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207)
林知府若有所思,沉吟道:“这花岱延何时回来还不知道,你说……肖克岚手里有花岱延的画没?”
师爷迟疑了下:“或许……有吧?”
林知府思虑片刻,随即放下筷子,衙门外见到肖克岚,接着刻不容缓到祠堂巷去镇压群众。
到了祠堂巷口,另一头看见巡抚大人的轿子也过来了,停在巷子门口。
林知府迎了上去:“李大人,你怎么到这来了?”
李巡抚缓缓从轿子上下来,面色不怒而威睨着林知府:“听闻这祠堂巷闹了半天,鼓也敲半晌了,知府大人不来为民解难,那便由本官亲自来了。”
林知府连忙躬身,战战兢兢说道:“这两日手里案子多,才从城外回来,回府衙一听闻此事,便放下手里案子过来了。因而来晚了些,还请大人责罚。”
李巡抚:“你也曾任八年知县,四年知州,案情有缓急,难道不懂?”
话一说完,李巡抚径直往巷子里走,前方十几个官兵开出一条道来。
——巡抚大人到!
众人听到声音都停下手来,肖克岚也在后边跟着进去,看到孙秀娥也在里边,头发凌乱,看似跟人拉扯了好一会儿。
张家婆媳哭到巡抚大人面前痛诉。
“巡抚大人,你要为民妇做主啊,王婉儿那丧门星,把我儿子儿子害死了。”
“大人呐!我就这一个孙儿,那杀人凶手不承认,一帮大人和孩子还来打我们,求大人做主,还我们家一个公道啊!”
李巡抚:“杀人凶手?”
张家媳妇指着肖家还紧闭的大门:“王婉儿,就在里面,就是她害死我儿子的。”
话一说完,孙秀娥指着她怒骂:“你胡说八道!才两岁的孩子怎么会是杀人凶手?”
张家媳妇:“就半个月前,王婉儿还拿竹签扎我儿子,若不是我及时赶到,我儿子半月前就被她扎死了。”
李巡抚咳嗽了一声,侧脸看向林知府:“既然知府大人在,这事便交于你了。”
随即又看向这围了一圈又一圈的百姓,正声道:“三年前你们当中有人失去儿子,失去丈夫,还有的失去父亲。他们是为武朝的安定牺牲,也是临安的光荣。我李恒在此为官近三十年,对此亦是深感悲痛。你们有失去亲人的难过,王家女娃何尝不是?她尚在襁褓便失去爹娘,身世比你们任何人都值得怜惜。杀害你们家人的,是西威军,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娃。眼下西北战事还未平息,想报仇就上战场杀敌军去,别在此妖言惑众为难一个孩子!他日若有人再敢为难这孤女,必将严惩不贷!”
说完后转身后离开,等人走远后,底下百姓们都左右私语,默默地退远些。手里那烂菜叶子的悄悄扔掉,方才撸袖子干架的,都整理整理衣衫仪容。
林知府一声令下,将张家的公婆和小两口都带走,这头也请丁月梅、孙秀娥夫妇上公堂。
众人议论纷纷,张家的老太太年近六十了,抱着曾孙的尸。体焦急痛苦落泪。
方才见了巡抚大人的态度,之前帮他们打架的邻居也只能避而远之。
这边剩下五个孩子,三郎和王婉儿吓坏了,尤其是三郎,哭声仿佛都收不住了。
虎子刚刚打架,手臂和脸上有几道抓痕。孙锦语的手也有几块红,心里暗暗骂道:“这谁的脸这么硬,拳头都打红了。”
肖大郎从娘亲的屋子里找来的金疮药,先帮孙锦语上完药,再给虎子上。
孙锦语有些担心爹娘,想去衙门看看。
肖大郎劝道:“你打了架,还是歇一歇吧。方才巡抚大人来过,而且这事本来张家就不占理,不过是上公堂把案子理一理,事儿说明白,等不了多久阿娘他们就回来了。”
擦完了药,虎子坐在凳子上,三郎婉儿一手一个哄着。
院子里和门外到处都是他们扔进来的烂菜叶子,肖大郎拿了一个竹筐,挨着把菜叶子拾起来。最后倒去巷子口的大箩筐里,那里每天早晚都会有街道司的人来收垃圾。
孙锦语进了厨房,看到已经洗干净的青菜和剁好的排骨块,赶紧上手准备午膳。
知府衙门里一通审判,张家无故挑事,四个人各十个板子。张老大身为衙役,欺压孤女,从衙役中出名。
公堂上四个人被打得求饶,孙秀娥心里别提有多畅快,方才这俩婆媳,还有三个婆子围着她打。
退堂后,三人正要回去,师爷出来将肖克岚喊住。
“肖老爷,知府大人有请。”
孙秀娥一听,连忙走上前:“干什么?案子都审完了,大人难道还要用死刑啊?”
师爷连忙解释:“孙掌柜误会了,大人只是有事想问肖老爷,因为是私事,公堂上不便说,还请肖老爷移步后堂。”
肖克岚轻轻拉了一把孙秀娥:“你们先回去,孩子们还等着呢,我晚些就回去。”
第121章 摘梨
衙门厅堂后方,连着后三堂。分别是知府会客用饭的花厅、书房以及寝室。
师爷领着肖克岚到花厅,进门扑鼻而来的饭菜香,肖克岚肚子叫唤了两声。他原本在家里看书,感觉肚子在响,一看都到中午了,赶紧去祠堂巷吃饭。没想到这一折腾,一两个时辰过去,还没吃上饭。
“肖老爷,快请坐快请坐!用过饭了吗?没用的话同本官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