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191)
“秀娥?秀娥!”
他上去唤了两声,没叫醒。旁边抬担架的男子嘱咐道:“别晃别晃,她脑袋摔着了。”
孙秀娥送回来没多久,丁老先生上门来了。
这么久了还没醒过来,肖克岚想起那年岳父就是磕到了头出事的,心里七上八下的。
丁老先生在给孙秀娥查检脑部,一旁父女两个静静地盯着,孙锦语眼角还挂着泪珠,嘴巴一撇一撇,怕吵到郎中诊治,忍着哭声。
片刻后,丁老先生轻轻放下孙秀娥的脑袋,长舒了一口气。
肖克岚:“丁先生,我娘子摔得严不严重?何时能醒啊?”
丁老先生迟疑地摆了摆手:“她脑部还没有肿块,也没有外伤,严不严重还不能过早下定论。何时能醒,这不大好说,今晚得有人一直守着,若情况有变随时来叫老夫。”
肖克岚送人出门,在大门外又问:“先生能否告诉我,那年岳父大人的病和如今我家娘子的伤势,哪个更严重?”
瞧得出他的担忧,丁老先生伸手拍了他肩膀两下:“肖举人莫要担忧,孙掌柜身子一直很好,当初她爹是有病在身,且岁数大了,摔倒后立见肿包,脑内有出血,两者不能相提并论。我回去开个方子,立马叫人给你送来,拿到就煎药给她喝。”
夜入三更,父女两人仍守在孙秀娥床前。
肖克岚方才给她喂了一碗药,人还是没有醒。
“阿娘怎么还不醒?”孙锦语望着床上昏迷的孙秀娥,两只眼睛泪汪汪。
肖克岚眉头紧锁:“会醒的。”
翌日,天刚刚亮起来,听到有人在敲门。
肖克岚起身到前院去开门,孙锦语后知后觉地睁开眼,伏在床边上,一只手按了按酸痛的脖子。
丁月梅昨晚就听到孙秀娥在街上摔倒的时,可惜晚上家里离不开人,今一大早趁着南秋还没出门赶过来悄悄。
“怎么会摔了?这一晚都没醒来?”
肖克岚面无表情回道:“她和锦语上街,为了躲避受惊的马,不小心摔倒,头正好磕在石阶棱角上。昨晚喂过一次药,一直没醒。”
丁月梅所有所思道:“不应该啊,这一晚上了,怎么也该醒了,我爹来看过了吧?他怎么说的?”
肖克岚把昨晚丁老先生说的告诉丁月梅,两人说着说着走进了北屋。
丁月梅到床榻边上来,看了看孙秀娥的面色,并无异样。轻轻上手摸一摸孙秀娥的脑袋,也没有任何肿块,放下手长叹了一声:“等会儿我再去叫我爹来给她看看。”
想起昨日孙秀娥就说肖克岚今天要去江宁的,又问道:“四叔今儿不是要出门?考试要紧,你赶紧去吧,这里我等会儿回去一趟,让阿秀帮忙照看下孩子。秀娥这里我守着,你放心好了。”
这一夜里,肖克岚全然没想起过考试的事,他摇了下头:“她这个样子,我哪里还有心思去赶考?”
看到他黯淡无光的眼神,丁月梅又看向孙锦语:“那小语去吃点东西上学吧。”
孙锦语抱着床边的柱子说道:“我不,我要等着阿娘醒来。”
看了一会儿,肖克岚知道还有几个孩子等着丁月梅回去,即便是大郎和虎子无需人照顾,但三郎和婉儿还小离不开人。催着把丁月梅送出门,“侄媳妇快回吧,南秋过会儿也该去仙乐楼了,秀娥若是醒了,我一定去跟你说。”
把人送走,肖克岚步伐沉重得回到后院。
天已经渐亮,平日这时候孙秀娥已经前院后院忙着做早饭、叫孙锦语起床、叠被子……可今日,她却躺在里边昏迷不醒。
肖克岚在院子里站了许久,忽然被房内孙锦语的叫声惊地回过神。
“爹!阿娘醒了!”
听着声音,肖克岚大跨着步子跑进屋。
孙秀娥趴在床边,泛起了恶心,一阵干咳。
父女俩一边一个扶着她的胳膊,肖克岚轻轻地拍抚着她的背,急切地问道:“哪里不舒服?”
孙秀娥咳完后,扬起脸来,还没看清人,两眼一黑又晕过去。
一连喊了几声不应,肖克岚即刻出门把丁老先生请来。
仔细检查了下孙秀娥的脑袋,又把了把脉,丁老先生问道:“只是咳嗽?”
肖克岚:“她……应该是想吐,没吐出来。”
丁先生沉吟道:“像是脑髓震伤,我回去改改药方,上午医馆里人多,你记得半个时辰后来医馆里取药。”
按照吩咐,肖克岚半个时辰前出门,先上酒馆去一趟,告知阿旺孙秀娥卧病的事。
到了济世堂,丁老先生正在给病患诊治,丁老二把抓好的药拿给肖克岚。
“这些还有昨晚的,一共多少银子?”
肖克岚掏出钱袋,里头的碎银子是临出门时从孙秀娥的荷包里拿来的,他怕自己鞋里的一两银子不够。记得那年岳父大人卧病那会儿,每日的药钱都是二三两,全是名贵药材吊着一口气。
丁老二扒了扒算盘:“这里是两日的药,给你削个价,二两就成。”
把药拿回家,肖克岚上北屋里看了眼孙秀娥,让孙锦语一边吃点板栗饼点点肚子,一边守在这里。
来到厨房熬药,顺便把厨房里的东西翻了翻。平日里几乎都是在祠堂巷吃的饭,家里出了有几个鸡蛋,就剩下一些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