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295)
丁月梅:“你们夫妇难道不想把孩子接回来吗?在自己跟前也放心啊。”
杜南秋在上京前也曾想过这事,直到见到婉儿,看到陈眉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便打消了这念头。虽然花岱延已经辞官,但她有几次发现花岱延在看《武律》。问他的时候,他只回答说随便翻翻,但杜南秋总觉得他还会再入官场。
不论花岱延最终的路如何走,她都会选择不离不弃,但她不想王婉儿留在身边,去年的牢狱之灾还历历在目,她觉得孩子留在陈南王府更安稳一些。前日子在京时,听任氏说出事后她和卓天曜都下了狱,原本卓昱也会被抓进去,但当时卓昱正在王府玩,陈眉知道出了事,不肯交出孩子,刑部的人不敢硬抢,因此卓昱不曾受牢狱之苦,一直在王府待到卓家夫妇释放那日。
杜南秋犹豫了半晌,“她在王府挺好的,不知是不是玩笑话,王妃说她找了半仙老道,说婉儿是他们家的福星,叫我安心让孩子养在她那儿。若是想孩子了,随时都能去看。”
丁月梅:“那……慧英说过把婉儿许给三郎的事,这还作数吗?”
杜南秋恍然大悟,原来她在担心这个,连忙说道:“那我去跟王妃说说,王妃也是通情达理之人,这亲事又是表姐生前定下的,肯定能作数的呀。”
丁月梅脸顿时笑成一团,有她这句话就放心多了。
今年涨潮灾情没有去年严重,只灌了几亩地,且肖克岚很快派人疏通,大部分的庄稼都完好无损。
回临安后,虎子要回到武学堂去了,他知道下次回来的时候,婉儿兴许已经不在了,那天下午陪着婉儿玩了许久,去城外放了风筝,还一起去祭拜了干爹干娘。
傍晚吃过饭后,大家消食,都顺道送虎子去武学堂。
虎子背着包袱,一手牵三郎,一手牵王婉儿。走到武学堂大门口,是时候该告别了。他缓缓蹲下身来,再轻轻捏了捏王婉儿肉嘟嘟的笑脸:“婉儿不会忘记虎子哥的吧?”
王婉儿毫不犹豫回道:“不会,虎子哥永远是婉儿最好的哥哥。”
此话一出,虎子心里暖洋洋的,再看了眼王婉儿的脸,站起身跟众人告别。
潮水退去,孙锦语和许修远也该回泉州了。
经历这些日子的观察,孙秀娥倒是对许修远的认知有所改观。之前他们两个一直不回门,对这女婿的印象不怎么好。这些日子看他干活儿挺勤快,也没有富家公子的恶习。会做一手点心糖水,孙秀娥还跟他学了几道点心。
出门的那天,孙秀娥和肖克岚把两个孩子送到海岸边登船,孙秀娥不仅再把女儿搂在怀里,说了几句体己话。
分别时候,孙锦语清了清嗓子,给许修远递了个眼神。
许修远会意,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银票出来给肖克岚:“岳父大人,这是小婿孝敬您和岳母的。”
肖克岚看这是一百两,赶紧拒绝道:“你这孩子,拿这钱干什么?你们自己留着,你们日子过好,我跟你岳母也放心了。”
孙锦语:“爹,这是阿远给你的,怎么也要收下啊。”
她知道爹娘买了宅子后,手里的积蓄所剩不多了,她自己拿给爹娘害怕他们不收,所以昨夜跟许修远商量乐这事,让他拿给爹。
许修远:“我们回来住这么久,岳父大人不收下,以后都不敢跟娘子回来看二老了。”
肖克岚看了一眼孙秀娥,犹犹豫豫地把银票收下了,还说:“那就这一次啊,下次可不许了,你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给什么银子!下次再给我就生气了。”
孙秀娥也说道:“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何况我们就这么一个姑娘,都盼着你们回来呢。以后要是得闲了,常回来看看,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许再提银子的事!”
许修远连忙笑着点头:“好好好,到时候回来住个一年半载,二位可别嫌我们吃得多啊。”
可呵呵地送走了女儿女婿,孙秀娥和肖克岚站在海岸边,直到看不清那甲板上的人,两人才缓缓回城。
又一年春日,文溪沿河西段河堤竣工,肖克岚因为才晋升不久,陛下赏了二十亩田和五百两银子。
孙秀娥抱着赏下来的田契和银子,兴奋得几天几夜都没睡着。以前肖克岚没当官时,总觉得他窝囊,如今觉得是孙家的祖坟上冒了青烟,夸她老爹给找了个好夫婿。
之前许修远给他们的一百两银子,孙秀娥留着都没动过,想着等孙锦语生下外孙,他们再添些钱给孩子置办些东西。
可是近几次通信,问孙锦语孩子的事,都没什么结果。孙秀娥和肖克岚也为之着急,两人成婚一年半了,孙锦语一直没怀上。即便是他们做岳丈岳母的不着急,但许家二老也难免生怨气。
五月初的时候,肖克岚告了假,二人到泉州走了一趟。
都知道肖克岚才得了陛下的赏赐,陶氏依旧是派了船,孙锦语和许修远亲自上文溪接人。孙秀娥是头一回坐这么大的船,前两日有些晕船,但她跟孙锦语一样,吃了许修远坐的糕点便好了。
到了泉州,许家全府上下到门口迎接,孙秀娥有些受宠若惊,看到门内门外乌泱泱的一大群人,内心感叹许家人丁兴旺,也有些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