眯眼,他有点看不准陆珊的命运了。
陆珊没问这样的改变是好是坏,她一向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
中秋前夕,钦天监算出了皇帝大婚的吉日,景和三年二月初八。
虽然钦天监给出了无数个理由,说这个日子有多好多吉祥,可陆珊觉得,他们就是挑了个距离自己十五岁生日最近的吉日,后宫的长辈们等不及皇后进宫了。
同时算出来的还有秦国长公主的婚期,明年八月十八。
陆珊的婚期定了,皇帝的亲姐姐也准备下降了,陆珊的哥哥姐姐们自然也不能例外。
其实,陆玲、陆瑾、陆玮都没问题,他们的婚事也都定下来了,只等算好吉日,各自嫁娶就行了。
比较麻烦的是陆瑜和陆琮,前者有对象,但是对象的身份比较复杂,他至今没敢告诉长辈;后者没对象,还谁都不喜欢,不管顾萝问他什么,他都说无所谓没关系随你好了。
现在燕国大长公主和新城郡君每次碰面只说一件事,那就是各自儿子的婚事。
以陆瑜和陆琮的身份,要娶媳妇绝对不难,只要他们愿意,什么人家的姑娘都娶得来。
“说起瑜儿的婚事,我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无论说谁家的姑娘,他都能挑出一堆的缺点,说什么也不肯娶。”顾芳自认为是很挑剔的人了,陆瑜的行为在她看来有无理取闹的嫌疑。
顾萝立即附和道:“太挑剔了让人愁,可完全不挑也不对,我们琮儿好像一点都不急似的。”
“不挑说明没有喜欢的人,实在不行你挑个好的,琮儿说不定也会喜欢的。”顾芳帮堂妹出主意,“倒是我家瑜儿,我总觉得他有喜欢的人了,可问他又不肯说是谁。”
顾萝轻轻摇了摇头:“甲之蜜糖乙之砒丨霜,我喜欢的不代表就是琮儿喜欢的。”如果有可能,她还是希望陆琮可以娶个自己心仪的女子为妻。
顾芳说着更愁了:“不喜欢没什么,说不定是缘分没到,有喜欢的不肯说,那才麻烦大了。”
到了燕国大长公主这样的身份,娶儿媳妇不是说非得豪门联姻不可,尤其陆瑜也不是继承家业的长子,真是他看上的姑娘,只要人品好家世清白,其他条件都好商量。
可就是这样,陆瑜还是死活不肯开口,大长公主顿时就有点怕了,陆瑜到底看上什么人了。
“大嫂,你看这样如何?我让珊儿帮你问问,说不定能问出来。”顾萝对陆珊绝对是迷之自信。
“那就拜托弟妹了。”顾芳越说越是忐忑,明明是双胞胎,除了长得一模一样,陆瑾陆瑜真是差太多了,一个凡事不用人操心,另一个从小就不省心,若能稍微中和一下就好了。
陆珊没想到自己会接到这样一个任务,心情十分古怪,她娘哪里看出来她和陆瑜很熟的。
不过顾萝都答应燕国大长公主了,陆珊肯定会去问的,就是结果如何,她也不能保证。
谁知事情的进展还挺顺利,陆珊刚开口陆瑜就承认了,还央求她帮忙说服长辈。
“你都不敢说我说了能有用吗?”陆珊很不理解陆瑜的脑回路。
“实在不行我可以等你大婚后帮我赐婚。”陆瑜信心满满,原来是早就想好了退路。
陆珊哭笑不得:“到底谁家姑娘,真是大伯母看不上的,别说我了,就是陛下也不敢赐婚。”燕国大长公主可不是普通人,她是元琪的亲姑姑,元琪绝不敢赐个她不要的儿媳妇给她。
“其实她出身挺好的。”陆瑜的语气特别认真,“真的,比我们家都不差。”
陆珊撇撇嘴,摆明了是不信陆瑜的话:“怎么可能?真好你就告诉大伯母了,还用求我帮忙。”
“张家姑娘的出身不好么?”陆瑜一点点开始给出有效信息。
“张家?哪个张家?穆亲王的母家?”顾萝首先想到的,就是张贵妃的娘家。
陆瑜轻轻点了点头,除了这一家,还有哪个张家可以和陆家相媲美呢。
“哦。”陆珊下意识地应了声,随即又发现了不对劲之处,张二姑娘当初可是先帝看好给元琪当王妃的候选人之一,嫁给陆瑜哪里不够格了,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是张家二姑娘?”
陆瑜迟疑片刻,缓缓地摇头:“不是,是他们家大姑娘。”
陆珊闻言猛地睁大了眼睛,她知道张大姑娘是谁,那不是顾鸿的前妻吗。
第158章 征战
除开曾嫁过人这一点不提, 张大姑娘的综合条件在陆珊看来真的是无可挑剔了,出身高贵教养完美相貌美丽性格果决,她若是有个女儿,也很愿意把她培养成张大姑娘这样。
如果陆家的门槛稍微低点,这桩婚事绝对是有商量余地的,顾茂深得元琪重用,张大姑娘从祖辈到父辈再到兄弟辈,每一代都是人才辈出,她是这一代仅有的两个姑娘之一, 再嫁也不算难。
偏偏安远侯府也正处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尤其燕国大长公主还是元琪的姑母,这个事情就很不好说了。除非大长公主自己想得开, 不然无论谁出面,只怕都很难劝她改变主意。
“依你看来, 大伯母对这事儿的接受度高吗?”陆珊和燕国大长公主相处不多,对她的态度有点拿不准。
陆瑜咬着唇, 好半天才缓缓开口道:“我不确定,也许我娘根本就不在意,也许……她一口就把这件事给否决了,可我赌不起。”
陆珊明白陆瑜的意思,燕国大长公主的态度太重要了, 如果她不同意,陆瑜绝不可能娶到张大姑娘。
所以他采取了拖字诀,死扛着不成亲, 同时也不告诉燕国大长公主自己心仪的姑娘是谁,他想拖到大长公主降低标准,只要儿子肯成亲就行了,管对方姑娘是谁,管她以前成过亲没有。
虽然有点鸵鸟心态,可陆珊觉得陆瑜的战略在思路上还是正确的,只要大长公主没有明确反对过,日后拐过弯的可能性就更大些,不然就是想通了,为了面子也可能咬紧牙关不松口。
“既然如此,我就不去帮你试探了,免得打草惊蛇。”陆瑾的婚事还在筹备之中,当兄长的也不是说非得在妹妹出嫁前成亲,陆珊认为眼下并不是合适的开口时机。
“好妹子,多谢了。”陆瑜也是这么想的,他一点也不着急,他在等陆瑾和虞令柔成亲,等他们尽快生下孩子,到时候看着两个儿子截然不同的境遇,母亲心软的可能性会更高点。
见陆瑜对张大姑娘如此死心塌地,陆珊不由多问了句:“二哥,你和张大姑娘商量过吗?你这么一直拖着,要是她嫁人了可怎么办?”
陆瑜自信满满地笑了笑,摇头道:“不可能的,要是没遇到我,阿嫣说她这辈子就不嫁了。”
陆珊想想也是,张大姑娘在顾鸿那里受到的打击多半不轻,除非遇到像陆瑜这般出色又对她情根深种的小郎君,不然她一辈子不再嫁人,日子说不定过得还要舒服自在些。
陆珊小时候和陆瑜有些不对付,现在倒是很欣赏他,还给他打气道:“二哥,你坚持住,等我进了宫,就能帮你说好话了。”皇后和皇帝的未婚妻,到底是两个不同的身份。
进入景和元年的下半年,安远侯府喜事不断,陆玲出阁,虞令柔进门,陆玮出阁,全都挤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原本,陆春和万穗儿的婚事也在这一年,后来老太太发现太挤了,兼之舍不得万穗儿,把孙子和外孙女的婚事推到了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