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47)
“我这不是想着,也有好长时间没去我舅家了嘛,您要去看我舅,我肯定得陪着您一块儿呀,要不然,舅舅他们估摸着,还以为我跟他们不亲了呢。”
于晚菊摆摆手,拒绝了这个提议:“用不着,你陪卫英回娘家就好,到时候有元元陪着我呢,再喊上你爸,我们仨人坐公交车过去,还暖和。
对了,你可得记着,别拎着二十斤蒜就跑去了,中午得在卫英娘家吃饭呢,就算不好直接给钱给票,也得去供销社买点儿东西。”
“您放心,这点儿人情世故,我还是懂得的。”见于晚菊脸上并没有不悦,徐进生心里轻轻地舒了口气,赶忙点头道。
母子俩说话的这会儿功夫,徐元已经跑回家里拿了两个麻袋了,正在跟徐进生一起把大蒜往麻袋里装呢。
说话也不影响干活儿,把两袋子大蒜先放到一边,三人又像昨天一样,跟一条流水线似的传递着,把土豆同样堆在了地窖里。
把地窖上面的木板盖好,徐进生跟徐元先是把大蒜背到了楼上去,徐元从柜子里取了一斤红糖,红糖是在供销社里称好的,不多不少,刚刚一斤。
。
装进他奶平时买菜的布袋子里,父子俩这才下楼来,拉起板车,跟在于晚菊身后,去给人家还板车去了。
当然,他们父子俩只是“苦力”,于晚菊一个人带着红糖上楼去了,没一会儿,脸上便带着还未消散的笑容,下楼来了:“走,回家!”
晚上,黄卫英也看到了搁在那儿的两袋子大蒜,听于晚菊说,让她这周末回去一趟,给娘家带一些,也没推辞:
“谢谢妈,那就周末让进生陪我回去一趟,我俩把自行车骑上,来回也方便,外面冷,你们也别省那几分钱,就坐公交车去舅舅家吧。”
于晚菊最喜欢的,就是黄卫英身上这股爽利劲儿了,此刻看她并不客套,于晚菊反而觉得心里舒坦,这才叫一家人呢,要是整天说着客气话,那样生疏,还叫什么一家人呢?
又是临近月末了,财务科还是很忙的,好在,自打徐元接过了他的工作以后,大家的工作量或多或少的,都减轻了些许。
“小徐,不错嘛,又一次没出错,我看呐,用不了多久,你就不用我再多余检查这一遍了。”
林东正拍拍徐元的肩膀,作为一直带着徐元的人,此刻,他心里颇有一种“为人师表”的成就感,忍不住出声夸赞道。
是的,尽管杨科长觉得,徐元已经能够承担起属于他的那一部分工作了,可是,作为一个严格算起来、进入财务科两个月出头的新人,就这样对他完全放手,科里还是做不到的。
所以,林东正便多了个隔上三五天检查一回的差事,对于给他增加了工作量,徐元自己心里是有些过意不去的,但是,林东正并没有往心里去,检查又不像记账,核对一些数字过后,有没有问题,就很清楚了,对他来说,这点儿小活并不算什么。
“要不是林哥你,把自己的笔记和中专课本借给我,我肯定也没办法这么快就上手的。
对了,课本在我那儿放了也有一阵子了,明个儿我把书带来厂里,还给你吧,要是你住职工宿舍有些不方便的话,你把家里的住址给我,改天我放假的时候送到你家去。”
林东正把课本借给他,那是一番好意,徐元哪儿好意思一直霸占着人家的课本呢?就算人家已经用不上了,那也依旧是别人的东西,他总不好就这样一直装聋作哑地用着。
要不是徐元提起,林东正险些还真要忘了这一茬儿呢,摆摆手道:“反正我现在也用不上了,你还在入门的阶段呢,正是需要时时翻看课本巩固知识的时候,就先放在你那里吧。”
听到这话,徐元挠挠头,笑道:“我看课本也不算太厚,家里又正好有没用完的本子,就干脆把上面的内容抄了一遍,就当是边学习边理解了。
现在,书可是很珍贵的东西,没有票也不好买,这课本,也算是林哥你上中专留下的纪念了,还是搁在自己家里,好好保存起来吧,我这人粗心大意的,哪天要是书页受潮了,这可就不大妥当了。”
徐元自认为还算是个有毅力的人,虽然偶尔会有想偷懒的时候,但是一想到会计岗转正后的工资,一想到买什么东西都得花钱和票,他心里就涌上来了一股动力。
所以,借到书的这一个来月时间,他硬是在下班吃完饭后,把那三本书给抄完了。
好在,徐元年轻,精力还算充沛,即便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出头,对他来说,也勉强够用了。
要不是徐元说起,林东正还真不知道他把书都抄了一遍呢,面上浮过一丝惊讶,问道:“三本书全抄了一遍?一个字都没省过?”
认识的这段时间里,他多多少少也对徐元的家庭情况有所了解,这完全就是个在蜜罐儿里长大的小子,从小到大都没吃苦受罪过,不成想,徐元还有这毅力呢?
徐元顿时领会到了林东正的意思,哭笑不得地说道:“抄书而已,林哥你至于反应这么大吗?像我小时候,班上也有同学会借着别人的课本,在本子上抄一遍,这样,就不用花钱买课本了。”
俩人也算是聊得来,说话时早就没有了刚开始认识时候的生疏与客套,林东正没忍住,翻了个白眼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