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冰记事(102)
钟意之这才又取出了方才让柳丝韧带来的那本地图志,“确实,有一个大致的范围,现在也要看看世子殿下,你对你们李家所执掌的疆域有多了解呢?”
他挑起眼睛,将地图志推到了李衡面前,“前朝的《灵台观星录》中记载,天佑十年,共有三次流星,一次在蜀中,一次在崖州,一次在西北康武三镇。”
李衡眉头深锁,很明显,这三处里最缺水少雨的,自然是西北。
康武三镇,是前晋西北边陲人口最多的三座大城:屠阳、平康、少武。
李衡凭着记忆说道:“我记得当年灵帝南迁,南晋无力掌控康武三镇,平康后来投靠了北瓯,少武更是被彻底毁于缺水与战火,唯有屠阳,自始至终,还是接受南晋的羁縻管辖。”
难得有如此进展,丝韧亦兴奋起来,“就是说,石殷信奉的神女,就是屠阳城或平康城中的邪道了?”
“我记得,平康城并不缺水,所以 ”
众人在热火朝天地对这地图志指手画脚,冰流的目光却停留在那几颗原本放在匣子中的琉璃石上。
很奇怪,也很眼熟。
她伸手捡了过来,起身走至了房间角落的暗处,将石子拢在了两手中。
方才被阳光盖过的荧光冲面而来。
西域小城进献的,镶嵌了数颗发光宝石的凤冠,那顶害死了祝皇后的凤冠。
珹王妃之死,石殷,凤冠,原本毫不相关的三件事物,仿佛都被一条无形的线,在此时此刻串联起来了。
冰流心中一惊,后退两步,失手将琉璃石都摔落在地。
第64章 位宾客
四月廿二,清晨的皇帝寝殿中,依旧热闹非凡。
阴者司的司首极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两次受皇帝召见。
司首心中明白,这频繁的召见,当然不是因为亲切。
皇帝动怒了。
不过倒也不稀奇,皇帝最近总是动怒。
“朕想知道,在你的计划中,珹王世子妃什么时候死?”
司首没答话,皇帝的有一个问题紧接着而来。
“还有朕让你寻的人,你说已近在眼前,如今又教他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神出鬼没?”
司首头微垂,做出一副恭谨姿态,却不想嘴角透露出一抹笑。
“属下只是觉得,陛下一面在清除北方派来的奸细,一面又忙活着帮那边的主上找人儿子,实在是有些矛盾呢。”
即使是皇帝身边,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两样事的其中一样,就算有王虎那样的人知晓,也绝不敢这样出讥讽。
然而他敢,只因他是阴者司司首。
皇帝本就烦躁,听了这话反倒冷静,喃喃道:“这是两回事。”
“先前陛下不也是与属下确认过,柳丝韧须得死在婚后,这婚礼尚未举行,陛下缘何急躁起来?”
说得倒也没错。
可皇帝就是不快,他身边有太多令人着急的事,怎就不能有一件能板上钉钉地做好?
“陛下有旁的烦心事影响了心情么?”司首又问。
皇帝当然不会将他的难之隐说与他听,于是闷声道:“没有。纵然柳丝韧一时半刻死不了,那抓人的事呢?”
司首在心中重重地叹了口气,复又行礼道:“那是陛下交予的任务,阴者司定会竭力完成,不会拖延怠慢。只是那人不仅身手非凡,藏匿伪装的本领更是臻于化境,所以 ”
皇帝冷笑道:“你想说到底是你们阴者司教的好咯?”
司首连忙否认,“不不,还是个人天分比较重要。”
还真当在同你说笑呢?皇帝板起脸来,“朕不管是不是天分,人现在就在金陵不曾走远,朕给你个期限,一个月,现在就算是四月底,六月我必见到他的人头。”
又想了想,皇帝还补充道:“还有眼珠。”
“是。但是陛下,”司首下拜,缓缓道,“属下还是想劝,若您铁了心要将这对眼珠送给北瓯君主,那么柳丝韧就不该死了。”
皇帝觑着他,发自肺腑长长地叹了口气,但凡他有一支更强大的死士部队,他如今也不必坐在这听这糟老头子聒噪。
“陛下想让珹王世子妃死得蹊跷离奇,死得天下尽知,北面自然也会知道。您眼下与北面定盟约的大计,与颠覆世子的声望,孰轻孰重,想必陛下心中也有计较。”
说得很有道理,有道理就有道理在,这事就算没道理,他不去做,皇帝也没辙。
皇帝终究还是妥协,“朕会再想想,让她死晚一点也不是不行。”
殿侧的帐幔后,王虎向皇帝使出了一个手势。
皇帝探脖子瞥见了,赶忙对司首道:“那就先这么着,朕还有事,你退下吧。”
“属下告退。”
司首缓缓走出了大殿,仰头望着晴空烈日,眯眼怔忡。
这一对天生倒霉的冤家,怎么就都被他聚在了阴者司里。
事到如今,他也到底只能弃一个,保一个了。
殿内,王虎自帐幔后出来,还带出了一个乌满。
“陛下,今日臣可以继续为您讲述神女的故事了 ”
比起皇帝听故事,京城中今日有更重要的事。
珹王世子的婚事。
黄昏时分,夹道而迎的半城臣民终于见识了这位向来低调的世子,看他鲜衣怒马,意气风发,是今日的新郎。
迎亲、过门、拜堂、礼成,对于一场充满了谜团、纷争的阴谋的婚礼来说,一切进行得过分顺遂了。
然而礼成之后,不期之事终究来临。
“世子,有客人要见您。”
“是谁?替我招待就是。”李衡正疲于应酬,无暇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