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232)
肖克岚一脸笑嘻嘻地坐到床边来,“怎么样?是不是感动得痛哭流涕了?这事儿必得让她知道,不然还不知这世上到底谁对她最好了。来,喝药了。”
等花岱延喝了药,肖克岚把碗拿开,扶着他躺下。
“南秋的身契拿到了吗?”
花岱延迟疑道:“还没。”
肖克岚神色微变,“你这可不行啊!一大姑娘住你这,旁边左邻右户的看着多不合适?就怕惹来非议。还是尽早把南秋赎出来,娶进门来就好了。”
花岱延欲言又止,他是有苦说不出,管妈妈要多少他都认,是这老妖婆不肯放人。
休养了两日,吃了几副药,花岱延和杜南秋病都好了。
杜南秋身子一好就搬回了祠堂巷,王婉儿自那日淋雨发烧后,病一直没好转。
十月底,柳兰生到海宁逛青楼时,碰上了一个彪形大汉,一打听之前是刘奎手下的人刘胡子。灌了酒得知,是主人给了大笔钱财,让他出来躲一躲。
柳兰生闻到猫腻,暗中调查,这就是让杜南秋畏惧管妈妈和刘奎的原因。杜南秋并没杀人,就是管妈妈和刘奎下的套。
因为李巡抚给林知府的施压,刘奎到现在还关在大牢里。
花岱延和柳兰生趁机给刘胡子下迷药,醒来时人已经拖到了管妈妈跟前。
管妈妈哭天抹泪,只道是自己受了刘奎的胁迫,不得已而为之。
杜南秋得知真相,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
从那天起,管妈妈没再使人来要银子。
三七按照花岱延的吩咐找来了人,是一家三代,婆媳俩带个孙女。婆婆才过四十,那孙女六岁了,正好可以陪着王婉儿玩。
家里使唤的人都备好了,买了新衣和珠钗首饰胭脂水粉,还有玩具和点心,花岱延想把杜南秋和王婉儿接到家里养着。
管妈妈虽然没再来找麻烦,但不知刘奎何时出狱,况且之前听说过巷子里的人要烧王婉儿和事,杜南秋带着婉儿在祠堂巷住着,花岱延实在不放心。
杜南秋犹犹豫豫不肯去,她自己出身艺馆倒是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了,可花岱延明年要考试了,这两年因为画作价值上涨,时常还有客人登门拜访,害怕给他惹来麻烦。
花岱延上姚通判府上走了一趟,在祠堂巷安排可靠些的人巡逻,时时刻刻注意着王家宅子。
王婉儿的病到年底都没有好,不仅仅是城里的郎中,这周围挨着的几个州府都带去瞧过了,又见好,但药一听,病又复发。三天两日额头烧得滚烫,严重时还咳嗽。
孙秀娥和肖克岚也四处打听,有没有治病的偏方。
腊月底,肖克岚独自出城,祭拜完父母又来看岳父岳母。开年后他就要跟花岱延上京赶考了,再回来估计得清明后了。
回来时又上了一趟静心寺,挂了个祈愿符后离开。
走出寺院,路上遇到位云游道士朝他走来。
老道士胡子已经花白,笑着对他说道:“这位相公又要赴考了吧?”
肖克岚仔细一瞧,回想起跟孙秀娥刚成亲的时候,他上寺庙里来还愿,出来就是碰到这个老头,这有些年没见到这人了。
他一哼声:“我没钱给你,当初你说我仕途亨通,可到如今还是个没官职的举人。”
老道士呵呵一笑:“贫道说你仕途亨通,可没说你何时考中啊!这次不是来找你算卦的,先恭喜举人老爷再登皇榜。”
肖克岚愣神中,老道士已经缓缓离开远去。
正月初四,肖克岚和花岱延准备出门,这一次还带上了王婉儿。
丁月梅听了老父亲的提议,让他们二人带着婉儿上京寻医。京城里名医圣手云集,或许真能治好王婉儿的病。
他们在贡院考试的时候,把王婉儿托付到花岱延好友家里照顾。等他们两个考完出来,还要在京等着看榜,那段日子正好可以带着王婉儿看病。
孙秀娥有生意走不开,丁月梅家里还有几个孩子。原本想让杜南秋一块走,管妈妈不答应,从临安到京城这么远,没有身契是走不远的。
王婉儿起初不愿离开杜南秋,三个女人劝了几天,才肯答应跟着走。
第135章 看榜
二月初六,马车抵达京城。
之前肖克岚还担心王婉儿受不了这颠簸,怕又染上病。结果是他多虑了,小丫头在马车上,吃了睡,睡了吃,无聊再看看外头沿途的风景。到了京城,还感觉她重了些。
他们路上走得慢,临安会馆里已经住满了,花岱延带着他们住进客栈。都歇了半晌,花岱延先出了门,去找找人,看看后面几天要把王婉儿放在何处。
先找到柳兰生,问过后得知他家里丫鬟这两日回家了,要么王婉儿就得跟着柳青娘到流仙台去。
花岱延觉着这么小的姑娘,放那种地方不合适,接着去了丹墨堂。
丹墨堂是一家古董字画铺子,老板与他多年相识,每次上京花岱延几乎都回来这里一趟。
顾老板年近五旬,一家六口人就住在铺子后面的小院里。顾老板和儿子打理着店铺,妻子操持家务,儿媳正养着胎,还有个七岁的孙女。老板娘也是热心厚道之人,乐意帮忙照顾孩子。花岱延自然不会让人拜拜帮忙,他们初八入考场,要等十六才能出来,给顾老板留了五两银子。
二月初八,肖克岚早上醒来,发现花岱延似乎一夜没回来。记得他昨晚说是出去跟柳兰生喝酒,会晚些回来,没想到这一夜过去都没看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