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127)
“去吧,跟宴哥哥一块儿,明日爹爹带你去买糖画。”
一旁花岱延和王文瀚也劝着她,孙锦语鼓着勇气上前。
肖宴把燃香给她拿着,抓住她的小手一块儿点,引线点燃那一刻,肖宴抱起孙锦语立马往后撤。
随着一声声巨响,灿烂的烟火绽放于夜空,黑夜一下子恍如白昼。
众人都抬头望向天上的烟火,肖克岚把女儿抱起来,孙锦语捂着耳朵,小脑袋尽力地向上仰。孙秀娥靠着肖克岚站着,捂耳朵和仰头的姿势,跟孙锦语可谓是一模一样。
肖宴和丁月梅,一人抱一个孩子。旁边王文瀚和石慧英相扶依偎着,石慧英在女子中算得上身材高挑的,但在身长九尺的王文瀚怀里却显得小鸟依人。
杜南秋站在表姐身旁,双手握紧放在胸前望着上空,灿烂的烟火映在她纯净无暇的瞳孔里。看了好一会儿,她忽然闭上眼睛,对着烟火默默许愿。
旁边花岱延觉得脖子仰酸了,低下头侧脸一看,眼眸一弯,靠近杜南秋轻声问道:“许的什么愿啊?”
杜南秋依旧闭着眼,不经意回答道:“希望我杜南秋的名号将来能传遍整个武朝,压倒天底下所有的琴师!”
“嗯,还有吗?”
她迟疑了会儿:“还有表姐和表姐夫儿孙满堂,四叔下次一定高中皇榜。肖老爹的病快好起来,这样肖大哥和嫂子就没这么累了。希望花大哥一生纵情恣意,无拘无束……”
说完她猛地睁开眼愣了下,对着花岱延撒气道:“你别问我啊!说出来都不灵了!”
第76章 摘荷花
二月底气温骤降,天气比去年底的时候还要冷,肖老爹熬过了冬天,但没能挨过这场倒春寒。
肖宴想把肖成林两弟兄叫来一块儿送父亲下葬,花岱延到明州报信,海边茅屋人已经不知去向。向村民们打听,俞氏带着儿子走了再没回来过,肖成林和肖成松欠下了赌债,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丧事草草办了,肖宴就把老爹埋在城外,埋在娘和爷爷奶奶旁边。
八月,秦府来了贵客,管家找上孙记酒馆,希望孙秀娥这天能上秦府掌厨。
孙秀娥还在犹豫找托词中,管家一锭银子又摆了上来。
放着大银锭子不挣是傻子,孙秀娥接下了活儿,乐呵呵的问道:“秦将军府上这是又要办什么喜事吗?”
管家放低了声音:“倒不是要办喜事,是京城来的沈夫人,娘子把客人招待好了,可别让秦家在贵客面前失了面子。”
送人出去后,孙秀娥脑子不停打转,心里默念道:沈夫人?不是秦家已故的女儿吗?这位沈夫人又是谁?莫不是沈太师续弦娶的那位?她到秦家来做什么?
要伺候秦府内眷的一日三餐,孙秀娥准备当夜收拾了些衣物准备过去,这一走还有些放心不下。
上个月林婶辞去,她亲家母去世了,要去帮女儿照顾小外孙。想着孙锦语已经七岁了,出了门也找得到回家的路,孙秀娥便没在雇人来。
肖克岚每日上午教两个孩子念书,中午三人一块儿去祠堂巷吃饭。家里的换洗的衣物,拿给巷子里的张婆子洗,张婆子每个三日还上门来把洒扫屋子一遍,每月付她半两银子。
孙秀娥收拾东西,嘴里不停叮嘱道:“小语在换牙了,不能再给她买糖吃,你记住了!还有每晚记得看看门拴上没,别夜里进了盗贼。天热小语总喜欢打被子,你夜里起来多看看,给她把肚腩遮一遮,别着凉了。”
旁边肖克岚小计啄米一般点着头,满目依依不舍。
收拾好东西出门,孙秀娥还给肖克岚留了一两银子。肖克岚和孙锦语把她送到了巷子口,知道人群里看不到孙秀娥的身影了,爷俩才牵着手回家。
“爹爹是不是拿到银子了?我想吃糖,明天买给我好不好?”
“不行,你有颗牙就快掉了,等你新牙长好了,爹爹再买给你。不然变成丑姑娘,以后没人要了。”
“它什么时候能长好?”
“等过年吃糖葫芦的时候吧。”
“啊?怎么要这么久?”
……
一日午后响过几声闷雷,天空下起倾盆大雨。肖克岚在祠堂巷吃过午饭,撑着伞去找花岱延。
上个月各州府张出吏部发下来的通告,当今陛下重病缠身,撤销这一次的秋闱。近日来城中学子对此事议论纷纷,还有人猜测明年的春闱估计也无法举行。
到花宅时,花岱延还在书房作画,纸上幽幽池塘,清雅绿荷,细雨笼罩中,比窗外的池塘美景更胜一筹。
见他马上就画完了,肖克岚自个儿先在房里看了看,走到了窗边看荷花。之前这池子里全是普通的红莲和白莲,这下全换成了珍稀的绿荷。
“这花开得不错,走的时候让我摘两朵回去给小语看看呗?”
花岱延正在落款的笔停顿了下:“不行,摘我别的花可以,这些可是我的宝贝,不能摘!”
肖克岚大致数了数整个池塘的绿荷,少说也有十朵,还有些含苞待放的。
“你这么多,不摘还不是烂在池子里了。”
花岱延小心翼翼地把画挂起来,态度坚决地说道:“下回吧,我这荷花才栽过来一两年,摘狠了以后不开了,等以后开得多些再给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