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304)
听到这里,陶氏脸色有一丝不悦,愣了下长叹道:“你也是怀身的人,那边生的是个女儿,可别给你带来晦气。在你生下孩子前,就别再去六房了。”
孙锦语神情凝固,迟疑片刻道了声是。
六月,孙秀娥抵达泉州。
第一眼瞧见挺着孕肚的女儿,孙秀娥欣慰的泪光忍不住往外冒。
到小院堂屋上,刚坐下没多会儿,许修远端着两碗绿豆木瓜羹来,孙锦语和孙秀娥一人一碗。
“岳母大人,路上辛苦了,喝完糖水解渴。”
阿珠还端上一盘西瓜和蜜饯。
孙秀娥舀了两勺汤羹,抬起眼来看女儿。不知是不是许久没见的缘故,感觉孙锦语的气色越来越好了,红光满面的,皮肤嫩得跟像十二三岁的姑娘。
孙锦语发现她的目光,抬起头来,“娘,是不是想我了?”
她轻轻地往孙秀娥肩上靠,双手挽着娘亲的胳膊。
“哎呀都快当娘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似的撒起娇来?”
这一刻孙秀娥不禁想起多年前,孙锦语还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这一转眼也要做母亲了,孙秀娥心里甚是欣慰。
孙锦语也回忆起小时候,又想起肖克岚了。年初的时候孙秀娥和丁月梅来过,这次是孙秀娥一个人来的。
“娘,爹什么时候能来啊?他外孙都要出世了。”
孙秀娥:“他倒是想来,可你知道这来回一趟要一个月,且这么大老远来,总不能待一两日就回去。他刚升官,到临安手里事多着呢,实在抽不出功夫来。”
孙锦语浅浅叹了声气:“好吧,他这么忙就罢了,等以后我们带着孩子回去看他。”
七月,孙锦语生辰那日,早上几个人正在吃饭,孙锦语忽然感觉小腹异样,一阵一阵剧痛,感觉要生了。
院子里顿时炸开了锅,孙秀娥和许修远扶着孙锦语到床榻上。安婆子上主院去告诉陶氏,小豆子套车出门叫郎中和稳婆。
阿珠把早已准备好接生的东西都拿出来,厨房里的婆子开始一锅一锅烧开水。铜盆、金盆、剪刀都要用滚烫的开水泡一泡,拿出来擦干,用干净的布包着。
房间里的窗户都打开通风,屋内放一口小火炉,瓦罐锅里倒上苦醋,加上炭火猛烧。等苦醋煮沸后,把炉子放在迎风的窗口前。
还有孩子用的衣裤、尿布、棉被都已经准备妥当。
孙锦语感觉小腹一阵一阵的疼痛,她紧紧抓着孙秀娥的手,眼角冒出泪水:“娘,好痛啊,我是不是要死了?”
“呸呸呸,快别瞎说!女人生孩子都这么疼的,别紧张,放松放松。”孙秀娥不停地安慰女儿,但她心里也跟着揪起来。
许修远扑在床榻边,看孙锦语疼哭了,不知自己能为她做点什么,心里焦急难受。
第177章 许婵
陶氏是从叶子牌桌上下来,来这边立马把许修远揪着出屋子,低声道:“女人生孩子,你在里头待着干嘛?”
许修远急得焦头烂额,“娘,锦语疼得受不了了,快想想办法啊。”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儿!哪个女人生孩子不遭点罪?你看你几位兄长们,有谁在媳妇生产的时候还不肯离开屋子的?也不嫌晦气。咱们许家在泉州也算高门大户,女眷生产有郎中、稳婆和丫鬟婆子伺候,那些穷苦人家没有郎中和稳婆,靠家里长辈在一旁守着,那遭的罪更大!也不知你慌个什么劲儿。”
陶氏一阵数落,许修远完全没听进去,心思还在屋内。
没过多会儿,稳婆和郎中都到了。
许修远听着屋内凄惨的叫声,在院子里急得来回踱步,目光盯着房门,但有陶氏在一旁守着,不敢进去。
大奶奶和三奶奶听到孙锦语的嘶叫,也赶了过来,婆媳三人坐在堂屋上喝茶闲聊。
孙锦语这一胎生得还算顺利,不到一个时辰,孩子呱呱坠地。
孙秀娥是一直守在女儿旁边的,看到孩子一生下来,连忙激动说道:“锦语,是个女儿!我有外孙女了!”
外头的人听见了孩子嘹亮的哭声,也都聚集在了门口。
不一会儿,稳婆给孩子洗了洗抱着出来,恭贺道:“恭喜夫人,恭喜十一爷,贵府再添一千金。”
话音一落,陶氏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迟疑道:“是个丫头?还……还有吗?”
这倒把稳婆问住,只是尴尬地笑了笑。
许修远看到孩子的模样,两眼冒着金光,连忙从稳婆手里接过孩子,又问道:“我娘子没事吧?”
稳婆回道:“十一奶奶好着呢,旁人生头胎少说也要一两个时辰,有难缠着折腾半日才生下来的。好在令爱这身子小,还不到五斤重,十一奶奶这才少遭了些罪。”
许修远这下放心多了,看着女儿爱不释手,连忙抱到陶氏跟前,“娘你看,她长得像不像我?”
陶氏低眸瞧了一眼,刚出生的孩子脸又红又皱,根本瞧不出来。因为孙锦语怀这一胎不容易,陶氏一心想要她生个儿子出来,不曾想生出来是个丫头。她看了一眼屋内,对许修远嘱咐道:“告诉锦语好好歇着吧,我去告诉你爹又得一孙女。”
许四海给新孙女取名为许婵,虽说是个姑娘,但这是十一房的第一个孩子,满月酒还是要办的。
孙秀娥带来的酒和鸡蛋是来的那天就交给许家的,她还给外孙女准备了长命锁,衣服鞋袜和帽子一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