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抛弃首辅的原配(1425)+番外
皇上怒火攻心,吐了口血,坚称圣旨是假的。
然而太后却来了,亲口证实,圣旨是真的。
看到大势已去,皇上极不甘心,质问着太后道:“就因为一个李家,你就要置儿子于死地?”
太后闻言,平静道:“不,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皇上闻言,再也说不出话来,可愤懑的情绪充斥着他的身体,他再次吐血,并彻底昏迷了。
等他再次醒来,已经是夜深的时候了。
身边也只有太后一个人守着,他问道:“二叔去准备登基了吧,什么时候?”
太后道:“明天。”
皇上嗤笑,说道:“我还没有死呢。”
太后道:“不重要了,登基的人是安年。”
皇上一下子爬起来,惊恐道:“什么?”
太后说道:“你二叔说,看见你的下场这么惨,儿子死的死,孙子散的散,他不想做这个皇帝。”
“他皇爷爷既然留了遗旨,那就按照遗旨来,他第一个拥护安年。”
“有他坐镇,天下的藩王不服的只管来问他,他去平叛。”
皇上震惊极了,眼瞳在急速收缩后,黑渗渗的,显得特别吓人。
他道:“如果让安年继位,皇爷爷这一脉,就真的成了庶出了。”
“母后真的甘心?”
太后道:“没有甘不甘心,只是愧对你皇爷爷。”
“他那么疼爱你父皇,还有你,想不到最后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你就快去见他了,想好怎么磕头吧。”
“母后是罪人,大概是见不到他老人家了。”
皇上闭上眼,想着皇爷爷一笔一划教自己写字,想到父皇浑浑噩噩那些年,皇爷爷从未嫌弃过他,还把他带在身边教导。
“想到二叔离京前跟他说的话,想到现在自己还躺在这里,二叔却没有威逼让他下诏。”
“想到自己二儿子的死,想到大儿子对自己下毒,想到年迈的母亲坐在床边守着自己……”
他想了好多好多,突然一黑的眼前,什么都不会再有。
皇权富贵,青灯一盏,袅袅烟雾,风一吹就散了。
到头来,留下了什么?
皇爷爷的一世英名,他爹当了一个月不到的皇帝就成全了他?
难不成这些都要因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专横跋扈而毁掉吗?
那样他拿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皇上终于醒悟地哭着道:“我将皇位还给二叔,还给皇爷爷真正的嫡系一脉。”
“这天下,还是我赵家的。”
太后见他终于清醒过来,也跟着落了眼泪,将准备好的圣旨给取来。
很快,皇位就落在了楚王的身上。
他的几个儿子也都在进京的路上了。
天下突然易主,各地州府的官员少不得猜测。
但太后出来为其正名,又处理了一批有异动的官员后,京城的时局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楚王顺利登基,改国号为嘉平。
顺熙帝也在嘉平帝登基后三月因病离世。
至此,赵景焕一脉的皇权就此落下帷幕。
而现在的嘉平帝也不是当初懵懵懂懂的楚王,他有挚爱的皇后,七个孝顺的孩子,以及孙子孙女们。
因为没有纳妾,孩子都是夫妻俩所生,亲自教养。
品性都是敦厚实诚,长子更是文治武功都了得,很快被立为了太子。
在京城里,时常会有人说,在太子身上看见了当年大帝的影子。
嘉平帝对此十分满意,因为他也是这样认为的。
过年的时候,众人欢聚一堂。
光影交错间,仿佛回到了过去。只是长公主笑声不再洪亮,王秀的背影不再轻快,陆云鸿和计云蔚也从喝酒换成了喝茶。
他们开始有固定的位置了,走动间就有晚辈儿孙们紧张的搀扶。
他们都已不再年轻,并且身体逐渐衰弱。
发压岁钱的时候,王秀把周姣姣和陆欣然都认错了,众人开始有点担心她,不过见她把陆欣和喊着小三儿。如珠如宝地抱在怀里,她们又都松了一口气。
结果后来陆承熙说,小三儿是说他和周姣姣的第三个孩子,陆嘉月。
因为老夫人疼爱,总喜欢搂在怀里叫小三儿。
众人听后,都沉默了。
可没过多久,王秀又恢复了清明,不管是周姣姣和陆欣然,她全部认得。
就连陆嘉月的夫婿,她都能问上几句。
可好景不成,长公主和一众儿孙相聚后不久,在嘉平元年的三月里离世。
当夜,计驸马猝然跟随。
长公主府上下哀痛不止,连夜挂起了白幡。
那份遗旨,也被燃烧在了灵前。
嘉平帝称之为国丧,亲自前往扶灵。
那漫天的纸钱落下,隆重的丧礼昭示着京城的太平,却不知其中多少波云诡谲,筹谋划策?
嘉平帝只恨自己回来得晚了,否则的话,姑母的身体就不会耗损得这样厉害,兴许还能多活几年?
为此,他还特意准了陆承熙好些天的假,就希望他可以多陪陪父母。
因为王秀在长公主的丧礼上昏倒以后,便几乎再没有清醒过。
她总是叫着陆云鸿的名字,可陆云鸿就在她的跟前,她却视而不见。
叫着长公主的名,喊的却是“计凤阳”。
来探望的众人忍不住哽咽着,一个个红了眼眶,哭得悄无声息的,内心却仿佛一对金兰就此消逝,宛如冬日的落叶,掉落在地上时,已经有了腐朽的痕迹了。
但是那曾经生机勃勃的样子,绿意盎然的脉络,却清晰无比。
仿佛一点一点被岁月掐碎在眼前,不复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