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抛弃首辅的原配(1418)+番外
“我得空会临摹两本送去给承熙和欣然。”
徐言心打趣道:“为什么不是三本呢?”
“欣和就不用了吗?”
裴善道:“欣和就在无锡,陪着两老,小杜会帮她画的。”
徐言心想想也是,便道:“想不到最后陪在二老身边的,会是欣和。”
裴善道:“是啊,有欣和和小杜在无锡,我们在京城也能放心许多。”
裴善想了想,还是给欣和也临摹了一本寄回去。
不料欣和投桃报李,让杜君德给他们送来另外一本全新的画册,都是二老在无锡的日常。
有陆云鸿守着菜园子睡觉的,还有他抓蝴蝶去哄王秀的,还有小黄狗追着小鸡,他去追着小黄狗的,还有就是他想要去做菜,结果切到手的……
真真是让人捧腹。
杜君德的画风更有田园的感觉,每一幅都像是弥漫着春种的希望和秋收的喜悦,是让人看一眼,就仿佛能联想到,那是在一个很晴朗的午后,发生的农家小院里的趣事。
哪里像是陆国公和他的妻子朝夕相处的画面呢?
他们没有活在礼教和规矩的束缚当中,他们也没有沉浸在奢侈和挥霍的富贵生活里,他们就活在自由自在,充满生活气息,且又富有生趣的陪伴下。
这样的夫妇,无论有没有儿女的陪伴,是否有足够的权势,他们都会过得很好的。
因为那是人性最真实的状态,慵懒,阳光,满足。
就连一向分不清青蛙和田鸡的大帝,也在陆云鸿的帮助下,做了一锅美蛙鱼头呢。
更别提,太皇太后用向日葵为大帝遮阳,却摆放出只露头的花海,大帝感动得泪流满面,长公主和王秀笑得捧腹不止。
夏季里,萤火虫出没的林间,他们挂起吊床,染着熏香。
各自躺着,悠悠话家常。
这或许就是人年老以后,最想要过的平静日子吧。
有笑有闹,有趣有盼,每一幅画里都深深透露着,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他们所能拥有和触摸的一切,热爱着这个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世界。
裴善合上画册,满怀热情地道:“我是不是还有一个立法折子没有写?”
徐言心道:“你不是说要细细思量,翻阅古典律令?”
裴善道:“不需要了,我应该可以。”
徐言心:“……”前几日不知道是谁苦思冥想也没有头绪的。
真是看完无锡送来的画,精力好得夜都不叫夜了,叫另外一个白天。
她笑着,去为他准备宵夜去了。
第1169章 番外两百七十四 离别
温馨如水的日子缓缓流过。
甜蜜又欢乐的时光,也总有沉寂的时候,该来的离别,总是避免不了的。
只是没有想到,恍惚中的离别,竟然如梦一般悄然而至。
……
想起孩子们都成家立业的时候,陆云鸿觉得自己还没老。
他带着孙子下河摸鱼的时候也觉得自己还是家中的顶梁柱,还能撑个几十年。
然而父母的离世,还是让陆云鸿憔悴了许多。
那已经是顺熙八年的事了,两位老人走的时候都很安详,没受什么痛苦。加上老尚书走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一开始的时候还稳得住,只是来后时不时难过一下,渐渐感觉心里像缺了什么似的,精神头也大不如前。
陆承熙原本要回乡的,皇上夺情,只准了他三个月的丧假。
看到儿子已经独当一面,陆云鸿很是欣慰,然而陆承熙却告诉他。
皇上还交给他一个任务,就是把大帝和太皇太后护送回京
陆云鸿只是愣了一会,很快便道:“放心吧,这件事爹去帮你办。”
陆承熙十分感慨,父亲的身影看起来更单薄了,他甚至于想象不到小时候看见的伟岸模样,却是一如既往的亲切慈祥。
他问着父亲道:“你也可以跟我们一起回京吗?”
“带着娘一起,一家人去京城团圆。”
陆云鸿并未立即答应,而是道:“我想想。”
陆承熙却已经喜出望外,连忙道:“不只是我,还有家里的好多人记挂你们呢。”
陆云鸿笑了笑道:“我知道了。”
傍晚,陆云鸿把大家聚到一起。
其实分别在即,大家都猜到了。
赵临甚至于不等陆云鸿开口,就主动道:“我这几年都是靠药养着的,估计也没有多少时日了,我想回京城去看看。”
陆云鸿道:“那就和承熙一起,有他护送我们也能放心。”
赵临叹了口气,对陆云鸿道:“现在承熙的祖父和祖母都已经离开人世,你们也可以考虑回京城,陪伴在儿孙的身边。”
“将来的事……还需要儿孙去操办啊。”
长公主听不得这些,难过地靠在计云蔚的怀里落泪。
计云蔚道:“我听凤阳的,她说去那儿就去那儿,我都可以。”
长公主破涕为笑,靠在计云蔚的怀里,抬头看向陆云鸿夫妇。
年轻时候誓死相随的心,在老年即将面临的死别时,显得脆弱不堪。
王秀笑了一下,对长公主道:“就和皇上他们一起离开吧。”
“我们处理一下家务,应该也会去找你们的。”
长公主眼眶泛红,泪珠一下子涌了出来,这一次还来不及擦去。
其实不为什么?
只因为年岁大了,说不定那天就走了。
有一句话赵临说的对,身后事还得还是儿孙们来办。
远在无锡,他们回来一趟不容易,真正全部归隐,只想天伦之乐,那这天下太平,又该由谁去守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