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强星舰设计师[星际](42)+番外

作者: 莫千年 阅读记录

在每一分类之下,不同人的精神力还可能具有其他特点,比如慕莲的精神力具有的隐匿性,而大哥明彦的精神力特质则是火焰燃烧。

明昱抿紧嘴唇。

拥有仿佛第二大脑一般辅助思考的精神力者,被称为“智者”。在人类漫长的星际历史上,“智者”的数量寥寥无几,记录之中的一共只有四个人。

现代星舰系统开发人钟添,星际移民期间发现宜居星系银溪星域的乔.落马,星际物理学开创者霍修斯,和现代高等数学奠基人章文。

记录中,他们使用精神力时周围光芒环绕,仿佛天神降世,光点排列成为没人看得懂的符号公式,瞬息之间千变万化,堪破宇宙奥秘……

明昱:……难道他真的也有自己的精神力特质?通过模拟运算、辅助思考?

但他的精神力等级……不要说C等了,他的精神力连F等级都不到,按理讲根本就没有到达能够分级的强度!

明昱:“……”

……总不可能是因为他的精神力具有提升到A级以上的潜力吧?!

明昱抱着这种期待在星网搜索了半天,却都没有看见相似案例,多少有些失望。

但无论如何,精神力具有特殊属性……怎么想怎么也是件好事

不说别的!用精神力画起设计图纸来真是给力啊!

就是透支得太快了些。

明昱再次拉开搜索框,输入了一行字:

“精神域过载太快怎么办?”

成千上万条搜索结果刹那间刷新出来,可见问出这个问题的人不少,最上面的热门回答飘着小红旗,回答者言简意赅。

“精神域过载的阈值和个人体质有关,但通常精神力等级提高时,阈值就能相应提高。”

“想要不那么容易过载的话,有钱你就砸钱用柑橘星露养养看能不能慢慢晋级,再更有钱嘛,就去稀有物品拍卖会上看看,找找高纯度柑橘星晶,或者雇舰队带你去找热岩常青藤。如果是普通人……就少用点精神力吧。”

“兄弟想开点,咱们这种普通人,平平淡淡才是真嘛。”

明昱:“……”

明昱打开自己的计划本。

“第一条:离开中央星域,资金需求:最少一百万星币。”

明昱合上计划本。

无论如何,先攒钱再说!

既然精神力过载的快,设计图就慢慢画。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明昱有把握自己的设计图肯定不会磨几十上百次才通过可行性检验,时间也就显得没那么赶。

他每天照常去格斗培训班,再去星舰设计师图书馆看书学习,在星航设计史课上打打卡,剩下的时间用来画设计图。一连画了三天,在第四天的早上完成了初稿。

明昱慢吞吞地走在星航设计师总部的通道内,刷了一间建模室,一边等结果,一边下意识地看队伍通讯频道。

现在已经是第四天的中午。

明昱一直等到当晚的午夜过后,第五天的凌晨四点。

先是建模室内的机器吐出可行性报告。

因为这次改动的不是星舰的几个部位,而是从头设计了一整个星舰,光屏报告上出了几个红色的警报值,表示设计图纸继续修改。明昱看了几眼,很快看出几处逻辑上的冲突。一边认真记下超级电脑的计算模拟结果问题,一边进行了修改,再次提交。

与此同时,明昱的通讯终端光屏亮了起来,系统弹出了通讯好友申请信息。

“慕柏行,申请与您进行通讯信息交互。”

第28章 矿区(一)

在明昱点击确认后,慕柏行的通讯信息随即弹出。

影像弹出。男人穿着黑色作战服,一手扶着光屏,另一只手则由光屏上方越过,从置物架上拿下串在钥匙扣上的球型星舰启动器,听到通讯接通的提示音后微微偏头,看向明昱。

“抱歉。”慕柏行说道,“临时出了点事情需要处理,晚了一天。”

明昱:“你在虚拟矿区入口基地的准备室?”

刚出航回来就这么拼,他简直要怀疑慕柏行是个不用休息的永动机。

慕柏行应了一声,走向小型开采星舰停放室,“急着买东西,差点零头。”

他单手大力拉开停放室的推拉门。

虚拟矿区的准备基地设施落后,连星舰停放舱的门都不是自动的。

边缘生锈的金属门后是一间四米高、六七米长宽的正方形停放舱,正中的舱位上挺着一艘小型开采星舰。

这艘星舰一看就是十分古老的型号。舰身棱角分明,而不像新型开采舰一样圆滑。

它的头部凸出,内部额外加装了开采探测装置。舰身下半部又比一般的星舰要高上许多,里面是折叠盛放的开采装置,和额外加装的开采货舱。

星舰后半身处展开的机翼下左右各挂着四个炮管,一看就是慕柏行安装上去的,把空间和载重利用得彻彻底底,像是生怕开火时武器数目不够用。

这艘星舰的原色是最普通的灰色,但从舰身底部向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矿星烟尘,将他的下半部染成了掺着褐色的棕黑,左前方的外壳不知道是被星兽袭击过还是出过事故,更换过一大片金属皮。

接口焊接得倒是十分结实,就是灰色中突兀插入的一抹绿色实在显眼,也不知道那一块金属皮是不是从别的报废星舰上扒下来的。

明昱:“……这就是你想让我重新设计修改的开采舰?”

慕柏行嗯了一声。

他蹲下身,压下光屏,将光屏视角送入开采舰下方。

“A3前式引擎。”慕柏行让明昱去看引擎的推送口,“推送口附近的循环被我改过,瞬时加速快了点,但零件也坏得快,一个月换了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