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打金店[古穿今](52)
或许是因为明枳太友善了,方锦惜就忍不住把事情提前说出来了,说出来后就有些后悔了,无亲无故的,第一次见面就提这种要求好像太冒犯了。
“你刚才说她叫晓棠是吗?这平安扣上面的项链绳是她自己编的吗?”正当方锦惜心怀忐忑的时候,她听到了明枳温柔的嗓音。
“对,对,是我家晓棠自己编的,是她照着明师傅送我们的那条自己重新编的。”
明枳本来就有招学徒的想法,她招学徒倒没有太多的要求,主要是看眼缘,另外的话,只要不是太笨就行,她相信勤能补拙。
明枳慢慢靠近了方晓棠,看清了项链绳的细节,编的很仔细,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还加了自己的新想法。
“晓棠平时在家里是会自己做手工吗?”
“对呀,她说做这些能平复情绪,我就给她买了材料。”
明枳走到操作台里面,从下面拿出了一个盒子,放在了方晓棠面前,温声说道:“正好我们店里也有工具材料,要不要试试看?”
方晓棠有些紧张,她接过明枳递过来的盒子,拿出里面的蜡线和辅助工具,开始动了起来,她的动作很快,却是越来越慌,不知怎么的,一下子打成了死结,乱了。
明枳半蹲下来,用双手包裹住了她的柔软的手,“这里错了一处,改过来就对了,不要急,慢慢来,这样,再这样,再试试看。”
明枳松开了手,方晓棠独自操作着,动作越来越有节奏,神情也越来越放松。
十几分钟后,一条绳编的美人鱼的小尾巴被放在了明枳的手心里。
很秀气,很可爱,明枳很喜欢这个小礼物。
“明师傅,你看我女儿,适合做这行吗?”方锦惜在一旁问道。
“如果不怕吃苦的话,我愿意带她。”
明枳对方晓棠是满意的,聪明、有耐心,适合做她们这行,不过这行辛苦,她必须事先作出提醒。
方晓棠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给明枳鞠了个躬,说了进门后的第一句话:“谢谢师傅。”
明枳朝着她点了点头,接着开口说道:“从今以后,我和晓棠就是师徒了,只是我有个要求。”
“明师傅,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方锦惜在一旁连忙应道。
明枳摆出了严肃的表情,说道:“我们店虽小,却是合法经营的,所以工资社保,一样都不能少,现在又不是旧社会,哪怕是学徒工也是要工资的呀,学徒一年2500,转正后3500,是有点少,不过我们店小,也只能给这么多了。”
其实明枳还想说后面生意稳定的话会给她们提成和年终奖,但没确定的事情,还是先不要画饼了。
方晓棠愣住了,她没想到自己不仅能学本事,还能赚钱,她激动地抓住了方锦惜的手,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方锦惜也感激的看向了明枳,“明师傅,你放心,我们肯定好好干。”
就这样,助理找到了合适人选,学徒也定下了,一下子解决了两件事,明枳心情很是不错,方锦惜和方晓棠三天后入职,到时候她们店也算是人手齐全了,不再是个草台班子了。
方锦惜上班的负责的第一件事就是小红薯上新,前段时间明枳抽空制作了一批模具,用模具制作了些小金饰。
第一批成品出来效果还不错,调整好灯光,找好角度,方锦惜举着手机对准躺在绒布上面的小金饰“咔咔”一顿拍。
小葫芦、小蝴蝶、小桃花、小荷花、小鱼儿、小福袋、小福牌和各式大小的小金珠,每样来几张单独照,再排排站合影。
方锦惜的摄影水平很不错,明枳很满意,看了一会儿就去忙自己的事了,方锦惜拍完照后坐到了电脑前,修图,上传。
多了这些新产品,明师傅打金店的橱窗看起来热闹了很多。
这些指甲盖大小的小金饰编进手绳里面是再合适不过了,而手绳上加上一两只小金饰,立马档次就上去了。
别看这些小金饰有指甲盖这么大,但实际上也就一克两克而已,所以单价并不算太贵。
黄金是世界上延展性最好的金属,一克的金子可以拉成四千米的细丝,车出十颗绿豆大小的小金珠,而约莫四十来颗金珠就能串成一条手链。
刚好这次做的金珠多了些,明枳便把剩下的52颗金珠串成了一条手链。
金珠串成的手链简单大方,配上弹力绳,脱戴方便,很适合日常佩戴,只不过看着似乎有些单调。
思索片刻,明枳又挑了一朵金荷花和一条小鱼儿挂在了接口处,这样就丰富了很多,金珠浑然一体,没有任何缝隙,看上去和手镯差不了多少,荷花和小鱼儿相映成趣,增添了趣味感和时尚感。
做完后交给方锦惜打光拍照,明枳让她把这条荷花金珠手链也放进了橱窗,定价五千两百元。
没错,小红薯平台上的货品明枳都是按照一口价售卖的,这种小克数的金饰,一般行业内也都是不按克数卖的,因为相比于克数,手艺才是最难得的,想要把小克重的金饰做大做精致,真的很考验工匠的手艺。
至于其他的小金饰,明枳标价100到1500元不等,这些小金饰可以单独购买,买回去自己挂在手绳上或者找师傅帮忙编进手绳,也可以直接买橱窗里编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