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窈窕(192)
高台上的明淳王妃忽地打翻了面前的酒盏。
赫连岐握着她的指尖避免被碎瓷碰伤,身后的侍应宫女立即上来清理。
原本赫连岐只当她是无心失手,却不料见身旁妻子露出了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他轻声问道:“怎么了淳儿,这副表情。”
“那个人……”明淳王妃咽了咽喉间,话到一半却是又谨慎止住了,“没事,就是看见楼兰人里面,竟然有个汉人面孔,有些吃惊。”
“卖国贼。”赫连岐不屑嗤声,“他会不得好死的。”
梁帝与皇后高坐首席之上,这一番夜宴,气氛压抑而微妙,酒过三巡之后,楼兰使团的首领忽然站了起来,举着一杯酒,说了一串听不明白的楼兰话。
玥公子便在此时跟着一道站了起来,用汉话高声翻译道:“大梁不愧为百年礼仪之邦,天子以仁义礼孝治国,我等这一路进京,也是感受到了泱泱大国的气度。”
秦乐窈的视线和在场众人一起瞧过去,与那玥公子的目光交汇了片刻。
她平静无波不闪不避,对方显然是意外会在这里看见她,但现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也只是眼神在她这多停留了片刻,意味深长,而后便继续开口道:“只是大梁如此礼仪之邦,该也是极其重视礼教血统才是。”
此言一出,场中不少人隐约猜到了楼兰狗贼的意图,神色都变了变。
“我们楼兰可汗听闻当今大梁陛下是先帝的庶弟时候,很是吃惊,他问,先帝膝下育有三子,怎的最后却是让一个不算亲近的弟弟做了皇帝。”
“我给可汗解释说,这就有所不知了吧,当年雪夜宫变,三位皇子自相残杀争夺帝位,谁想最后竟是一纸遗诏,另立新皇。谁都没讨到便宜,哈哈。”
全场气氛诡异下来,所有人都沉默着。
当今天子登基之后一直励精图治,收拾前朝遗留的所有烂摊子,为国为民殚精竭虑,与喜怒无常的先帝相比起来,属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
当年登位时候的那场大混战,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的路,尽管手里有着先皇遗诏,他的身份也免不了要受人指摘,反对与议论的声音不在少数,最后都是被新帝雷霆手段镇压下去。
好在后来十余年来,大梁百姓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文武百官也是看在眼中。
有了百姓的爱戴,当年那场血腥的宫变,便逐年被压进了尘封的历史中,即便是当初反对声音最响的三朝元老,元英首辅墨仲恩大人,后来也甚少再有提及此事。
它就像是一个世人都心照不宣,却又视而不见的丑陋疤痕。
当年的旧事再被如此轻描淡写地重新翻起,还是在这种大庭广众之下。
但皇帝尚未开口,况且对方身份特殊,谁也不敢在这件事上先出言训斥。
高台之上,君王的神情淡漠晦涩,叫人瞧不清喜怒,带来了极强的压迫感。
“楼兰与大梁,比邻百年之久,有过相处和平的年代,也有过激斗战乱。”
“且不说雁门关众将士尸骨未寒,即便是纵观历史百年,此番使团入梁,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梁帝嗓音微沉,不疾不缓地说着,“我大梁本着来者是客,设宴款待,也希望楼兰使者,能珍惜这次仅有的机会。”
一场夜宴,夹枪带棒,原本也只是做做样子的事情,没过多久便草草散了场。
楼兰使团被安置在了离宫暂住,也不知是不是因着宫宴上提到的那件旧事,梁帝的情绪不佳,在场的王公大臣们也大多沉默着闭口不去谈及。
马车里,秦乐窈视线远远注视着离宫的方向,最终还是面无表情,将车帘放了下来,重新端正坐好。
赫连煜将她的状态看在眼中,已然猜到了些什么,低声询问道:“窈窈,那个男人,就是他,对吗。”
赫连煜依然记得夜斩楼兰的那场大火中,秦乐窈满脸血迹,攥着染血的长簪,那一副狠厉的神情映着火光的样子。
能让秦乐窈升腾起这般大的杀意,他想不到第二个人选。
隔了好一会,她才闷声应道:“嗯。”
她低着头,手指慢慢抠着自己裙摆上的银线,“如果我想杀他,会影响到大局之类的吗。”
声音很轻,好像是无意识说出口的一句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第86章 惊天
“楼兰狗贼和我大梁之间, 从来就没有大局可言。”赫连煜将她的手背覆盖住,五指顺着指缝嵌入握住,“等他们过两日离京了, 我带你去取他狗命。”
秦乐窈偏头看了他一眼。
“……”
“好。”
当天深夜,威北王府中,明淳王妃被梦魇惊醒。
她惊悸地躺在床上,苏醒的这一瞬间被激出了满身的汗, 不住地喘息着。
“怎么了淳儿。”赫连岐将她揽进怀中,拿寝衣袖子擦了她额前的汗,“怎么吓成这样,做噩梦了?”
“我梦到父皇了……”明淳王妃鼻梁都是酸的, 还未能从梦魇中彻底回神。
赫连岐一听她这语调便明白了什么,宽厚的大掌拍着她的肩背安抚,“没事了淳儿,先帝已故去多年, 只是做梦。”
明淳王妃缩在他怀里, 有些话, 夫妻俩之间不用说的再明白。
当年先帝当政时期,重用奸佞宦臣,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却又敢怒不敢言, 百姓苛捐杂税,亦是民不聊生。
也是到后来,文景帝驾崩, 武惠帝登基,于多年如履薄冰的明淳公主而言是终得拨云见日, 于天下百姓,又何尝不是一次新生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