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佳丽三千我摆烂怎么了(245)+番外
作为六皇子这一派的,他们倒是对于这位心思细腻,心狠手辣的皇子,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想要拿捏他,并没有那么容易。
上朝第一天,李若衡便点了三把火,让那些想要操控六皇子从中作梗的朝中大臣一下子哑口无言。
他们根本就没想到,最没有存在感,不争不抢甚至到了资质平平,仅仅靠着运气坐上皇位的六皇子,是一个手段强硬的狠人。
他能够坐上这个位置,绝非是靠运气。
但这样的话,他们也只敢在背后说说,若是传到了新皇的耳朵里,他们的命也就撂了。
李若衡登基后,原太后为太皇太后,云贵妃为皇太后,其余妃子按照规矩有序处理,至于嘉贵妃,既然已经做了死局,那便没有死而复生一说了。
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追加了嘉贵妃为仁德皇太妃,也算是给崔袖在宫中的十几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新皇继位一个月后,崔家。
厅堂之中热闹非凡,崔将军与崔夫人坐在上座,作为家长,这几十年来为了孩子们也是操心劳碌一场了。
大哥坐在左手边的椅子上,大嫂坐在他身旁,二哥崔褚是坐不住的,站在那同众人说话道:“他们二人如今可是潇洒,前些日子来书信,还在南方呢。”
“这快马加鞭往回赶,能不能赶上晌午用饭还不好说。”
“今日家宴,禾儿和国公爷定然会回来的。”
三姐从院里走进来,王彧跟在身旁,脸上面带微笑,附和着:“二哥,放心吧。”
“你二哥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早早想好了,准时准点的。”
“有一些差错就难受了。”二嫂带着几个侍女进来,将茶水都准备的妥帖,也不妨说句话。
就是说话的功夫,传话的小厮跑了进来,喊着道:
“来了,人来了。”
大家听到后,都纷纷起身,走到厅堂前,父亲母亲站在中间,其次两边是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姐和三姐夫。
不一会儿,一抹身着鲜亮藕色襦裙的身影出现了,身旁伴着一身青衣的高大身影,是崔袖和李群。
崔袖看到她的家人都在,大家的脸上都是笑容,她拉上来李群的手,笑着道:“女婿要见公婆了,你紧张吗”
“有点。”李群配合着崔袖的话语,说着的同时倾身靠近崔袖,低声道:“所以今晚能够宽慰我一下吗”
崔袖被李群这不知害臊的话说的脸有些发红,但她没有否决李群,应下了。
“禾儿!”“小妹!”“启云!”“妹夫!”
呼唤他们二人的声音打断了调情,他们也向着他们的家人走去。
“姑姑,他们怎么都不等等我们!”姗姗来迟的李若衡身着便服,同云贵妃一起,一点架子都没有,进了府中便追着喊。
“他俩啊,急着入洞房。”
(全文完)
第219章 番外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李若衡登基后,朝中人员经历了一番大洗牌,他提拔了一批新生力量,并开恩科,将三年后的科举考试提前到了翻过年。
这让许多寒门人士欢欣雀跃了起来。
同时,李若衡任用王彧为此次科举的总监考官,全权组织这次科考,这样的殊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有的,这也意味着王彧将作为新一届考生的“老师”。
之所以让王彧来,李若衡也是有私心的,毕竟王彧是他的姨夫,若是有看的上的人才,他便招致门下,左右也是为朝廷所用。
二哥崔褚和三姐崔衿留在了京都城,大哥带着父母举家回到了老家淮州,同时,崔袖和李群也与他们一同回去了。
崔袖本就不喜欢京都城里的繁杂,况且她在京都城所有人的眼中,已经是一个不复存在的人了,若是再活着出现,那倒是挺吓人的。
所幸就和父母大哥一起回老家,过着轻松快乐的潇洒生活。
不过,李群暂时还不能全身心的放下京都城中的事情,他陪着崔袖回了淮州后,住了几天,便收拾收拾回京城了。
崔袖知道,新皇登基,很多事情还需要一个能够把控全局的人处理,为了他们能够长久的安稳生活,她也没有说耍小性子,不让李群回去。
不过,李群这么一走,他们就得很长一段时间见不上面了,这对于他们这对“新婚燕尔”的夫妻来说,还真的是一种折磨。
说到婚礼,原本李群是要大操大办的,可崔袖觉得,他们这年纪也不小了,而且李群又是名声在外,左右都是不大好的。
他们便在淮州老家,选了一天良辰吉日,该走的流程都有了,便算是礼成了。
虽然他们早就生米煮成熟饭了,但是,崔袖还是无法十分坦然和李群说那些调情的话,行夫妻之实。
崔袖别扭的同时,她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李群的反应不想是一个生疏者,倒像是经验丰富的常胜将军。
崔袖每次都想问李群,他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可她犹豫了几次都没有问,事实证明,没问的对的。
因为问了之后,李群便会兽、性、大发,想尽方法没日没夜的折磨她,然后贴在她耳边说:“等了这么多年,你却怀疑我。”
“你太没良心了。”
“今晚你别想睡了。”
经过那一夜的折磨,崔袖完完全全相信,李群在外面真的没有人,他的精气神实在是太好了。
好到没有边了。
那段时间里,崔袖问了李群她从前都没有提过的话。
比如,皇上的驾崩,小六的胜利,北翟的谈判等等很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