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343)
等那几人走了之后,武棣进屋跟丁月梅商量,还是打算把许婵带上京。许婵毕竟是许家的骨血,这是不争的事实,就怕等武棣一走,那几人又找上门来抢孩子。
二月,武棣带着许婵抵达京城,先上卓府,恰巧陈眉今日在卓府喝茶。
王婉儿身怀六甲,看到许婵那一刻,两眼泪汪汪,身子微俯轻轻把许婵搂在怀里:“好孩子,让你受苦了,姨母早该派人去接你的。”
许婵扑在她怀里,又想起了远在琼州的娘亲,鼻子一酸,眼泪不由地流了出来。
王婉儿是想把许婵留在卓府,她也方便照料,但陈眉觉得不妥。
当初王婉儿嫁过来不久,便留下表侄子东方子峻在身边,卓夫人怕她太过操劳,帮她分担子,把东方子峻养在自己院里。东方子峻与卓家二公子年纪相仿,一起照料也不用操太多心。
如今王婉儿身怀六甲,长子阿彻也年幼,陈眉还是觉得让许婵住到陈南王府,卓府都是小郎君,到陈南王府也能跟小郡主做个伴。
……
害怕许婵一个人不适应,王婉儿请示了婆母,带着儿子也回陈南王府小住一段日子。
陈眉生有两位姑娘,三女允柔就要到及笄的年纪,幼女敏柔比许婵小两月,之前王婉儿成婚前那段日子,两个丫头还一起在园子里玩。
许婵就安顿在逐梦轩,这是王婉儿出嫁前住的院子,陈眉从自己院里挑了几个可靠的奴仆来伺候。
晚饭是在主院吃的,回到逐梦轩,许婵正跟阿彻在院子里玩,卓昱也带着东方子峻过来看看。都听闻了许婵这一年里的遭遇,也一直为之担心。
阿彻该洗澡睡觉了,王婉儿一叫他,他便乖乖地走过去。
入夜后,王婉儿陪着许婵入睡,等着许婵熟睡后,又缓缓起身披上衣服。
下午的时候武棣有交代,说已经求了琼州知府帮忙,给孙锦语和许修远安排轻松的活。
她坐到书桌旁,旁边侍女点上油灯,帮着研磨。
两封信,一封是要寄给孙锦语,一封则是要寄给孙秀娥的。
快到三更了,王婉儿终于放下了笔,还未起身,听到内室传来哭泣声。
王婉儿赶紧进去看,许婵躺在被窝里,嘴里发出吚吚呜呜的哭声,还喊着爹爹阿娘。
她坐在床榻边,侍女连忙点上了床榻边的蜡烛。
“阿婵?阿婵……”王婉儿轻声呼唤着,用手帕帮她擦去泪水。
许婵惊醒过来,微愣片刻,望着王婉儿放声大哭。
王婉儿身子不便,只敢侧身轻轻搂着她,一只手不停帮她擦泪水,安慰道:“没事的,不怕,姨母在这里。”
许婵哭嚎道:“姨母,爹爹和娘亲还会回来吗?”
王婉儿一猜便知道她梦见爹娘了,温柔安抚道:“一定会的,阿婵在这里,他们肯定能回来。你外祖母前段日子身子不适,你在这里乖乖的,等她身子好了就会过来接你的。”
在王婉儿怀里,许婵总能想起母亲,这种拥抱很温暖,就像母亲一样,很快又进入梦乡……
第200章 害羞
孙秀娥搬到安乡这一两年里,总是早晚咳嗽,吃着药倒是能好些,但药一停又咳嗽起来,天气转凉的时候病情还会加重。
当得知外孙女让许四海给卖了,气得病倒在床几月,当收到王婉儿的来信时才稍微有好转。
岳州大旱,去年的收成少得可怜,今年从开春到秋季老天没下几颗雨,种下去的庄稼都快旱死在地里。好在肖克岚能在上头要到灾粮,不然这年头又要饿死多少老百姓。
城外设了粥棚,肖克岚加紧派人挖渠,白天在外忙碌,晚上回家照顾孙秀娥病理。
“娘子这两天气色看上去好多了,咳嗽也少了些。”肖克岚一勺一勺地给她喂药。
孙秀娥面带着微笑,昨日又接到王婉儿的来信,外孙女已经到学堂念书了。许婵不爱读书,到了课堂上老打瞌睡,常常被夫子罚抄诗文。等到了放课后,不是在院子里跟小郡主和小丫鬟捉迷藏抓蝈蝈,就是跟着东方子峻出城放风筝,还喜欢跑卓府找阿彻玩。可当王婉儿问到她的功课时,又愁眉苦脸起来。
看到信时孙秀娥哭笑不得,不知她们家几代女人是中了什么邪。她小时候也不爱读书,孙锦语同样,总爱逃课,如今这许婵也随了她们。孙秀娥不记得母亲的样子了,但记得爹在世的时候提起过娘,说她写字歪歪扭扭,十个字有一半是写错了的。
最重要的是,三代女人都是矮个子,至于许婵,孙秀娥还不敢妄下定论。虽然前几年看许婵确实比同龄的孩子个子小些,但这几年没见了,心想许婵万一这几年猛长个呢?
“阿婵那孩子如今在陈南王府,也不怕许四海那老东西再来要人,等我这身子好了,去把她接回来,还得好好谢谢王妃和婉丫头。若不是她们,这孩子如今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药喝完了,肖克岚把碗交给周婆子,又给孙秀娥喂了一块梨膏糖,扶着她躺下。
“娘子别操心了,先把身子养好了再说。陈南王妃是心善之人,能把婉儿照顾得周全,也一定能善待阿婵的。何况婉儿也能常常去看她,娘子就放心吧。”
已经入秋了,肖克岚仔细地检查窗户是否关好,孙秀娥躺在榻上,看到他在眼前经过,轻轻地问道:“相公……我是不是老了?”