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54)
于志全原先是不打算让徐元来出头的,他一个长辈,躲在晚辈后面不出声,这像什么话?
只不过,徐元扯着他的袖子,又用眼神暗示了他,他这才默不作声了,想着元元脑子活泛,说不定已经想到办法对付这种不讲理的婆子了,反正,要是元元顶不住,他再上就行了,权当是给孩子个锻炼的机会,让他见识一番人性中的恶了。
这样想着,于志全扭头,不动声色地冲着站在最外层的罗美玲和于晚菊使了个眼色,示意她们别担心,先看看再说。
第36章 出头
徐元也不在意她的态度, 沉声问道:“张大娘,你的话,刚才大家伙儿也都听见了, 说起来,还要怪我,刚发了工资,想着舅爷平时待我的好, 就往家里提了一斤肉, 给一家人补补身子。
我是个小辈儿,也不懂怎么看人眼色,没有在大娘您过来的第一时间, 把那碗肉恭恭敬敬地双手奉上, 这是我的不对, 可是, 你跟我舅爷也是相处多年的老邻居了,怎么就能狠心到张口闭口给人乱扣帽子呢?
黄世仁?您可真够看得起我们家, 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这话到底该不该说,您难道心里没数吗?
我舅爷在国营饭店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一大家子人挤在这几间屋子里, 哪怕多有不便, 也从来没想仗着自己手艺好, 给国家添麻烦。
这样一个辛辛苦苦为大家服务、也不求回报的老同志,被您随口污蔑着, 就因为没能让您如愿, 那接下来呢?您还想要什么?要是没能如愿以偿,是不是又得去污蔑其他人了?”
听完这话, 心里原本就有了猜测的邻居们,这下更是了然地看向张大娘了,就说嘛,张大娘这么个无利不起早的性子,怎么可能愿意浪费口水、跟于家对上呢?
不过,于家出面的这个年轻人说得也对,张大娘是该长点儿教训了,不说她平时在院子里“横行霸道”的作风,单说乱给人扣帽子这种事儿,就不能由着她继续来了。
他们都是本本分分的清白人家,可不想哪天被革委会找上门来盘问呢。
大家伙儿的想法各不相同,但却是殊途同归,最终都转化成了一个念头,按理说,都住在同一个院子里,遇到事儿的时候是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可这不是情况特殊吗?所以,还是先装哑巴吧。
邻居们不吭声,张大娘可不是好惹的,她借着一张厚脸皮倚老卖老,惹得院子里人人怨声载道,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可是,那又能怎么样?
她又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就算是街道办找上门来了,也拿她没办法。
这不,时间久了,也养得张大娘胆子越来越大,这会儿,看见徐元一个愣头青敢这么跟她说话,语气里尽是指责与说教的意味,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她长辈呢,顿时气炸了,指着徐元的鼻子骂道:
“你个小崽子算哪根儿葱,这里轮得到你来说话吗?我又没说错,他于老头儿难道不算是用了大家伙儿的厨房?难道不该给出些赔偿来?”
张大娘说这话的时候,那叫一个理直气壮,话音落下,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着,人群外,要不是于志全刚刚使的眼色,于晚菊和罗美玲都要忍不住冲上前去了。
从小到大,被人指着鼻子骂,对徐元来说还是头一回呢,不过,要是搁在高中刚毕业的那会儿,他肯定是会愤怒冲过去的,现在嘛,他可是长进多了,直接用蛮力算是下策,还有可能被这个老婆子讹上呢。
“张婆子,你说话放客气点儿,这是我侄孙徐元,他说的话,就能代表我们于家!”
于志全可不愿意见到徐元受委屈,同样的话也返还给张婆子,她算个什么东西?平常于家都是懒得跟她计较罢了,可不代表着她能蹬鼻子上脸了。
“舅爷,没事!”徐元又往前走了一步,挡在了自家舅爷面前,好脾气地笑笑,似乎并没把那些话放在心上。“大娘,你说这话可就没道理了,这会儿又不是做饭时间,厨房没人用,是空着的,要是这样都得让我们家赔偿的话,那以后,大家伙儿就都别在非安排时间进厨房了。
像是晚上想烧锅热水擦个身子,好说啊,先给一院子的人赔偿了再说,谁让那不是可以用厨房的时间呢?”
于家到底还得在院子里久住,徐元之所以拉住舅爷、选择自己出头,也是这个原因,一来,舅爷不一定能说得过这个胡搅蛮缠的婆子,而他作为年轻人,就算说了几句不客气的话,念在他是为自家人出头,也情有可原,不是吗?
二来,他作为“局外人”,有些话说起来,总归是要更方便一些的,也免得于家得罪了邻居们,日后不好来往。
存着这样的想法,徐元话里话外总要带上这一院子的人,事实上,也正如他所想的那样,事不关己时,自然可以高高挂起、冷眼旁观,站在那里看热闹。
可是,一旦关乎到切身利益,大家伙儿就都该开始急了,一听徐元说,按照张婆子的话,以后他们想用厨房烧热水,都得先给院子里的其他人家赔偿,这叫什么道理?荒谬!可笑!
“于大爷,这赔偿的事儿,可都是张大娘一个人在找事儿,跟我们可没关系,什么赔偿不赔偿的?厨房空在那里,谁有需要就去用了,哪儿还能提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