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带着空间赚钱事业两不误(173)
一百亩!她考虑过了,这一百亩都用来养殖黄鳝!
黄鳝又称水中软黄金。
黄鳝的不仅营养价值非常高,药用价值也非常高!它可以调节血糖、补虚益气、补脑益智。
在眼下这个九十年代,甚至二十多年后,黄鳝一直就非常受欢迎。
而且它的鱼刺少,味道鲜美,可以红烧、清蒸和煲汤,常常出现在各种宴会上。
昨天,江南宴的霍老板,和郑静怡通电话,让她核查上一周的打款金额,就提到了黄鳝,说现在黄鳝供不应求,贵也是真贵!
她必须赶紧行动起来,尽快把养殖黄鳝的事情做起来,特别是野生黄鳝苗,太稀缺了。
她一边叮嘱小皮、布置任务,“小皮,明天你把这一百亩池塘,全部准备准备,引进灵泉水,要分成多个水塘,再放入蚯蚓和小鱼小虾。”
小皮蹦蹦跳跳地,一会儿在郑静怡身边,一会儿又飞到对面,“主人,这一百亩都用来养甲鱼吗?”
郑静怡摇头,“不是,保密,明天你就知道了。”
她打算明天去市场,找找卖野生黄鳝苗的农户,开始着手仿野生养殖黄鳝。
野生黄鳝的价格更高、利润更高。
空间里的温度适宜,日照光线可以调节,特别适合养殖黄鳝,自己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心动不如行动,明天就把江市所有的市场跑一遍!
现在,先把几位老板的订单处理一下,分车、分类装好食材。
在这件事情上,小皮一直就是郑静怡的好帮手,
每天晚上,她只需要进空间检查一遍即可。有时候她晚上没时间进空间,第二天早上早半小时起床去检查、都来得及。
次日,
郑静怡早早起来了,
她敲敲郑娟的房门,“妈,你起床没?”
“进来!”传来郑娟的声音,
推门进去,
郑娟刚要起床,郑静怡忙开口制止,“哎!妈你先别动,我给你量血压。量完血压你再起来活动。”
郑娟笑道,“你这家伙,量个血压而已,为什么搞得这么紧张?”
郑静怡拿出台式血压计和听诊器,这是她在医院设备科找熟人买的,一台崭新的血压计和听诊器。
这个年代,市面上几乎没有卖医疗用品的店铺。有药店,但是药店里只卖药品。
她一边打开血压计,将袖带绑在郑娟的右上臂,再伸进一根手指试了试,松紧刚刚好。
一边把听诊器探头塞进袖带底下、脉搏搏动处,用手轻轻摁住。
郑静怡说道,“妈,我给您科普一下吧!因为早晨起来的时候量血压最为准确,人体属于基本的静息状态,可以避免一些外在的因素进行干扰。我这样一说,您知道了吗?”
“好啦好啦!晓得啦!你是专业的,都听你的。快开始吧!”郑娟催促道。
“好,别说话,开始了。”郑静怡一边把听诊器的听筒塞在耳朵里,一边挤压气囊。
看着血压计上的水银一点点下降,耳边“咚咚”的声音逐渐消失,
郑静怡说道,“135、85!妈,您血压挺好的。上次,你是被气到的。这段时间,您的血压都挺好。但还是要注意休息,毕竟咱们有家族史。”
“知道啦!挺好就好,我也放心了。”郑娟坐起来,“我去做早餐,你赶紧洗漱。”
郑静怡洗漱完毕,
先喝了一大杯灵泉水,给郑娟也倒了一杯。
最近天气凉了,南方白天十几度的秋天,早晚和白天的温差很大,她换上一条黑色长裤,一件薄薄的中长款针织衫。
看看时间还早,郑静怡坐在桌旁吃早餐,因为今天休息,可以在家里吃早餐,真好。
早餐是郑娟烙的鸡蛋饼、牛奶。
郑娟的父母都是山东人,父亲是多年前南下的干部,因此,她和弟弟妹妹都习惯北方饮食。
身为北方人的后代,郑娟和郑华都做得一手好面食,早晨起来烙个饼、包个饺子、擀面条……都是轻松搞定。
“妈,你八点来仓库接我的班,我还有事去办。”
“你不是休息吗?”
“我去市场转转。”
第151章 农贸市场
江市,分东南西北四个区,每个区,有十多家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
郑静怡骑着车,直奔最大的中心农贸市场,
这里正是她和郑娟之前卖菜的市场。
她把车停好,
先去了市场对面的商场,买了一条中华烟,装进袋子里,走进市场。
上午买菜的人是最多的,市场里非常热闹,她去了原先自家的摊位,一眼看到了陈阿姨,
郑静怡一年前重生时,就是在这里摆摊卖菜,赚了第一桶金。
因后来业务越做越大,在外面租了仓库,这才把摊位转给了陈阿姨。
“陈阿姨!早啊!”郑静怡脆生生的突然站在陈阿姨面前,把陈阿姨吓一跳,旋即热情地拉住她,
“是静怡啊!你一个人来的?你妈呢?”
郑静怡点点头,“陈阿姨,我是来买黄鳝苗,顺路过来看看你。您生意挺好吧?”
“嗨!就那样吧!养家糊口而已。让你妈有空来家玩啊!”陈阿姨的摊位前,来了好几位买菜询价的,她不得不低头去做生意。
“陈阿姨,您忙您的,我先走了!回头见!”
“回头见!”陈阿姨笑着挥挥手。
郑静怡朝市场办公室走去,看见市场管理员曾建设,正坐在办公室里面喝茶,
“曾叔叔,好久不见!”
曾建设显然被吓一跳,
他正在闭目养神,身旁放着一台收音机,收音机里播放长篇评书,听得正来劲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