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92)
说起来,因为是第一批福利房,厂子的效益又好,账面上留了不少资金,这一次要分的八十二套房子,最小的屋子也有25平米呢。
不像大部分国营厂子建的筒子楼,绝大多数都是十几平的小单间,跟职工宿舍其实没什么两样。
贴在宣传栏的分房细则上,一早就列出来了所有的加分条件,今天的下工铃刚响,就听见财务科这栋办公楼底下,有人正扯着嗓子喊道:“排分表出来了!”
短短的几个字,就像是打开了某种开关似的,顿时,原本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一个个都跑到了楼道里,探出了脑袋,再度问了一遍:“真的出来了吗?”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以后,也不急着下班收拾东西了,一个个飞快地跑下楼,往宣传栏的方向去了。
分房细则,是为了告诉大家,哪些人有分房资格,房管科又是根据什么样的条件来确定分房名单的。
而排分表,则是根据分数,给有分房资格的人排个顺序,到时候,就是按照这个先后顺序来选房子的,毕竟,房子的面积、朝向、楼层、位置是有区别的。
分房对于任何厂子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儿,所以,无论自己是不是“幸运儿”之一,都不耽搁大家伙儿挤在宣传栏跟前凑热闹。
有不信邪地想要在前八十二找到自个儿名字的,有想知道自己排在第几个选房子的,有想仔细看看名单顺序、好在下次轮到自己的时候心里更有底儿的。
徐元、林东正和田家瑞都是在第二次拿厂里奖励的时候、得到过承诺的,那会儿,这一批福利房已经开始动工了。
先前只是厂长暗示,直到福利房建成的消息传出来,杨科长专门把他们仨叫到办公室去,直接挑明了,他们仨对厂里的贡献,领导们都记在心里着呢,所以,第一批,他们仨肯定会有分房资格的。
正因为心里早早就有底了,徐元他们也就没那么着急,反正,以他们仨的条件,肯定是落不到最前面或者最后面选房的。
再者说,无论先后,以他们仨的工龄,能分到房,哪怕是位置最差、紧挨着公共水池的一套房子,也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了,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所以,他们仨是收拾好了桌子,带上各自的东西,这才慢悠悠地下楼、走过来的。
眼前这般乌泱泱、人挤人的场景,倒是也在意料之中,三人面面相觑,等大部分人凑够了热闹,这才由徐元开路,挤进了人群当中。
没办法,谁叫徐元个子最高呢,在这个男同志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七的年代,徐元这个大高个儿一眼看过去,能够给人带来的压迫感,是不言而喻的。
按照房管科的加分条件,他们仨早就算过自己能得多少分了,这会儿也就是核对一下有没有出入,再看看自个儿的选房顺序罢了。
一年工龄算1分,一年厂龄算0.5分,有配偶加10分,双职工再加10分,此外,职务和工资级别也有相应的分数加。
毋庸置疑,单论以上这些加分条件,徐元肯定是吃亏的,连林东正和田家瑞都比不上,更别说工龄十几年的车间工人了。
只不过,档案上记的那两次重大贡献,一下子就把他和别人差的分数给补上来了,甚至还实现了反超。
所以,没有配偶也没有孩子的徐元,选房顺序就排在了第63位,虽然比较靠后,但他一个人的分数能在全厂排到这个位置,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林东正和田家瑞的情况其实差不多,也就是在工资级别这一条上,林东正高了2分,刚好,他们俩,一个排在第27位,一个紧跟着排在第28。
回家以后,徐元也把这个顺序跟家里人说了,想到这个礼拜天得去新建成的筒子楼实地看看、下周一好去房管科选房,便问了一句:
“爷、奶,爸、妈,你们这礼拜天要是有空的话,跟我一块儿去看看新房子?”
“成,我肯定是有时间的,奶跟你一块儿去,给你当个参谋。”
最近这段时间,“分房”同样成为了徐家人在饭桌上的热门话题之一,真要比较起来,四位长辈可比徐元对这事儿上心多了。
于晚菊也是一直在跟进“分房进度条”的人,这会儿,徐元的话音刚落,她便在第一时间响应道。
“咳,咱们家的这套房子,就是当时我选的,住了这么些年,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见,我的眼光还是相当可以的嘛。”
徐来福一句话里透露了不少信息出来,用意嘛,懂得都懂。
徐元十分上道,单独再一次对老爷子发出了邀请,徐来福这才做出一副“是你求着我去帮忙”的样子,点头应下了。
见徐元带有询问意味的目光看过来,徐进生回想了一下这个礼拜天的安排,有点儿遗憾地道:
“不行,这礼拜天,厂里中层行政干部要开会进行政治学习呢,让你妈和你爷奶他们陪你去看看。
下次吧,等你房子选好了,我再跟你去认认门儿,顺便拉点儿家具过去。”
虽然,徐家就这么五口人,完全能够住得开,但是,既然徐元有分房资格,却白白放弃了,那不是很可惜吗?
即便分到房子以后徐元就得住在食品厂里,只有每个礼拜放假的时候才能回家来看看,一家人为此都有点儿不舍,但是,谁也没说出让徐元放弃分房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