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自己吃好睡好,庄晓的小单间里一天24小时都挂着黑雾幕布。
虽说上一世玉盒里的物资并不像现在这般满满当当的,但相较于没有储物介子的人来说,庄晓已经足够幸运了。
感染爆发在一年中最冷的那个时间段。候检区里也不暖和,不少人先是冻感冒了,随即就出现了感染症状。
庄晓却因为每天都好吃好喝的供养自己,又不惜炭火的在自己的小单间里升火取暖,到是一直平安渡过了最草木皆兵的时期。
后来…到底还是被传染了。
不过庄晓应该是最后一批被感染的幸存者,那会儿早就有了治疗办法和药物,到是又比旁人幸运了许多。
回想上一世,庄晓又发现就算她知道会有这个传染病,也是什么都做不了。
呃,也不是不能做什么。
她既然知道了大致时间,那她出任务的时候就可以提前回到基地。
虽然这时候回基地被感染的可能性是百分百,可不回基地也不代表就没危险。最重要的是如果都是感染,那肯定是回到基地更有机会得到救治,不是吗?
一边搓麻什,一边回忆上辈子那些事,再一边听张浩各种八卦。张浩吃过饭,特别自觉的将自己的碗筷子刷了,然后倒放在水池子上的沥水篮里。
扯了一张厨房用纸,很是随意的擦了一回爪子。可能是八卦分享得差不多了,张浩才打了个哈欠的回家补觉去了。
张浩离开后,庄晓又搓了一会儿麻什,之后起身去水池子那里将张浩刷过的碗再刷了一遍,完事用干净纱布擦干净这才放到客用餐具抽屉里。
搓了一上午的麻什,中午的时候庄晓也给自己煮了一碗。
将搓好的麻什先放在三楼阳台晾上半个小时,之后用烘干机烘干,完事再将干透的麻什用塑封机以一人,两人,三人的量分装成几小袋。
昨晚闹得太过,加之在外面跑了三个月,庄晓今天做事都没了往日的麻利。这么一点活,她就干了小一天,一直到下午三点多才得了功夫坐在秋千椅上玩手机。
易留白是六点多一点回来的,没在一楼见到庄晓,脱下外套便上了三楼。
一见庄晓这般无精打采的样儿,便蹲在秋千椅前,伸手在庄晓额头试了试体温。见体温还好,放心之于还温柔问庄晓:“怎么了?”
庄晓摇头,“有些累。”
易留白闻言没问庄晓白天做什么了,而是问庄晓晚上想吃什么。
庄晓想了下,直接给易留白出了个难题,“随便吧。”
‘随便’,‘啥都行’,‘都可以’……这是做饭的人最不想听到的话了。
不过易留白却没这个感悟,而是非常认真的想了一回庄晓日常爱吃的饭菜以及这个状态下的庄晓吃什么能开胃。
用那个熟醉汁腌些小海鲜,再用泡椒汁泡一斤无骨凤爪,拌个皮蛋豆腐,再弄个虾球蒜泥粉丝煲。
主食嘛,给庄晓煮一包好多料的那个螺蛳粉。他不爱吃那个,就给自已蒸锅米饭。
心里有了菜谱,易留白又伸手在庄晓脸上摸了摸,便下楼做饭去了。
至于说给庄晓报个菜名…易留白摇头,那是傻子才会干的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人们没胃口的时候,你问她什么,她都会回你一句‘不想吃’。
不问,就对了。
你还别说,易留白还真就成功避雷了。
他先在自己空间里找了一回要用的食材,之后还跑了一趟旧时间里的超市,等将晚饭都弄好了端上三楼的时候,庄晓先是没啥胃口的坐下来,随即吃着吃着,不光胃口开了,还正经吃了不少东西。
饭毕,庄晓也没让易留白一个人收拾操作台,而是跟着他一块去了一楼。
晚饭到的脏碗脏锅不少,就直接都丢进了洗碗机里。之后两人一边收拾操作台,一边说说话,气氛也美好的一塌糊涂。
庄晓走的这几个月发生了许多事,有的庄晓已经从张浩那里知道了,有的则是这会儿易留白跟庄晓提起来的。
不过易留白和张浩都提到了抚远基地的那个传染病。
除此之外就是他和陈教授那里都有些研究小成果,但他们肯定是不会再往首都基地那边去了。于是经基地负责人各方协调,元旦后会有其他基地的研究人员来温城基地开研讨会。
庄晓:“那基地热闹了。”
易留白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随即又问庄晓下一个任务的事。
“嗯,宜早不宜迟,早去早回也不耽误过年。”听庄晓说过了元旦,3号就出发时,易留白的眸子还微不可查的闪了两下就转移了话题:“今天中午在六中那边的食堂吃的,……我哥还想请你过去转转呢。”
易墨染带队搬到六中后,那边的食堂就立起来了。如今易家兄弟除了去实验室那边的食堂吃饭,也会在六中这里的食堂解决一日三餐。
不过相较于易墨染,易留白最多在食堂吃午饭,平时不忙时,他早晚都是自己在家做着吃。
自从易氏运输队搬到六中,庄晓还真就没去过那边。庄晓没回来前,易墨染跟易留白提过好几次希望他们也搬过去的话。中午兄弟俩聚餐的时候听说庄晓回来了,易墨染不由又提了一嘴。
除了让庄晓看看他们队的地盘以及他给易留白和庄晓留出来的屋子外,易墨染还要向庄晓打听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