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心动(17)

作者: exton 阅读记录

她暗嘲自己竟然连借酒浇愁都如此胆小,但又能如何呢?难道自己今晚喝得烂醉,就敢跟孙逸打电话说喜欢了?难道今天对孙逸说了喜欢,他就能回头跟自己在一起了?

从前都没有说出的话,到今天,更没有说的必要了,何必给他徒增烦恼。

回到宿舍,已是深夜,熄灯了,但亦菡还在不远处的自习室赶作业。

林夕去的时候,自习室里只有亦菡一个人。打开门,亦菡就看到林夕兔子般的眼睛,又红又肿。

还没等亦菡问林夕怎么了,林夕就趴到亦菡怀里开始大哭。这已经是林夕那天晚上不知道几次大哭了。

“亦菡,孙逸有女朋友了,这次是真的,我确定。”

“你怎么知道的。”

林夕哭着把自己如何发现他的微博,看到那条动态,如何分析的,断断续续地告诉了亦菡。一边说,一边抽泣,还一边那纸擦眼泪擦鼻涕。不一会儿,地上就全是林夕用过的纸巾。

后面的事情,就是亦菡一直在想尽办法地安慰林夕:

“他虽然跟别人在一起了,还依旧是你的爸比啊,你俩的关系并没有改变啊。”

“你是喜欢他了很久,但他并不知道啊。”

“他现在有女朋友了,你也好死心了呀,不然你就只能一直这样默默地,没有尽头的暗恋下去。”

“当初是你自己选择不说,那现在人家跟别人在一起了,这也不能怪谁啊。”

“既没有规定他不能谈恋爱,也没有规定说他必须和你在一起吧。”

“既然你从没有表白的打算,就应该想到总有这么一天的。”

“站在他的角度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不是挺好嘛。”

“好男生哪里没有,你一定还会遇到的。”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此刻的林夕,脑子里已经空荡荡的了,那些曾经的画面与记忆,好似正在一步一步向她远去,亦菡说的话,她完全没有印象。林夕迟钝的倒在亦菡的怀里,她只想一直流泪,一直喝酒,其他一切事物都被她自动过滤了。

半夜,亦菡写完作业,终于把已经哭得没力气的林夕哄回了宿舍。

林夕回到宿舍,顾不上洗漱,就立马圈在床上,拉上帘子,闭着眼,想要把晚上发生的一切,都关在这层薄薄的眼帘外。眼睛火辣辣地疼,心里更是空落落的。

她深深意识到,自己的第一段情感,就这样莫名其妙又无可奈何的,被判了死刑。

她一把将枕边的围巾扔到床尾,抱着被子,眼泪又掉下来了。

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孙逸的影子。没过多久,她还是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收藏夹,翻看着自己和他的聊天记录,小声的听着他的语音。

还是那么温柔的语调,还是那么清润的嗓音,林夕沉浸在他的美好里,终于,沉沉睡去。

梦里,那个清秀俊朗的少年,依旧在他耳边低吟浅唱,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她的心。

林夕希望,她还一直在梦里。

第二天,林夕起床,已是下午了。她眼睛又干又涩,肿得完全没法睁开。亦菡帮她拿来了一条热毛巾,她敷了好一会儿,才勉强睁开眼睛,从床上下来。

走到镜子前,就看见一个“猪头”出现在镜子里,林夕无奈地叹了口气。林夕顶着这张“猪头脸”自然是不敢出门的,翘课对她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便窝在宿舍里享受一日两餐的“亦菡外带”友情服务。

一连好几天,林夕都在思考自己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诚然,自己是没有希望成为孙逸的女朋友了。但回过头想想,无论给她多少次重头再来的机会,她也不愿先说。既然如此,何必在意他和谁在一起呢。

自己本就没有多少机会可以见到孙逸,更不可能见到那个跟自己素不相识的孙逸女友。

就如亦菡所说,自己和孙逸的关系并不会因为他有了女朋友就有任何改变,这不就很好了吗。

林夕突然又有了些许的庆幸,庆幸孙逸并不知道自己的喜欢,否则,现在的她,或许连和孙逸维持现状的可能都没有了。

想通了这一切的林夕,心中阴霾尽去。孙逸能陪在她身边的日子本就不多,自己何必庸人自扰。孙逸和她在一起的时本就不多,自己只需好好享受跟他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就好。至于孙逸跟别人在一起时是什么样,那与她并无关系。

4月底,是让主持队队员又爱又恨的一段日子。因为每一个人,都被要求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金话筒”主持人大赛。虽说是全校性的比赛,但最后的决赛选手彼此都是熟识。说白了,就是给主持队的新生们练练手。

刚开始,林夕其实不太想参加这个比赛。因为只要再次站在赛场上,就会想起上次和孙逸在一起时的样子。

林夕平常可以说服自己不去想,不去伤心。但每当她站在排练厅,或是拿起话筒的时候,记忆就会如同洪水猛兽,将她完全吞噬。那些跟孙逸一起做过的事,那些有孙逸出现过的地方,都是她心中的禁区,不去触碰,心才不会痛。

然而,当别人问起林夕为什么不想参加的时候,她又给不出一个合理的答案,无奈之下,只能是赶鸭子上架,跟大家一起报了个名。

林夕开始忙比赛之后,每天都疯狂地查资料看视频,她试着用忙碌填满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无暇多想。只有这样,她才能把孙逸,从自己的脑子里赶出去。

准备期间,有人来找林夕凑组合,林夕拒绝了。但凡想到和另一个男生站在所有人的目光里你一言我一语,她心里就不太舒服。若是身旁一定要有一位男生,林夕希望是,也只想是,孙逸。

初赛复赛决赛,都需要准备个性主持。林夕最开始的打算,是做一档音乐节目。那年春晚,火了一首歌,《时间都去哪儿了》。林夕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流泪了。后来将它放到自己的歌单里,好长一阵子,每每听到这首歌,心里都有一种涩涩的感觉。林夕想从这首歌,引到亲情的话题上,她给自己的个性主持起名为《从音乐出发》。

主持队是一个特能闹的集体,林夕虽然也是一个蛮能闹的人,但和队里的其他人比起来,已经是相对文静的了。所以,她想做一个安静走心的节目。并且她认为,自己选择的主题那么老套,形式又那么平淡,应该不会和别人撞车。林夕对于比赛,没什么雄心壮志,她只想平静地将这段难熬的时光度过,然后再躲会自己的角落里疗伤。

初赛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比赛地点是艺韵礼堂的大门口。

林夕一直都搞不懂,好好一个比赛,干嘛非办在露天的坝子里,明明挪两步就可以在室内的场地举办,却硬是把大家晾在大冷天里吹凉风。主办方就拖了一个便携式的小音响放在那儿,面前摆了一排桌子,当作评委席,后面又摆了一大堆椅子,作为候场席,当真是简陋得不堪入目啊。

林夕到的时候,正好有人拿着话筒在说话。那音响效果也是“好”得没谁了,没说一句话,一秒钟之后,耳边才会传来话筒里的声音,当真是难受到不行。

候场席的人,寥寥无几,天气太凉了,大家都不愿在外面坐着。只是可怜了那些评委,冻得瑟瑟发抖不说,还要忍受糟心的音响。

林夕也是踩点到的,初赛并不紧张,台下坐的评委都是平常给他们带训的学长学姐,这胳膊肘是铁定要往内拐的,她十分自信自己能够很顺利的过关。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事实也确实如此,没几天,林夕就接到了复赛通知。复赛和初赛时间接得特别紧,林夕本就觉得自己这篇稿子还不错,再加上就算想换稿,时间上也不允许。于是,她就继续使用了自己初赛时的那篇《从音乐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