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210)
这下半年里,肖克岚每隔几日来祠堂巷看看肖大郎的功课和文章,为他讲解答疑。希望肖大郎能参加明年二月的县试,若是能通过,四月府试再一举拿下,那便是童生了,有资格参加下一次的院试。
肖克岚问过学堂的先生们,都觉得肖大郎能考上童生,只是院试或许还得再等几年,毕竟才十三岁,该学的知识还很多。
为了不让长辈们失望,肖大郎这半年里少有跟孙锦语他们出去玩,夜里读书读到半夜。为了不让他分心,丁月梅让他单独住一间屋子。三郎四岁多了,让他到南屋跟虎子一块睡。有时丁月梅睡了一觉起夜,看到儿子屋里还亮着灯,心里既心疼又感到欣慰。
第二年春日,肖大郎顺利通过两次考试,丁月梅高兴地做了一大桌好吃的,鼓励儿子明年去参加院试,若是考上那就是秀才了。这放到以前,丁月梅还没成亲的时候,想都没想过自己也能生个读书人出来。
肖大郎心里有些忐忑,迟疑道:“娘,我想再读两年去考。”
肖克岚也劝道:“侄媳妇别急,读书这条路还长着呢,得一步一个脚印走稳了,不可操之过急。”
丁月梅嘿嘿一笑脑子一拍,“瞧我这都高兴糊涂了,科考的事我是不懂的,以后大郎还得劳烦四叔多加提点。”
夏日炎热,肖克岚每日中午去祠堂巷吃饭,收拾两本自己的书带着过去,免得中午顶着大太阳再回来。
这天吃过午饭,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歇息会儿,睁开眼看到屋内大郎已经坐在书桌前。伸了个懒腰进去,看他正专心致志地练字,后背坐的笔直。
记得大郎昨日说要再找些字帖练练,肖克岚看今下午日头不晒,想去花宅看看,给他找两本帖子。
上次会试他肖克岚没有考试,但放榜那日他去衙门外看榜,没找到花岱延的名字。还以为他过不久就回来,这都两年了还不见人。
快到时,只见花宅门外围了七八个人,很是热闹。
载明回来了?
肖克岚小跑着过去,看到三七站在大门口,对着那些人说道:“各位掌柜、小哥,我家公子归期未定,你们要求画,请等我家公子何时回来再登门。至于拜帖,眼下公子不在临安,小的不敢收,还请拿回去。”
等众人都散去,肖克岚上前问道:“这些人都是来买画的?”
三七无奈地点点头,下眼皮黑黑的,像是几天没睡好的样子。
两人进去关上大门,三七打了个长长的哈欠,有气无力道:“公子也不知哪里去了,上次我去衡州把他的东西带回来,后面陆陆续续隔三差五都有人来问画。公子的字画,我哪里敢做主卖?今年开春后,每天都有人上门,要见公子,要买公子的画。那天我让唐厨子出门买菜时打听,说如今官中之人都爱收藏公子的字画,前几年公子在衡州读书,也没卖画。市面上供不应求,这价格也越来越高了。”
肖克岚:“难怪上次知府大人问我载明何时回来,还要买我手里的画。”
说着两人走到了后院,肖克岚发现院子里多了些人,都是三四十的青壮年。
“这些人是?”
三七:“他们是我村子里的好友,有一次我刚躺床上,听到书房里有动静。公子不在,唐厨子又在前厅待着,书房里不能有人。我提着灯笼过去看,一个黑衣小贼正在装公子的画。”
肖克岚下意识地朝房顶墙上看了看:“琼花巷每户人家给官府凑银子,在巷子里增加两支巡逻的队伍,这还能进来贼?”
“谁说不是啊,可我一叫唤,那人从后门跑了,巡逻的人也没逮住他。所以我去村里雇来十几个人,白天黑夜轮流守着,我看谁还敢来偷画?”
肖克岚哼声一笑:“那你……这眼皮怎么还黑的?这么多人帮你守着,还忙不过来?”
三七:“我这心里担心啊,这考完都两年多了,公子还不回来,也没个音信。再则我虽然雇了这些人,可你说这十几亩的院子,晚上几个人看着也不放心。我就在书房角落里打地铺,每隔半个时辰都惊醒一回,这能睡好吗?”
“他在外头你倒不必担心,这么多年游山玩水走了多少地方?不都安然无恙吗?你自己倒是也要多注意身子。”
就这几句话的功夫,三七哈欠一个连着一个。
说着来到了书房外,肖克岚指了指里头的书架:“我来借两本字帖。”
“等,等下!”
三七话音刚落,肖克岚脚已经迈进书房门槛,还没挪一步,直接一屁股摔在地上。
肖克岚疼得哎唷叫了一声,只感觉自己像是踩到了什么东西,滑滑的。
低下头来一看,地上好多木球,葡萄一般大小,粗略一看,地上少说有四五十颗。
三七进来,注意着脚下,避免踩到木球,伸手把肖克岚扶起来,“没事吧?我正要提醒你,你就进来了。”
“这里怎么这么多球?”肖克岚揉着屁股起来,还不敢迈脚。
“这我放的,进门的时候步子跨大一些。这是晚上防贼的,我怕我睡得太沉,贼进屋了都不知道,特意放的这些球。等贼进来一摔弄出动静,院子里的兄弟听见了,我也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