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181)
丁月梅大抵是因为肖宴的事伤心过度,一滴奶都没有了。找了些下奶的偏方吃,都不顶用。
三郎十个月了,能吃点米汤米糊,但都不顶用,还是时常饿得哭。可王婉儿还小,且体质弱,还是得喝奶。
实在寻不到乳母,孙秀娥打算到城外庄户上找找,看看没有没牛奶或羊奶。
这天早上起来吃了饭,准备出门,肖克岚也跟着来。
孙秀娥看了他一眼:“你跟着我做什么?去祠堂巷帮月梅看会儿孩子。”
肖克岚:“我跟你去吧,虎子挺懂事的,俩孩子只要不哭,放在摇篮里他就能在旁边看着。今日我跟你一块儿去,知道了地儿,以后每日上午就我一个人去。”
即便是找到了奶源,孩子得喝新鲜的才好,至少每日出城跑一趟。
两人坐车驴车出城,半个时辰的功夫来到了一处庄子,这是孙秀娥向人打听来的,路边远远地就能看见这里白花花的羊群。
跟庄头交接了下,答应他们每天上午来取羊奶,就孙秀娥带的大羊皮水袋,一次能装两三斤,每次半两银子。这样不但婉儿能喝饱,三郎也能每日浅浅喝两顿。
丁月梅早上给两个孩子挨个喂了米汤,放在摇篮里,叮嘱着虎子守着弟弟妹妹。
到厨房里洗完,准备中午的饭菜。
米刚下锅,听到院子里一个孩子哭起来,她擦了擦手走出来,两个孩子都哭了。
虎子拿着拨浪鼓和铃铛,完全哄不住。
丁月梅过去看了看,都没尿也没拉裤子。把三郎抱起来哄了哄,等他不哭了又放下去抱婉儿,刚把婉儿抱起来,三郎又哭了。
叹了口气,走进屋拿来了襁褓,分别把两个孩子包裹起来背在身上。三郎重一些,就背背上,婉儿挂在胸前。
哄了会儿,两个孩子总算消停了,丁月梅就这么带着两个孩子进厨房干活儿。虎子拿着拨浪鼓跟在身后,逗一逗妹妹,再逗逗弟弟。
当看到娘亲累得满头大汗,手里还要切菜,虎子手里的拨浪鼓停住。
“阿娘……”
“怎么了?”
“我帮你背。”
“背什么?”
“弟弟妹妹啊。”
丁月梅侧脸看了他一眼:“你太小了,背不了。”
说完转身到橱柜里去拿碗,因为婉儿挂在前面,做事总是碍手碍脚。
虎子紧紧跟着,“我可以,四叔说我已经长大了,要帮娘照顾弟弟妹妹。”
丁月梅转头上下打量了一下虎子小小的身板,想着把婉儿给他背上试试,一会儿知道累了就不闹了。
“行吧,婉儿给你背。”
丁月梅小心地把王婉儿放下来,抱在虎子背上,仔细地绑着带子。
“你得站稳啊,不然婉儿就要摔下去了。”
虎子两个拳头都握紧了,整张脸都在用力,双脚稳稳地站着不动。
待他站稳了,丁月梅才缓缓放开手。
别看他小小的一个才六岁,在婉儿和三郎面前就像大哥哥,站了一会儿,王婉儿也因为换了地方而哭闹。
丁月梅问道:“重吗?”
虎子毅然地摇了摇头,丁月梅舒心地笑了:“行,你想背就背吧,要是背不动了早点跟娘说,多走动或者晃一晃,不然一会儿婉儿又要哭了。”
听了娘亲的话,虎子试着动动,刚开始动的幅度不大,害怕摔着婉儿。后来熟练了,背着婉儿来回走动,还时不时地晃一晃,学得倒是挺快。
快到晌午了,肖克岚和孙秀娥回来,看到虎子背着婉儿的模样,两人都笑了。
肖克岚:“这孩子,这么看活像一个小大人了。”
丁月梅笑说道:“他缠着我一定要背,本来是想让他背一会儿,没想到劲儿还挺大,背了这么久。”
听到长辈夸自己,虎子露出天真的笑容,可下一秒笑容凝固住。
后背忽然一股潮热,慢慢散开来。
他脚也不敢动了,站在原地,“娘……”
众人都朝他看过来。
虎子小声说道:“婉儿尿了。”
孙秀娥连忙把婉儿抱起来,带着两个孩子进屋换衣服、换尿布。
晚上落更后,杜南秋回来把婉儿抱过去,这边大郎和虎子也回房睡了。
孙秀娥在饭后就让肖克岚领着女儿先回家,自己帮着丁月梅收拾碗筷,带孩子洗澡睡觉。
临走时丁月梅说道:“秀娥,你还是回酒馆吧,这里我一个人就可以的。”
刚得知肖宴战死消息的那几日,丁月梅确实伤心,做事也力不从心。
可这两个月过去了,她知道自己必须振作起来,几个孩子都需要她的照顾,这一忙起来,也就不会再去想那伤心的事。
孙秀娥迟疑地问道:“你……真的可以吗?”
丁月梅:“就几个孩子罢了,我生都生了三个,带孩子我最拿手了。而且你看这些日子,虎子也能帮我不少忙。”
孙秀娥点了点头,“那行,肖克岚每天中午会把羊奶送过来,他和小语还是在你这里吃饭。我每日再让康子把菜给你送过来,你就不用去集市上买菜了。”
丁月梅答应了,抱着三郎,送孙秀娥出门。
第106章 妖孽
转眼到了中秋夜,这一年少了几个人,杜南秋也没能回来跟大伙儿一块儿吃饭,不过孩子多了,也没觉得多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