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抛弃首辅的原配(234)+番外
梨山行宫是当年他为妻子姜凌瑶建的,本用来两人避暑所用。谁知道后来妻子难产而亡,梨山行宫便被他视为不吉利的地方,已经很多年没有去过了。
可老了老了,行将朽木,什么吉利不吉利的,也就不重要了。
倘若还能再活个几年,在梨山行宫修养,看着漫山遍野都是妻子喜爱的梨花,尤其是初春后的景致更盛,不可辜负。
长公主觉得心里很难过,便说道:“过完年,儿臣陪您过去。咱们带上安年和景焕,一定会很热闹的。”
顺元帝露出向往,高兴道:“也好。”
太子看着垂垂老矣的父亲,知道他大限将至,强撑着的身体已经不能劳累,便没有再说别的,只是给他老人家盛了一碗参汤。
用过晚膳后,长公主和太子搀扶着顺元帝进内室休息。
李德福见状,连忙把之前敞开的窗户关起来,然后又命宫人提着熏笼进来。
他又亲自奉了茶守着,只叫几个小徒弟在外守门,不许人靠近。
顺元帝躺下,看着守在床边的长女,笑了笑道:“你和你母亲一点也不像,你母亲是一个很温柔的人,说话时连容易受惊的鸟儿都不怕她。”
长公主道:“女儿也很温柔的,只是外面的人没有见过,瞎传罢了。”
顺元帝回忆起往事,眼里渐渐有了光,调侃道:“朕还记得,你第一次下厨时炖了一锅浓浓的鸡汤,听说鸡肉都快化掉了,却端来给朕和太子,非要看着我们两个喝下才满意。”
长公主羞窘,低低地唤道:“父皇……”
顺元帝笑出了声,可紧接着就咳嗽起来。
他看了看一双儿女,目光渐渐模糊。
睡着之前,他喃喃道:“别担心,朕都安排好了。”
长公主觉得心里难过,垂首时眼里闪过一丝泪光。
太子看着已经睡着的父皇,用袖子掩着唇,难受地咳嗽几声。
李德福连忙问道:“太子可是感染了风寒?恰好孙院使配的药还有,奴才去给您取来。”
太子淡淡道:“不用了,你也歇一歇。”
李德福眼睛一红,声音哽咽道:“奴才死不了的,奴才还要留着命伺候皇上呢。”
室内一阵静默,只有顺元帝绵长的呼吸声格外清晰些。
熏笼的热气一阵阵往外送,房间里温暖极了,十分舒服。
太子坐在临窗的软塌上,支着手肘,看着眼前的山水插屏,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第187章 太子隐秘的往事
太子年幼时曾有一段噩梦,这段噩梦除了他和安郡王,谁也不知。
那时他们尚且年幼,兄弟间没有嫌隙,日日同乐。
一日,他们在御花园里发现一条死蛇,虽然被吓到,但还是齐力将死蛇丢弃于荷花池中。后来两个人玩累了,就在假山上歇息。
太子口渴,想去找水喝。安郡王自告奋勇,说是去给他倒水。
谁知道他倒回来的水色泽浑浊,看起来并不像干净的水。安郡王骗太子说太医院用消暑药煮过的水,喝下去很清凉,他已经喝过了。
太子不疑,接过去一饮而下。
口中的水泛着一股泥腥味,还有一股他说不出来的怪味,他正心生疑惑,安郡王却突然大笑起来。
说是给他喝了泡过死蛇的水,太子大惊,慌乱中从假山上跌下去,就此高烧昏迷。
安郡王担心牵连到自己,连忙逃了,也不敢说自己是和太子在一处玩的。
皇上以为太子是不小心从高处跌落,仗杀了十三位宫人,血腥味飘散到皇宫的每个角落,宫人们战战兢兢,生怕会受到牵连。
原本只是恶作剧,想看太子出糗的安郡王得知后,惴惴不安,惊惧下竟然想出一个阴招。
他让人给他抓来一条小黄鳝,摔死后放在袖子里带去了东宫。
那时太子高烧昏迷,偶尔醒来,神智也是不清的。
安郡王就用那条假蛇哄骗太子,说他之前也喝了那个水,所以肚子里长了蛇。他是不小心吐出来的,但太子一直昏迷,小蛇已经变成大蛇,吐不出来了。他还让太子别声张,否则大人知道了就会给他吃药,到时候蛇在他肚子里受不了,就会穿破他的肚皮,他也就会死了,说不定还会变成一条蛇。
太子惊惧下,呕吐不止,病情越发重了。
后来虽然被救了回来,但元气大伤,一段时间看见摇晃的树影都会觉得害怕。
因为担心被人知道,他深深将这件事埋在心底,直到后来慢慢长大,识破了这是安郡王的计谋,目的就是担心他会告状。
可童年的阴影太深,太子还是时不时会发病,偶尔病情来得急,瞬间就高热昏厥,被梦魇缠身。
时至今日,这噩梦依旧存在,只是在他的记忆深处,他也只有陷入梦魇时才会瞧得清楚。
这一次,在浮生一梦的催眠下,太子又陷入这个梦魇。
他双目紧闭,嘴里喊着:“蛇,我肚子里有蛇……”
长公主凑近才发现他睡着了,嘴里说着梦话,脸上也泛着不正常的红晕。
她连忙伸手一探,发现太子竟然发烧了。
“李德福,快叫孙院使,太子发烧了。”
李德福吓得一愣,连忙转身出去。
用过晚膳的惠贵嫔又过来,嘴里说是来探望皇上,实际上就是来打探消息的。
李德福险些和她撞上,不悦道:“惠嫔娘娘怎么又来了,您快回去歇着吧,太子病了,奴才没空照顾您。”
惠贵嫔见那浮生一梦果然对太子有效,心里暗喜,面上却担忧道:“太子怎么了?眼下皇上身体不大好,太子可不要有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